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1 14:21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学校代码:10200 分 类 号:F127

研究生学号:10200200410228 密 级:无

博士学位论文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
Study on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作者:王力年
指导教师:滕福星

教授

学科专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科技创新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2 年 12 月





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多个经济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 的客观发展趋势和规律。正确认识这一系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准确把握其协同发展的基 本条件及主要特征,科学运用其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论文从系统科学特别是协同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问题,界定了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揭示了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概括了区域经 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及主要特征,探索了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初步 构建了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全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相关支撑 理论、第二章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和意义、第三章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 原理、第四章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第五章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指 标体系、第六章吉林省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状态评析。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调节控制各个经济要 素的独立运动以及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使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支配各个要素的独立发展, 达到经济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发展态势;进而主导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趋 向,使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由旧结构状态发展变化为新结构状态;从而实现经济要素合乎规 律发展、区域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互惠共赢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 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既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协同,又反映了各个 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联系的协同,是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经济要素之间的各 种联系竞争与合作的辨证统一。 在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协同的出现和发挥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条件具 备的时候,区域经济系统就会呈现出的协同发展态势,并且,这种态势是不会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必然地出现和坚定地发挥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各个经济要素的 差异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经济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等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 基本条件。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协同到高级协同的过程。经济要素协同合 作原理是初级协同原理,经济要素利益关系协调原理是高级协同原理,初级协同原理和高 级协同原理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 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区域经济系统与区域外部之间的利 益关系,是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发展的根本关系,不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区域经济就不能 实现协同发展。从利益关系入手,正确揭示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一般过程,准确把握区域 经济系统发展中序参量的作用,紧紧抓住区域经济系统的主要利益关系,通过都市研发极 点协调好区域经济系统各种利益关系,并通过实施大区域战略、构建多层次经济贸易载体、 设立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载体,科学运行过程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加速区域经
I

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实现。 本论文选取了产业结构、公共政策与服务(政府) 、技术创新、自然资源与环境四个一 级指标,17 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吉林省区域 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初步评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基本原理;机制;指标体系

II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constituted by a number of economic factor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ystem is the objective trend and law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the systemic development trend and law scientifically, grasp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principle accurately, and grasping the key link of it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s the intrinsic request of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by stimulation of the orderly transition to autonomous growth, and maintaining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perspective of system science, especially synergetic,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ystem, reveals its the basic principle, summarizes its basic conditions and the main features, explores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 and builds its index system.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nclud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 meaning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ystem,its basic principle, i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state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ystem in Jilin Provinc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mak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conomic elements dominate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lements by regulating the independence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movement of various economic factors, so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conomic elements dominate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lements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achieve various economic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utual cooperation; Thus tend to dominate the entire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new structure of the state from the old structure of state; enable economic elements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development, the region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c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various economic factor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but also reflects the synergy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economic elements of various linkages. It is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various links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nal economic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will be showing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situation will not transfer depending on the consciousness, necessarily appear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irm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opennes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the differences of various economic factors within the system, uneven of development, the various economic factors linked to accessibility, etc. ar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from primary to senior collaborative, the collaboration principle of economic elements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synergy,
III

interest coordinated principle of economic elements is senior synergy principle,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synergy and the senior principle of synergy are both basic principl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Scientific recognizing the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choice of the order parameter that decid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an accurate grasping a variety of related interest, actively constructing urban development pole that coordin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ests, are all important par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synergy. The paper studies fro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ublic policy and service (govern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builds the index syste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ncluding 17 indexes. And then starting from the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dex system, the pap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stat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Jilin Provence. Key words: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y;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asic Principle; Mechanism; Index System

IV


摘 目 引



要 .....................................................................................................................................I 录 ................................................................................................................................... V 言 .................................................................................................................................... 1

Abstract .................................................................................................................................. III

一、主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 4 第一章 相关支撑理论 ............................................................................................................ 9 一、相关系统科学理论及观点 ............................................................................................ 9 (一)耗散结构理论 ......................................................................................................... 9 (二)协同学 ................................................................................................................... 10 (三)互补原理 ............................................................................................................... 11 (四)系统论 ................................................................................................................... 11 二、规模经济理论及观点 .................................................................................................. 12 三、相关创新体系理论及观点 .......................................................................................... 13 (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兴起 ................................................................................... 13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涵义及特性 ............................................................................... 14 (三)几种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观点 ........................................................................... 16 四、科学发展观 .................................................................................................................. 20 第二章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 23 一、区域和区域经济系统 .................................................................................................. 23 (一)区域概念界定 ....................................................................................................... 23 (二)区域经济的复杂系统和状态 ............................................................................... 23 (三)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和发展的趋向 ................................................................... 24 二、区域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更新过程 ...................................................................... 25 (一)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 25 (二)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 ............................................................... 26 (三)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 ........................................................................................... 27 三、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 .................................................................................. 27 (一)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理论说明 ....................................................... 27 (二)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的涵义 ....................................................................... 28 (三)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 30
V

四、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意义 .................................................................................. 31 (一)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合力 ........................................................................... 31 (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 32 (三)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 32 (四)凝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心力 ....................................................................... 33 第三章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 35 一、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 35 (一)保持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性 ............................................................................... 36 (二)突出经济要素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 36 (三)推进经济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 ........................................................................... 37 二、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 .......................................................................... 39 (一)经济要素协同合作原理 ....................................................................................... 39 (二)经济要素利益关系协调原理 ............................................................................... 40 三、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特征 .......................................................................... 41 (一)区域经济资源共轭 ............................................................................................... 42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共享 ....................................................................................... 43 (三)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对一致 ............................................................................... 43 第四章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45 一、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机制 .......................................................................... 45 (一)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一般过程 ........................................................................... 45 (二)区域经济系统发展中序参量的作用 ................................................................... 46 二、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 (一)区域经济系统的主要利益关系 ........................................................................... 51 (二)区域经济系统利益关系的协调 ........................................................................... 53 三、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 55 (一)实施大区域战略保障 ........................................................................................... 55 (二)构建多层次经济贸易载体保障 ........................................................................... 57 (三)设立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载体保障 ................................................................... 59 第五章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61 一、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 (一)选择确立指标的原则 ........................................................................................... 61 (二)选择确立指标的依据 ........................................................................................... 61 二、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指标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65 (一)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65 (二)各个指标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表征 ................................................................... 66 (三)协同程度的计算 ................................................................................................... 66
VI

