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产业生态效率与生产效率评价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茶叶产业生态效率与生产效率评价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摘要】:生态效率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基于DEA模型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18个产茶省份2004—2013年的生产效率与2009—2013年的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叶产业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茶叶产业的生态效率较低,存在从事茶业劳动力冗余较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资源消耗过大,利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因此强化茶业劳动人员的技术知识,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是改善我国茶叶产业生态效率,使我国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基金】:我省生态农业生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湖南省发改委科技专项(2013.11.14)
【分类号】:F224;F426.82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有5000年的茶叶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贸易国[1]。2013年我国全国茶叶产值为1106.2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率为17.7%,茶叶产量为1890015 t,同比2012年增长率为7.6%。我国茶叶产销问题关系农村经济增长、茶农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茶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霞;梁俊芬;杨震宇;万忠;陈栋;林伟君;;2014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13期
2 武赫;;基于DEA模型的生态经济效率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年11期
3 黄和平;;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生态学报;2015年09期
4 赵菁雅;朱克西;;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年01期
5 潘丹;应瑞瑶;;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J];生态学报;2013年12期
6 薛龙;刘旗;;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尹科;王如松;周传斌;梁菁;;国内外生态效率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述评[J];生态学报;2012年11期
8 尧水根;;论发展生态茶业[J];农业考古;2012年02期
9 梁俊芬;黄红星;徐碧芳;万忠;陈栋;;2011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10 田伟;李明贤;谭朵朵;;基于SFA的中国茶叶生产效率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洁;夏显力;;陕西省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3期
2 彭迪云;李莎;;区域生态效率动态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实证——基于G1-TOPSIS法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张冬平;郑博阳;;河南粮食生产效率的DEA分析[J];经济师;2017年05期
4 刘云浪;龚斌;刘先国;;基于DEA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矿业废水治理效率评价[J];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5 罗海平;宋焱;彭津琳;;基于Costanza模型的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4期
6 章若希;;乌鲁木齐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认知度和实施度分析——基于问卷调查与因子分析方法[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7 崔东文;;文山州近1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SLC-PP模型及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8 刘柄麟;汪欢;胡晴;庄胜利;陈惠东;张超;;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7年02期
9 王小兵;刘程;余晓;;熵值法的循环经济评价——基于浙江实证研究[J];中国计量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10 黎健龙;唐颢;周波;;五华县茶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伟山;张义丰;袁境;;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J];资源科学;2013年08期
2 江凤琼;梁名志;王立波;;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3 曾鹏;朱玉鑫;;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4 王晶;孔凡斌;;区域产业生态化效率评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12期
5 谢园园;傅泽强;;基于生态效率视角的循环经济分析[J];生态经济;2012年09期
6 尹科;王如松;周传斌;梁菁;;国内外生态效率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述评[J];生态学报;2012年11期
7 张国庆;詹俊;;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刘景洋;乔琦;郭玉文;昌亮;;基于生态效率的循环经济重点行业评估[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年04期
9 应瑞瑶;潘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差异性研究——基于Meta回归分析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10 陈宗懋;孙晓玲;金珊;;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J];茶叶科学;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序;王军莉;;企业生态效率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07期
2 董素红;;论生态效率对企业经济业绩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7年10期
3 李先莉;;生态效率会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1期
4 陆剑锋;曹明霞;;生态效率指标在江苏省“三废”排放分析中的应用[J];价格月刊;2008年12期
5 王林林;;江苏省生态效率趋势分析[J];管理观察;2009年10期
6 王妍;卢琦;褚建民;;生态效率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9年05期
7 丁宇;李贵才;;基于生态效率的深圳市交通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8 毛建素;曾润;杜艳春;姜畔;;中国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J];环境科学;2010年11期
9 曹凤中;任国贤;李京;吴迪;;生态效率是衡量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J];中国环境管理;2010年01期
10 张凤荣;曹勇宏;Annik Magerholm Fet;;基于能源约束的区域相对生态效率识别[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邱寿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李名升;佟连军;;吉林省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动态变化与脱钩现象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谢园园;傅泽强;;基于生态效率视角的循环经济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4 申皓月;蔡小滨;刘欢;吴属连;王彬;;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生态效率理论的实证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5 毛玉如;沈鹏;孙启宏;李艳萍;王颖茹;;铝工业产业共生和提高生态效率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6 何文佳;王少平;霍莉;;基于生态效率评价的产业链改善对策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陈傲;;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傅和玉;;基于生态效率理论的循环经济评价数学模型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9 路战远;智颖飙;张荷亮;王再岚;李红丽;;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特征——以广西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石琼;企业生态效率的改进与实现[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风;标准推动园区生态效率持续改进[N];中国质量报;2010年
3 王红茹;北京退至第四 河北排名最后[N];中国信息报;2014年
4 高杰 田国欣 张文金;常熟产业生态效率持续提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波;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与产业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邱寿丰;循环经济规划的生态效率方法及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3 牛苗苗;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彭毅;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商华;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娟;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测度方法与应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琳琳;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3 何晶晶;我国13个省市高耗能产业生态效率评估及趋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4 胡嵩;基于MinDS模型的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孔佳南;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雪婷;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林业生态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7 宋建坤;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曾翩;对外贸易、环境规制与中国区域生态效率[D];暨南大学;2016年
9 李棕杰;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统计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10 刘霞辉;基于模糊DANP方法的再制造生态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91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19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