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杜吉国
【摘要】: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在我国是地处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其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分别只有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一江之隔的距离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在分析人口对经济增长所给予的影响时,可以将人口作为一个重要逻辑起点,因为人口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有机结合。人口的变动对经济的消费需求和生产能力均具有重要影响。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黑龙江省人口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从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流动两个方面来研究人口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种种影响。人口变动的三种形式分别是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当人为干预措施使人口的自然变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那么,机械变动中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就会对社会及经济方面产生突出的影响。引起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条件。如城市的发展、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等因素。同时,人口迁移也会有利于社会经济生产,如合理分配生产力、加速新开发地区的建设,并能够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并提高人民的物质需要和文化生活水平。合理化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利于生态的保护,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通过人口理论、人口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等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黑龙江省人口变动的历史过程,其中包括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机械变动,并针对目前黑龙江省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行阐述,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人口红利并为以后经济持续增长,为相关部门制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针对黑龙江省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2;F1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剑波;甘萍萍;胡锦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王丽娜;刘月兰;;新疆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逯进;朴明根;;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4 李玉康;扭曲的人口性别结构对社会发展的挑战[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5 唐东波;;人口老龄化与居民高储蓄——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金融论坛;2007年09期
6 于洪洋;;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趋势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李善同;;2005~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6年04期
8 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9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朱宇;八十年代以来福建人口的迁移变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新荣;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克亚;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力;辽宁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状况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周燕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李丽君;新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黄姗;广州市人口生育性别偏好对性别结构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钟世川;重庆市人口流动对其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6 李燕辉;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7 胡雁;新疆省际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3年
8 吴森富;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朝银;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社会分化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少;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金;张二勋;刘加珍;潘瑞政;周长辉;寇文娟;;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9期
2 杨积勇;安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差异分析与政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罗小锋;;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蒋兆雷,叶兵;论增加农民收入——对补偿性措施和发展性措施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5 李莹,张小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6 李德;艾鹤;;我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制度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7 朱玉春;黄增健;;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8 贾蕊;陆迁;邵飞;;西部地区吸引FDI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9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10 孙爱莲;李效顺;;基于耕地综合价值测算的XX市征地补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藕香;;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效应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增刚;夏永侠;;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广饶县移民安置点为例[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汤兆云;;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吕品;林芳;;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储蓄和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蒋琪琪;黄龙生;;临安市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结构的统计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积勇;荣兆梓;;安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差异分析与政策建议[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范剑勇;;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通屏;;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人口转变与中国消费制度变迁[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梅;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燚;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肖伟;上海市老年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陆启瑞;上海市公园中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闫霞;绿洲人口变化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政;湖南农民区域收入差距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利;;明清时期婚姻立法的调整与基层社会的稳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张志伟;胡石清;;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吴晨;;生产经营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纯收入增长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4 冯虹,王晶;人口流动与迁移对城市收入分配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萧今;教育经济学和教育发展的挑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6 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毛军;;人力资本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为例的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8 杨晓明;我国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存量及其经济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杨剑利;近代华北地区的溺女习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王琼;吴小艳;;我国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特点的分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天勇;[N];解放日报;2006年
2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 罗云毅;[N];经济日报;2004年
3 邹民生 乐嘉春 李长安;[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文;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4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5 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景楠;基于多智能体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7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9 于东明;新企业创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学霞;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伟伟;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燕辉;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5 胡雁;新疆省际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3年
6 吴森富;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流动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禹华月;湖南省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但涛波;中山市外来人口的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江辉;男女性别比失衡与违法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侠;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及今后的展望[J];人口与经济;1987年02期
2 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06期
3 王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召开“中国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学术讨论会[J];人口研究;1988年01期
4 穆光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趋势[J];人口学刊;1994年03期
5 范力达;省际间人口迁移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口学刊;1995年03期
6 邓文胜;我国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0年09期
7 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J];人口研究;1992年06期
8 杨有社,李树茁;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式分析[J];人口学刊;1995年01期
9 陈国平;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新形式——民工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5年03期
10 续西发;新疆人口迁移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鸿;;广西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吴效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冷静思考[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3 尹继东;王秀芝;;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中部地区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何一鸣;;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四川人口迁移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沈建法;王桂新;;人口迁移的户口效应:广东省户口移民与非户口移民的比较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伟;吴志强;邓雪湲;;我国人口城镇化演变的制度分析与城乡关系转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丁四保;;中国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基础理论问题[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N];中国人口报;2001年
2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远;[N];解放日报;2009年
3 记者 曲一琳;[N];光明日报;2010年
4 张再生;[N];中国人口报;2002年
5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 魏津生;[N];中国人口报;2001年
6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高春燕;[N];中国人口报;2003年
7 王奋宇;[N];中国社会报;2003年
8 岳金平;[N];中国人口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赵旭光;[N];丹东日报;2009年
10 小真 广隶;[N];扬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吉国;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3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丽;公共产品配置对人口迁移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叶鹏举;乡城人口迁移大潮中的上海人口与就业:现状及将来预测——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口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永良;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丽霞;埃及人口迁移研究(1952年—2011年)[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路鸣;辽宁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胡振球;社会关系网络视野下的人口迁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龚洁;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安军;人口迁移、就业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动——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文慧;江西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程朝云;抗战初期的人口迁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韩丹;吉林省省际人口迁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鑫;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迁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路静;迁移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3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0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