(四)协同发展成熟程度的计算 ................................................................................... 67 第六章 吉林省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状态评析.......................................................... 68 一、吉林省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指标体系 .................................................................. 68 (一)系统现状 ............................................................................................................... 68 (二)数据处理 ............................................................................................................... 70 (三)数据分析 ............................................................................................................... 71 二、状态比较与主要对策 .................................................................................................. 73 (一)相关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状态比较 ............................................................... 73 (二)吉林省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对策 ....................................................... 78 结 附 后 论 .................................................................................................................................. 81 表 .................................................................................................................................. 88 记 ................................................................................................................................ 121 参考文献 .................................................................................................................................. 83

VII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多个经济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 的客观发展趋势和规律。正确认识这一系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准确把握其协同发展的基 本条件及主要特征,科学运用其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协同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协调合作,达到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 和的一种系统结构状态,它既反映了系统发展的协调合作过程,又反映了系统通过这一过 程所达到的结构状态优化的结果。协同是一切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一切系统演化 发展的必然趋势[1]。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的系统中,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常常以 无序或有序的现象呈现出来;无序反映混沌,有序体现协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互相转 化。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不能很好地协同起来,系统就必然呈现出混沌无序状态,系统的 整体功能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同,形成合力,便会产生 协同效应,系统就会形成超越各个要素自身功能之和的新的整体功能[2]。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1) 协调发展强调的是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状态和结果;而 协同发展强调的不仅是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状态和结果,更强调的是这些过程、状 态和结果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据,以及这些内在根据发挥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条件, 促使这些过程、状态和结果尽早地产生。(2) 协调发展突出强调,在系统运动发展变化中, 相同层次内的要素之间差距的缩小;而协同发展突出强调,在系统运动发展变化中,系统 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强调对系统旧结构状态的扬弃,以及 对新结构状态的期待。(3) 协调发展强调要素之间的同一;而协同发展不仅强调要素之间的 同一, 更强调这种同一来自要素之间的斗争, 强调斗争与同一将产生协同效应的结果。 (4) 协 调发展往往强调,在系统目标确立之后,各个要素对这一目标的服从和贡献;而协同发展 则强调,在实现系统目标的过程中,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的共赢和互惠。协同发展与 协调发展的联系表现在: (1) 二者都是系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反映。 (2) 协调发展的内在根 源和动力,是系统内部存在的固有的必然协同的客观要求;协同决定协调,而协调是协同 的表现;没有协同就不可能有协调,没有协调也不可能有协同[3]。

