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流管理人才 实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摘要】: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物流”概念,现已将现代物流业列入重要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物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平稳增长,我国物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于此同时,我国物流业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物流管理效率低下。而阻碍我国物流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的匮乏。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服务于社会物流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关键力量,肩负着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重任,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最基本的层次和重要的类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的背景下,高职物流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高职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人才培养问题。由于缺乏对企业物流岗位需求的深入了解,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没有很好地与企业用人岗位要求对接,一方面是众多手持文凭和各类专业技能证书的专业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依然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承担起推动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使命,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我国物流业发展需求为背景,从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现状出发,深入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不均衡问题及并找出其根源,并针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基于慕课和微课的物流管理专业专项技能模块课程在企业完成的分散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与社会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能有效对接的途径。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 实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2;F25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8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思路16
- 1.3.3 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依据18-24
- 2.1 相关概述18-20
- 2.1.1 物流18
- 2.1.2 物流管理专业18
- 2.1.3 高等职业教育18-19
- 2.1.4 高职院校19-20
- 2.1.5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
- 2.2 市场均衡理论概述20-24
- 2.2.1 经济学视角下的市场均衡理论20-21
- 2.2.2 职业教育市场均衡理论21-24
- 第3章 我国物流管理人才供需分析24-32
- 3.1 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25-29
- 3.1.1 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类型25-26
- 3.1.2 物流管理岗位需求情况26
- 3.1.3 企业对物流管理岗位的人才素质与能力需求26-28
- 3.1.4 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学历的要求28
- 3.1.5 顶岗实习意见28
- 3.1.6 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看法28
- 3.1.7 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28-29
- 3.2 我国物流管理人才供给现状及分析29-32
- 3.2.1 物流管理人才开发与培养途径29
- 3.2.2 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29-32
- 第4章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2-40
- 4.1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32-35
- 4.1.1 院校设置及基本概况32
- 4.1.2 人才培养定位32-33
- 4.1.3 课程设置33
- 4.1.4 培养方法33
- 4.1.5 师资队伍33-34
- 4.1.6 实践教学34
- 4.1.7 生源34-35
- 4.1.8 社会保障体系35
- 4.2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35-40
- 4.2.1 人才培养滞后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35-36
- 4.2.2 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发挥不够36
- 4.2.3.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忽视学生全面发展36-37
- 4.2.4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自身需求37
- 4.2.5 实践教学不足37
- 4.2.6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素质不高37-38
- 4.2.7 缺乏统一的物流专业能力标准38-40
- 第5章 国外物流职业教育经验与启示40-48
- 5.1 德国的物流职业教育40-42
- 5.1.1“双元制”办学机制40
- 5.1.2 课程体系40-41
- 5.1.3 教学方法41
- 5.1.4 考核方式41
- 5.1.5 生源41-42
- 5.1.6 严格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42
- 5.2 美国的物流职业教育42-44
- 5.2.1 渗透式办学机制42
- 5.2.2 课程设置42-43
- 5.2.3 教学组织形式43
- 5.2.4 校企合作43
- 5.2.5 生源43-44
- 5.2.6 师资管理44
- 5.3 澳大利亚的物流职业教育44-45
- 5.3.1 TAFE办学机制44
- 5.3.2 课程设置44
- 5.3.3 教学方法44-45
- 5.3.4 考核方式45
- 5.3.5 生源45
- 5.3.6 师资培养45
- 5.4 国外物流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45-48
- 5.4.1 加强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标准化建设45-46
- 5.4.2 以能力为本位实施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单元化46
- 5.4.3 面向市场办学,明确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46
- 5.4.4 完善高职教育法制,,政府主导职业教育46-47
- 5.4.5 改革专业教师考核与聘用机制,大力提升双师素质47-48
- 第6章 优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48-60
- 6.1 政府宏观层面的对策48-50
- 6.1.1 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48-49
- 6.1.2 确立统一的物流专业能力标准,推进课程标准化建设49-50
- 6.2 高职院校微观层面的对策50-60
- 6.2.1 以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方向50
- 6.2.2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本位“分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50-53
- 6.2.3 实施物流管理专业专项技能模块课程分散办学53-60
- 第7章 厦门X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60-78
- 7.1 学院简介60
- 7.2 厦门X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基本情况60-68
- 7.2.1 人才培养定位60-61
- 7.2.2 物流管理专业招生就业情况61-62
- 7.2.3 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62-63
- 7.2.4 课程体系建设63-64
- 7.2.5 实训基地建设64-66
- 7.2.7 总体评价66-68
- 7.3 厦门X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化对策68-78
- 7.3.1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凸出办学特色68-69
- 7.3.2 实施企业分散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69-78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参考文献80-84
- 致谢84-86
- 附录A86-88
- 附录B88-89
- 个人简历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敏;;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许刚;王蕾;郑红梅;满亚杰;;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倪成名;;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2年02期
4 谢美娥;王皓;;浅析物流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01期
5 付宏华;詹捍东;赵园园;;我国物流管理人才供给的缺陷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年32期
6 许爱瑾;;从就业导向视角审视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7 郑红友;乔毅;;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浅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徐金河;;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调查研究——基于顶岗实习学生调查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32期
9 张运;;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朱军伟;商会娟;;基于市场需求的地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刘镇彬邋通讯员 陈小虎;柏泰教育:精心培养物流管理人才[N];深圳特区报;2008年
2 李严锋;如何培养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N];现代物流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田芳;年末,物流管理人才水涨船高[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4 张签名;加快培养食品物流管理人才[N];现代物流报;2008年
5 雾柳;大力培训食品物流管理人才[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6 刘红霞;从员工离职看企业应如何成功招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瑞锦;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2 卞中甲;物流管理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3 周润;基于职业需求的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训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62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06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