一、主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等经济战略的实施,各个经济区域发展的 内在规律日益突出,经济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特别是国际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 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各国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与国家间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的对立统 一。在这种背景下,使得人们越加重视对区域经济发展协同问题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 协同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阐述
1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区域经济协同系统发展的涵义,总结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条件,揭示区域经济系统协 同发展的基本原理,探索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 的指标体系。并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这一概念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体系的先导和逻辑出发 点。什么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不少学者认为,协 同发展与协调发展是没有区别的,甚至认为协调发展可以代替协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 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协调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对现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 国发展经验准确把握和认真总结的重要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 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揭示,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界定问题不解决,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就失去了基础和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就没有了稳固的根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论 文试图解决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界定问题。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核心。协同现象是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中常见的一种客观现象[1],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认识并系统概括,形成了协 同学理论。协同学理论是研究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 效应,使系统从混沌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以及从有序又转化为混沌 的具体机理和共同规律的一种综合性理论。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来,伴随着协同学和系统 论等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自觉地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自然、社会和思维 中的复杂问题。近 30 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实际,催生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 研究,特别是最近 10 年来,人们开始把协同学思想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区域 经济的发展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 统的演化过程。本论文的研究,试图从系统科学特别是协同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 经济现象,思考经济问题,并期盼丰富现有的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区域经济系 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探索 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这两个方面。 1.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 (1)平衡增长理论 20 世纪 40 年代,平衡增长理论开始形成。平衡增长理论认为,通过在各个部门和产业 进行同时投资,来推进经济发展。在平衡增长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的经济学家 罗森斯坦· 罗丹所提出的大推动理论。大推动理论的核心是只有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大规模
2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投资,创造出互相联系的市场需求,冲破市场狭小的障碍,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 发展的问题;同时,通过投资大推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 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4]。平衡增长理论的积极作用在于,没 有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 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化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 落后和实现工业化,提供了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制定产 生了一定影响。平衡增长理论作用的局限性在于,忽视了政府政策失灵和计划失误的可能 性,使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政府计划和国家干预,并限制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市场作用的 发挥,从而影响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4-8]。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一直都占据了主要地位。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经济学家索洛和斯旺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均衡增长理论 的统治地位逐渐被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取代。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中所 存在的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域之间的流动,在一定的条件下, 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是水平上都会慢慢趋向均衡,而区域差异问题主要归结于市场机制的失 灵。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可 以调整生产中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比例,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均衡增长[9-10]。 (3)不平衡增长理论 1958 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不 平衡增长理论从主要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出发,主张发展中国家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 行投资,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分配到的生产潜力最大的产业, 使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 展。不平衡增长理论对区域发展空间上的不平衡进行了剖析,认为,部门发展上的不平衡 是导致区域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11-13]。 2.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成果 (1)极点推动机制 极点推动机制主要以增长极理论为代表。1977 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在《增 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 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经济 的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区域、部门、厂商,而是以不同 的强度进行分散分布,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空间内总会存在着若干经济中心或增长极,这些 快速发展的经济中心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 响[14,75,76]。 (2)线性推进机制 线性推进机制主要以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为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 论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 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
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 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 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 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 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点轴 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理论认为,随着增长极数量 的增多,增长极之间的相互联结会得到加强,形成连接两个增长极之间的交通线。两个增 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样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称之为发展轴。发展轴不仅具有增 长极的所有特点,而且还具有比增长极更大的作用范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长极逐渐增 加,增长极与增长之间需要交通线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轴线,来完成生产要素的交换。这 些轴线一开始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 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与轴线相互贯通,就形成了从 发达区域的若干个增长极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推移发展的线性推进机制[15-16]。 (3)网络开发机制 网络开发机制主要以网络开发理论与圈层结构理论为代表。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 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 心城镇以及联结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交通沿线,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 了生产要素的流动网络。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 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 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 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17-19]。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 杜能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 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城市是一个 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 的实际范围。城市和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 减律”法则的制约,这样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的空间分 布结构。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 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11,20]。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我国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中 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振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兴起而展开的。在最初的研 究中,把解决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人们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区 分协同与协调之间的差别。近年来,人们在重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问题研究的同 时,也开始关注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也注意到了协同与协调之间的差别。并且,也借鉴 不同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去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 1.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4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观点: 一是,利益说,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协调利益关系。厉以宁认为,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协调地区间的 产业分工关系和利益关系,建立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体系[21]。 二是,依存说。高波认为,发展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发展强调一种动态性,其中既有 量的变化,更有质的变化。发展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不符合人们的良好愿望。协调 则是一个使用广泛,但却没有一个十分明确定义的概念。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通 过各种手段、措施来解决矛盾或冲突,这时它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而存在;通过调节,使事 物诸要素之间达到一种融合关系,以表明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因此,他认为,协调发展 是在协调发展机制的作用下,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排除冲突和矛盾,实现和谐的、互利的、 合理的、有比例的状态,使事物整体效应达到最大满意度的可持续发展[22]。 三是,相对均衡说。高志刚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 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 济发展模式[23]。张可云则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发挥各地的优势,形 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促进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 二是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 内,以促进经济整体协调[24]。 四是,优化说。田扬戈认为,从系统论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协调区 域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的关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以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25]。 五是,协作说。杨保军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含三个涵义:协作、调整、和谐, 其中最本质的含义是协作[26]。 六是,其他观点。豆建民等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的经 济发展所进行的重大的、带全局性的谋划 [27]。聂华林等认为,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系统中各 要素和谐地、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目标的发展 [28]。他们认为,协同发展包括:第 一,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区域经济应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第二,人口 规模及增长率同经济发展相结合,并自觉控制在最佳环境容量与最佳资源开采量及开发方 式之内;第三,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第四,人的一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应在环境承 载能力之内;第五,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条件。他们强调,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 必然意味着结构协调、功能协调、目标协调、组织管理协调和外部环境协调。黎鹏认为,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就是指,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协和共生,自成 一体, 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 实现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 共同发展的区域(或区域合作组织)经济发展模式[29]。陈栋生认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通常 包括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和区域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等内容;衡 量是否协调,可以把区域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是同向增长,经济差距是否趋于缩小作为检验 的标准[30]。王海涛、薛波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全 国各个区域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定位,合理确定和调整区域 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收益分配合理、发展差距适度、相互依存、相 互适应、相互促进、错位发展的状态[31]。按照这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各个区
5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域都应在全国的经济系统中,按照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合理定位确定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之间实现错位发展,生产要素实现有序流动,国民收入在区域之间实现合理分配,区 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就自然而然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伴随相对发达地区的产 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相对落后地区受到相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及技术扩散的影响产业结 构也会相应地实现升级。随着区域分工效益的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在全国范围也会得 到显著提升。如果各个区域不是按照区域分工原则界定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一味追求区域 经济的高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不仅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因为资源的聚集而拉 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2.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或协同的方法和手段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或协同的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观点: 曾绅生认为从经济系统动力学观点看,必须依靠区域经济系统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 从现代协同论观点看,只有坚持动态协调,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 运行。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区域间的动态协调发展,既是相互催化作用的结果,又 是区域本身加速发展的内在要求[32]。庞娟提出,应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 控,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形成[33]。何雄浪等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 构升级,只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西部大开发,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4]。江世银 认为,单纯由市场调节是一条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之路,不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政 府的主要直接作用是,通过计划指导,纠正区域市场缺陷与弥补区域市场失灵,它与区域 市场机制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机制。在区域调控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 府各自发挥它们的作用,彼此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如果忽视中央政府的调控,就会出现区 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如果忽视地方政府的调控,又会出现发挥不出区域的比较 优势,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它们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中,只有分工明确,相互 补充,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控 [35]。曾国安等认为,落后地区的发展要拉长产 业链,政府应有意识地引导培育“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36]。谢德保在阐述了区域经济 发展中市场失灵的表现后强调,政府应在以下事项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 展基础设施建设,采用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对教育、科技的投 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7]。胡俊超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具体模式是多梯度、多向位、跨跃式和关联性[38]。 3. 关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问题 关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问题,有以下观点: 季任钧等在阐述区域经济联合协作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地区相互信任、资源 依赖和经济互补是区域联合的本质特征。区域利益的协调和竞争机制,是区域经济联合的 主要形成机制。市场、计划与行政手段的综合协同,是区域经济联合的运行机制。在联合 中,政府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企业是全面参与区域经济联合的主体。有关法律法规建设 是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有序化和正规化的重要保障 [39]。杨亚琴指出,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更多 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金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 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区际合作的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 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
6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 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40]。胡艳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状出 发,论证了有步骤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四种形式:贸易渗透、互通有无;企业推进、联合 兼并;产业调整,梯度转移;市场一体化,加强城市对流合作。阐明了应在市场牵引、产 业支撑、政府推动之下,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高级化[41]。解思明在例 举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后指出,在中央层面:弱化行政区概念,强化经济区概 念,加快区域协调法规建设,加强国家政策导向的力度,加快中央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 在各行政区层面: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制定有约束 力的统一公约和法律,构筑一体化的共同市场[42]。 4.关于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 对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相关 研究成果不少。波特等人认为,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效率和影响自主创新效率的四个关键 要素:科技支撑要素、科技投入要素、科技产出要素和技术创新要素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的钻石模型[43]。通过该模型可以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完整、全面的评价。 科技支撑要素。科技支撑要素是指反映企业市场经营状况的各项经济指标,它是企业 开展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活动的经济基础和保障条件。同时,科技支撑要素也从另一个侧 面反映了企业科技进步对其经济市场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应该具有较好的市场盈利能力和较高的运营管理水平,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销售 额在本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投入要素。科技投入要素是指企业投入研究与开发(R&D)和自主创新活动中的 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企业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等活动使科技资源变成现实科技生产 力,必须有充足稳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和高素质的研究开发人力投入支持。具有较强自 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应该保持较大的研发投入且投入产出比较高,技术储备能力较强,并 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同时,重视对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 和使用,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技术创新队伍。 科技产出要素。科学技术产出要素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活动所创造出的 全部科技成果及其相对影响。科技产出要素主要包括专利标准、自主品牌、科技成果、科 技论文、会议论文等测度科技产出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应该是掌握 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处于产业链的高端, 对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技术创新要素。技术创新要素是指具体反映企业开展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各项 指标。技术创新要素是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效率的直接的动力和因素,也是强化企业自 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和基础。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应该有比较完善的创新体 系,包括健全的研发机构和良好的研发支撑队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吴运建等提出了测度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产出、知识的产生和交流、商业化、分类测 度等四个角度[44]。 曹崇延、王淮学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企业整体的系统能力,并且以产品创新能
7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力、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管理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协调发挥以实现经济利润的能力。 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七个方面,即 R&D 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 能力、财务能力、产出能力,共有 40 个分指标[45]。 杨宏进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相关分析”法测算出一个技术创新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 划分为四个因素,即: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创新管理能力[46]。 吴贵生在其《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中给出各项创新能力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体系 分为:投入能力指标,研究开发能力指标,生产能力指标,营销能力指标,管理能力指标和 综合性指标。其中投入能力指标具体为: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强度,技术购买费用支出强度, 新产品、新工艺实施投入强度,技术人员比重;研究开发能力指标具体为:研究开发人员比 重,人均研发费用,人均新产品、新工艺开始成果,人均获专利数,研究成果投产率;生 产能力指标具体为:固定资产装备率,设备新度系数,测试设备比重,适于新产品生产的先 进设备比重,工人水平;营销能力指标具体为:销售网络覆盖率,广告支出强度,销售人员 水平,新产品市场开发周期,市场研究投入强度;管理能力指标具体为:创新频率,每个人 创新数量,创新成功率;综合性指标具体为:新产品创新份额,产品出口份额,竞争能力指 标[47]。 傅家骥在其《技术创新学》一书中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 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6 个能力要素。傅家骥通过专家 评判法确定各能力要素权重。傅家骥用 S 指标表示统计数据源,用 E 指标表示经验数据源, E 指标大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取得。傅家骥通过六类指标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技术创新评估系 统,除此之外,傅还另外划出了创新产出能力评价指标作为上述六项指标的补充。该指标 由收益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竞争性指标构成[48]。 刘海云从企业的技术创新各项政策措施之间的依附和制约关系出发,建立一套完整的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将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 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49]。 广东、山东、北京、上海、福建、浙江、山西和深圳市等省市,在创新型企业的建设 与评价的实践中,也总结出了新的观点和新方法,从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创新 效益指标、创新产业化指标、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等几方面对创新型企业进行评价,建立科 技创新型企业标准评估体系[50]。 总之,关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了研究和探索,并形 成了一些相应的理论观点。但是,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 统一的认识;也鲜有对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推进原则等问题的揭示。

8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相关支撑理论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问题是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科 学问题。本论文从系统科学特别是协同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问题,其 主要支撑理论有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互补原理、规模效益原理、系统论等。

一、相关系统科学理论及观点
(一)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指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机理和 规律的理论。由比利时的科学家普利高津于 1969 年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发表 的《结构、耗散和生命》的论文中提出的。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不管一个系统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系统,还是经 济的、社会的系统,只要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并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 能量,那么,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由于出现涨落,系统就可 能会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使系统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 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 “耗散结构”就是这种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的, 在 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而形成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由于这种系统能够自行产生的组织性 和相干性即自组织现象,所以,耗散结构理论又称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51]。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能在一 定的条件下形成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一是,系统是开放的, 系统与外界存在物质、能量的交换;二是,系统是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中物质流、能量 流和热力学力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三是,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 并且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52]。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 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涨落是作为一种干扰,来破坏稳定有序的;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 非线性作用放大了涨落,进而达到有序;随机涨落对产生耗散结构具有决定作用,是无序 突变为有序的动力。 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对于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积极的重大 影响[53]。耗散结构理论促使科学家特别是自然科学家开始探索各种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 开始了研究复杂性系统的攀登[54]。 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对科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命物质是 自然界的产物,存在于自然界之内。物理学、化学等揭示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适 用于生命物质。耗散结构理论反对把生命现象归纳为物理、化学现象的还原论,也反对把 生命物质的运动看成是超越于物理、化学规律的反还原论。这样就为运用物理学、化学等 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指明了方向。耗散结构理论的远离热力学平衡的系统可以出 现有序结构、非平衡可以成为有序之源的思想,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生命现象
9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非生命现象、生物规律与非生物规律有可能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获得解释。这样就为解 决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表现出来的退化规律与达尔文进化规律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手 段。今天,耗散结构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乃至社会、经 济等领域
[55]



(二)协同学 协同学是研究开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使 系统从混沌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以及从有序又转化为混沌的具体机 理和共同规律的一种综合性理论[55]。协同学由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形成。 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获得发展并 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协同学的主要观点是,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外参量的 作用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系统内部协同作用,不仅可以从无序到有序,也可以从 有序到无序。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说过,他把这个学科称为“协同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 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 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3]。 哈肯在他 1976 年出版的《协同学引论》中指出,对于完全不同的系统,当出现不稳定 时,它们之间具有深刻的相似性,系统中很多子系统的合作受到相同原理支配而与子系统 特性无关,系统的发展过程同时由决定论的和随机的因素决定[3]。 哈肯又在他 1981 年出版的《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中认为,协同学试图从相当 一般的角度探讨系统发展变化,它不仅关注无生命世界,也关注有生命世界,甚至涉及人 类社会的精神领域。系统表现无序性,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中存在着使系统表现不同状态的 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竞争,却没有任何一种因素能取得压倒优势的地位。但当客观条 件到达某个关节点时,系统则往往只剩下两种或多种因素势均力敌,这时再加上某种偶然 性的作用,就会使某种因素趋于主导地位,从而使系统呈现相应的状态。由于整个过程都 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自发产生的,是一种自组织的过程,而自组织过程通常需要与外界 有能量或物质交换,所以无论是有序还是无序状态,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 是哈肯称其理论为协同学的重要原因[1]。 1981 年,哈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物理思想》一文中揭示出,一切开放系统,无 论是微观系统、宏观系统、还是宇观系统,也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可以在 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应用协同学[57]。 协同学原理的创立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系统方法。在开放系统中,由于大量相互作 用的要素运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表明:整体的属性不能归结为部分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 没有的、特殊的系统属性。协同学的发展为认识生命系统从非生命系统产生的过程提供了 新的出发点,为解决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达尔文进化论的矛盾提供了现实可能,为把有序与 无序真正统一起来的思考提供了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协同学认为有序结构的形成和系统的 自组织,是由于过程本身固有的内部原因而产生的自发的突然的飞跃的过程,而不是渐进 的平稳的,也不是人或神的有目的干预之结果,从而为物质自己运动的基本原理,提供了
10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新的自然科学证明
[55]



(三)互补原理 互补原理是关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一种阐释。1929 年由玻尔在意大利科摩召开的国 际物理学会议上首先提出。 互补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在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内,用经典物理学概念描述原子及其 运动现象,不可能具有像经典物理学所要求的那种完全性;一些经典概念的任何确定应用, 将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的同时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些条件下却是阐明现象所 同样不可缺少的[55
,58,59]

。玻尔认为微观粒子同时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它们
, 61]

相互排斥的,不能统一的去描述量子现象。但波动性与粒子性对于描述微观粒子现象又是缺 一不可的,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用这种既互斥又互补的方式来完备描述微观粒子现象[60 。 在经典物理学中,人们可以用仪器观测研究对象,形成有关研究对象的图景,并对研究对 象进行完整而统一的描述。但是,在微观领域里,仪器与研究对象的相互作用在原则上是 不可避免、不可控制、也不可被忽略的。依据测不准关系原理的观点,对微观体系中研究 对象的的任何观测,都将使所观测的对象因观测而有所改变。这样一来,类似波粒二象性, 对经典理论来说是互相排斥的不同性质,在量子理论中却达成了互相补充。互补原理认为 测不准关系所表达的概念间的不确定关系是限制经典物理学概念描述原子现象有效性的特 殊形式[60
,61]



玻尔认为,互补原理不仅适用于原子物理学,而且适用于化学、生物学、生理学、遗 传学、医学、心理学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等。 学术界对互补原理有着不同的评价。海森伯认为,互补原理“包含着许多会使人想起黑 格尔哲学方法的特征”,“力图统一地理解世界,追求一种包含对立物紧张关系的统一”。20 世纪 60 年代前,苏联和中国学术界曾对互补原理持否定态度,80 年代以来,一般认为这一 原理承认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它们的互斥互补关系,强调知识的整体和统一,探索不同 学科之间的关系,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体现了各门学科的辩证综合趋势和人类知识的统 一趋势[55
,62]



(四)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理论。它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 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 理、原则和数学模型。狭义系统论指一般系统论;广义系统论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 自动化理论、信息论、集合论、图论、网络理论、系统数学、对策论、决策论、电子计算 机、模拟等理论和方法。 系统论产生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1928 年和 1932 年,贝塔朗菲在《关于形态形成的 批判理论》和《理论生物学》中,突破传统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机械论模式,提出了“机体 系统论”。 1937 年, 他在芝加哥哲学讨论会上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1945 年, 他在 《德 国哲学周刊》上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 ,阐述了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1968 年,他发 表了《一般系统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 ,确立了系统论的学术地位,并把系统论从生命系
11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统扩展到心理、社会和文化领域。1972 年,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一文中,贝塔 朗菲系统论是一种新的科学规范,其内容包括研究系统的科学和数学系统理论;系统技术, 包括系统工程;系统哲学,研究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等。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科学 家钱学森提出,系统论是系统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介理论。它的基础科学是系统学,其技 术科学是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大系统理论等,其应用科学是系统工程[55
,63,64]



系统论强调整体性;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 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其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而是系统具有新的属性和功能; 构成系统整体的各个要素的性质与功能,也不同于它们在各自独立时的性质与功能。系统 论强调关联性;认为系统之所以具有整体性,就是在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系统论强调等级结构性;认为一切系统都是具 有一定层次性和等级性的结构;各个层次之间以及各个等级之间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共同 构成系统总体。系统论强调动态平衡性;认为现实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与外部 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论强调自组织性;认为当系统受到环境的某 种因素干扰时,将会进行自发地重新组织,达到系统稳定状态,并使这种稳定状态进一步 发展[55
,65]



系统论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开放性、自组织性,丰富和深 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为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 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 的科学图景,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 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原理考察系统整体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结构与功能等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揭示其本质与规律的方法。系统方法在一般系统论基础上产生, 首先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中应用,然后扩展到社会科学等领域,成为适用于 一切领域的科学方法[66-68]。

二、规模经济理论及观点
规模经济最初的涵义是指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是人们从大规模生产中而获 得的经济。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有:一是,不可分的投人或技术因素; 像机器设备等不可分的投入,只有在生产能力最大时,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二是,设 置成本;像工人的业务技能培训、准备所需工具等,只有在成本付出之后,产量才与额外 花费的劳动成正比。三是,专业化过程与劳动分工及成本节约相结合;专业化过程与劳动 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由于不可分性而闲置的设备和作业等生产能力,降低企 业的长期平均成本[4,69]。 规模经济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亚当· 斯密。1776 年,亚当·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一书中,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揭示了规模与分工的关系。他认为工 序细化分工,提高了每个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变换工作而浪费的时间, 并且有利于机器使用。1890 年,马歇尔在他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大 规模生产的利益问题。马歇尔认为规模经济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依赖于个别企业 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 “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依赖于
12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而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随 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 减三个阶段。马歇尔指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带来垄断,而垄断有可能破坏市场价格机 制的作用。1948 年,萨缪尔逊发表了《经济学》一书,萨缪尔逊认为规模经济是企业生存 的基础。大规模的生产、筹集巨额资金、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是生 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他认为导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 生产的经济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大规模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企业生产成本将不断 降低,直到实现适度生产规模。这时,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则会因为管理上的不经济,而 导致成本的增加。 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是,规模经济后来被应用到企 业、行业、地区、甚至整个经济的全部产出中去,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 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理论已经成为区域生产合理布局和产业调整的重要依据
[70-77]



三、相关创新体系理论及观点
20 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影响的日益广泛,人们把研究 的视点,从单纯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为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由研究科学技术创新深 入到考察国家创新体系,形成了一些较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兴起 提到“创新”人们通常是把它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联系起来, 考察和研究科学技术如何能够 通过创新活动而得以快速地发展。但是,在 20 世纪上半叶,随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展 开及其对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强烈冲击,使得人们开始 跳出科学技术领域本身的范围去审视 “创新”,其中,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对 “创新” 问题的认识, 就是人们在这一时期对“创新”问题进行新的探索而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 一。 1911 年熊彼特出版了他的成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奠定了他的“创新理论” 的基础。熊彼特认为,“创新”不同于新技术的发明,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 么这种技术发明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他认为,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这同它的 发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尽管企业家自然可 能是发明家,就像他们可能是资本家一样,但他们之所以是发明家并不是由于它们的职能 的性质,而只是由于一种偶然的巧合,反之亦然。此外,作为企业家的使命而要付诸实现 的创新,也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 [78]。熊彼特认为,发明与创新不同,发明只 是一种新的设想,最多是将这些新的设想进行物化,即使是那些对人类知识体系地增长作 出巨大贡献发明也不例外;而创新是把发明引入企业的生产体系,制造出市场需求的商品, 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熊彼特认为,将创新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更为恰当。他认为创新应 是在经济活动中“执行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包括以下五种基本的情况:一是,引进新的 产品,即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被引进经济活动中;二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
1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即所采用的这种新方法并不必然地建立在科学的新发现的基础之上,也可以是处理商业运 作的新方式;三是,开辟新的市场,即开拓并进入以前尚未进入的市场领域;四是,获得 原材料的新来源;五是,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1928 年熊彼特又在《Instability of Capitalism》中指出,创新是一个过程。1939 年熊彼 特在他出版的《Business Cycles》一书中又对创新理论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熊彼特的突出 贡献就是把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区别开来,指出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一种新 的产品的能力与发明活动并不一定一致,也不必然的并存于同一个组织之中。 随着 20 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进入新技术革命阶 段之后,人们对“创新”又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步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观点。 一般说来,人们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的。随着经济的 全球化和国家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所起的作用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提高 综合国力的关键就在于创新。1987 年福里曼和纳尔逊对日本等国家的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详 细的考察和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从 1978 年开始至今,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 一,各国重视创新体系各个主体的创新能力的增强。第二,各国注重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 相互关系的协调。第三,各国政府介入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通常认为,创新 体系的主体包括: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等。对于不同的 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这些主体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79-81]

。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涵义及特性 1.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涵义 从目前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阐述中,我们看到,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功能与多

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主要有:各国经济政治的制度背景;各国历史文化的民族背景;各 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创新 体系的性质和效率。正因为如此,自从国家创新体系概念诞生以来,由于人们研究的对象 不同、对同一研究对象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者的知识背景以及思想方法的不同等等, 因此,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涵义也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理解。也正因为对国家创新体系 存在众多不同的理解,才为研究者们进一步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OECD 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组成的系统和网络,这些 诸如大学、国家研究部门的公共机构以及私营企业等私营机构的活动相互联系,从而影响 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82]。 有学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 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83]。 还有学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由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服务机构、相应的 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组成。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科技知识 的主要生产者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是企业的创新的知识源;中介机构是知识传播扩散 的桥梁;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相互作用,相
14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互影响, 加快科技知识生产、 传播、 扩散、 应用直到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效益[84]。 还有学者认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层次上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构建,由一系 列资助或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将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以及推动和影响新技术扩散的 机构和组织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其主要功能在 于促进和加强技术的流动度。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能在国家层次上体现一个国家总体的技术 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 创新体系是由一国的公共及私有机构、组织和实现条件组成,以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 为目的的网络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着重于知识的流动,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相比,国家创 新体系更能显著提高知识的经济绩效;国家创新体系还注意到了参与知识流动的因素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85]。 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 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从内容上看, 它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从构成上看,创新不 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 销的线性过程。就企业内部而言,有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企 业外部有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及相关企业,还包括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 的影响,创新是企业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86-89]。 通常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主要有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 等等。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市场机制的激励;二是, 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三是,创新所需的一些特定知识的积累等。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要 的知识库和创新源。教育和培训是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人的素质的 培养来影响创新体系的创新。中介机构是知识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2.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性 第一,国家整体性。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主要特性体现在它的国家整体性上。创新概念 与经济概念是紧密相联的,并且随着经济时代的转变,创新的概念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 涵。在农业经济时代,就存在着创新,但那时的创新表现在一家一户的创新上,可以说是 个人的创新。在工业经济时代,还存在着创新,但这种创新表现为一个或几个企业的技术 创新,它更多的表现为企业的经济行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还存在着创新,但这种创新既 不是个人的行为,也不是企业层次上的创新,而是表现为国家层次上的创新。国家创新体 系是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化的必然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创新体系,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以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最终的发展目标,以国 家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增强为最直接的目的。所有这些都表明,国家创新体系所体现的 既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也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而是经济、政治紧密结合,科学、技术、 生产高度互动,具有强烈的国家整体特性。 第二,导向性。国家创新体系的顺利运行是依靠政策导向,而这些政策是根据国家利 益和市场状况所制定的。单纯的市场状况不是协调国家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法宝。国家创 新体系对国家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 不同于在我国过去所实行的“计划经济”所起的作用, 也 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所起的作用, 而是国家利益与市场状况的最佳结合。 国家创
15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新体系的顺利进行依靠政府政策的导向;而国家创新体系对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又 引导国家创新体系中各要素向最佳的结合方式迈进。 第三,互动性。同一切系统一样,国家创新体系也存在着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存在着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与国际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国家创新体系互动性的 表现之一。国家创新体系也反映了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有的学者认为, 在创新实践中,很难清楚地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作用。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在知识 经济中,把科学、技术和经济加以区别已不再有意义。尽管有很多学者认为在技术创新中, 技术的作用要远大于科学的作用,但许多国家的创新实践和创新研究表明,基础研究与创 新能力的关系要比人们所想象的复杂得多,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不管怎样说,科 学—技术—经济的良性互动,是国家创新体系互动性的又一个表现。一个成功的国家创新 体系,常常会被其他国家借鉴,从而影响其他国家的创新体系,这是国家创新体系互动性 的又一个表现。 第四,创新性。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性体现在不断带来经济的新发展,而这种经济的 新发展不一定必然地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之上。比如,在集装箱的发明过程中, 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科学发现,但是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 性还表现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自身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 第五,时代性。国家创新体系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国家创 新体系不可能产生于农业经济时代,也不可能产生于工业经济时代,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生 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这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鲜明的时代性。 第六,相对独立性。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 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国家创新体系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等因素都有关系。因此,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实践中 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创新体系,尽管可以被其它的国家或地区所借鉴,但是,却不可能有完 全相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对独立性的另外一点表现就是,在同一国家创 新体系中,不同行业其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第七,开放式国际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尽管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却 不是完全孤立的,它始终是处在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的。全球化趋势对国家创新体系有 着重要的影响。 工业经济时代的创新,体现为技术创新,其中心是通过技术创新谋取企业在竞争上的 优势。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体现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其中心是通过国家创新 体系谋求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这是两种不同内涵的创新。创新的这种演变, 意味着,也标志着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化[90,91]。 (三)几种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观点 1.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起源于他对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的研究。这一理论形成 的时间,大约在 1988 年到 1992 年这一时期。弗里曼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公私部 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技术。
16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是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由此他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应有 四个主要的部分组成,这就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政府政策”、“产业结构”、“教育培训”。 弗里曼认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的作用;二是, 企业及其研究与开发的作用;三是,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四是,产业结构的作用。弗里曼 指出,在日本的创新体系中,政府起着重要干涉作用,尤其是通产省的作用更为重要;企 业研究与开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创新上;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对就业工 人的技能,打破了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的界限;独特的产业结构使得集团式企业的作用尤 为突出。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主要观点:国家在推动一国的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动态系统。他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技术 领先的国家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再由德国转移到美国、之后又由美国转移到日本,这种转 移是一种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结果。这种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 也是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结果。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发展,仅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 济是不够的。政府需要提供一些公共商品,需要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资 源的最优配置,来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的飞跃发展是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和 社会创新相结合的结果。创新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国家调整其社会范式以适应“技术—经济 范式”的要求和可能性的能力。 弗里曼认为,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中,社会创新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所发生的所有变 化的中心。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信息流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企业内部鼓励良好的沟通 与学习,出现了在网络中进行企业合作的方式,科学、技术、产业和教育政策的作用方式 发生了变化[90,92]。 2.纳尔逊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199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纳尔逊等人,联合了 20 多名有关专家学者,开展 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项目。该项目对美国、日本、德国等 15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 研究,并将所研究的国家按经济规模分为三组:第一组称为“大的高收入国家”,如美国、日 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6 个国家;第二组称为“较小的高收入国家”,包括丹麦、瑞 典、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4 个国家;第三组称为“较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巴西、 阿根廷、以色列和我国的台湾省。上述 15 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如下共同特点:在这些国家和 地区中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是货物、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中央对经济的计划和控制不强; 教育(包括大学)主要是在公共机构中进行的;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资助程度和研 究开发领域各有不同,但政府在资助基础研究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 的创新体系又都存在着许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反映了国家与地区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优 先领域的不同。研究表明,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既由其大小、资源 等因素决定,也由这个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在某些领域建立和保持相对的优势的目的所决 定。在这个项目的研究中,纳尔逊等人在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取得基本共识后,由各个 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就其本国和地区提出报告,再由专家组作多次讨论,最后有纳尔逊等人 作出总结,并出版了《国家创新体系》一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 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在制度上是相当复杂的,归结起来大至与以下几个因素有 关:一是各种制度因素;二是各种技术行为因素;三是相关机构,比如,致力于公共技术
17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知识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的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等,其中,私人以营利目的为 主的厂商是所有这些部分的核心[93]。 纳尔逊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出发点是: 一是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资助技术创 新的国家制度体系;二是研究的起点是技术创新的存在及其演进特点;三是研究的重点放 在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制度结构的适应性上。 其主要理论观点是:科学技术的性质在总体上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具体技术领域 里也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导致了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技术创新应该 在多种可能的战略中进行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应该通过市场来选择。因为,几乎不可能在 事前确定哪种战略是最好的,而市场将在事后通过选择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一个经济体 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市场的多元结构”, 这就意味着作为一个整体的制度要具有丰富性。 研 究与开发系统的国家特点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国家特点包 括诸如:产业政策、与创新有关的机构的组成与结构及其作用,对国内企业的支持程度, 对公共技术的支持程度等。 纳尔逊认为,资本主义的创新体系远比人们普遍认识到的更为复杂。他认为,资本主 义体系在保留了产业创新的利润动机的同时,通过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等有关机构以及提 供大量的政府资助,使技术的很大部分和很多方面成为公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私 有化的损失。因此,纳尔逊认为,资本主义创新体系在解决制度设置问题上虽然不算是最 优,但却也能过得去。 3.佩特尔和帕维蒂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传统的有关技术进步的理论认为,开放的贸易系统将使技术的国际性迅速扩散成为可 能,从而使后发达国家的追赶也成为可能。但不同国家在对技术的投资政策上是不相同的, 从而造成了国际技术差距在某些国家之间的扩大。 佩特尔和帕维蒂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可以帮助一个国家确定应该如何对技术进行 投资,根据这种投资的效果,去理解不同国家在这种投资上的差异和不同模式。他们认为, 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一个国家内技术学习的方向和速度的国家制度、激励结构和竞争力。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以及连 接这些部分的激励机制。这里的激励主要是指市场作用之外的激励,比如,政府对基础研 究和教育、培训的资助方式;政府在创新之后的短期垄断利润与相互模仿的竞争压力之间 确立一种平衡。他们认为,国家之间创新能力的不同主要在于系统的失效和多样性。并且 进一步指出,系统的失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激励的失效;二是竞争能力的失效, 比如,不能从技术进步中获得效益。他们还认为,创新体系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一是体系结构的不同,二是对技术投资机制的不同,三是对关键技术的掌握的情况 不同,四是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94]。 4.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用户与生产者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国家创 新体系的各种组成部分。伦德瓦尔把国家创新体系的含义理解为:一个创新体系是由在新 的有经济价值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相互作用的要素和关系所构成的一个体系;国 家创新体系是指包括了在国家含义上的要素和关系,国家创新体系中主要的子系统有:企
18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业的内部组织、企业间的关系(产业结构) 、公共部门的作用、金融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作用、 大学和研究开发部门等的作用。伦德瓦尔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技术创新就是一 个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因此,国家创新 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体系,创新体系中的一个中心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学习是一种社会 活动,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理和文化的差距以及政府的作用是影响用户和生 产者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用户和生产者在地理和文化方面的亲近,对于技术创新有 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国家作为“用户—生产者”相互作用的框架, 其生产体制和创新体制的结 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会像生产要素那样比较容易地在国家之间进行转移;在一个 经济的技术基础迅速变化的时期,已经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制度化的现状可能对完全潜在 的新技术的开发是最大的障碍。在这一时期,社会创新比技术创新对国家财富的创造来说 是更为重要的;伦德瓦尔使用“用户—生产者”方法去研究国家创新体系,他非常重视工人、 消费者和公共部门等最终用户在创新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是其它有关国家 创新体系的理论常常忽视的问题;他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的指标是生产、 扩散和使用有经济价值的知识的效率;他还认为,研究创新体系的关键是理解学习和探索 是如何在经济系统中展开和完成并产生经济效益的。按照伦德瓦尔的观点,国家创新体系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通过“学习”联结起来的系统
[95]

。 5.波特等人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弗里曼和纳尔逊等学者在研究国家创新体系时,主要着眼于国家制度与社会历史文化

等因素对一个国家创新实绩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转状况不仅受到国家专有因素的影响,而且同时也受到国家之间相互作 用因素的影响。波特的研究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波特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将国家 创新体系的微观机制与其宏观运行的实绩联系起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国家创 新体系。其主要观点如下:国家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成功的进行了技术创新的企业的基础 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只是作为一个公司的外在的环境发挥作用,并加强或者是 削弱其竞争力;政府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鼓励创新的环境; 一个国家的优势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重要因素:一是要素条件,如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基 础设施的状况;二是需求条件,如国家对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三是相关的支持产业, 如广告业、服务业等的支持;四是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状况。除了这四个因素之外,对竞争 力影响最大的就是机遇;波特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独特状况,形成自己的创 新体系[96]。 6.阿奇博格和米奇等人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观点 他们认为,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政策必须注意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 尽管国家创新体系的某些关键特点可以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但是其他特点却不 那么容易移植,在短时间内更是这样;二是,没有一个单一的模型能够成功地传递经济实 绩;三是,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的利用在某种意义上是两回事;一种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术 创新利用的制度的设计,很可能较之在研究开发上投入更多的资本对经济增长更为有利; 四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在获取和加强其竞争优势方面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9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而且能够变成经济霸权的驱动力量。 7.OECD 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 OECD 在 1996 年出版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年度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中,国家 创新体系的结构是重要的经济决定因素。这种结构由产业界、政府、科学界之间在发展科 学和技术中的相互关系与交往所组成。政府的经济政策应更多地注重通过促进公众接受多 种技能的训练特别是掌握学习的能力,来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通过协调网络和技术扩散 来增强知识的扩散能力;通过提供给企业组织创新的条件, 使劳动生产的技术收益最大化
[97]

。 1997 年 OECD 在其出版的 《国家创新体系》 年度报告中又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阐述,

其主要观点如下:创新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改进技术实绩至关重要;创新和技 术进步是生产、分配和应用各种知识的各个角色之间的一整套复杂关系结果;这些角色主 要是指私营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以及在这些角色中工作的人们;一个国家的创新实 绩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角色如何相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新和使用的集合体; 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目标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循环流动;在这个 意义上,所有有助于促进这种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都可以划 归到国家创新体系之内。 国家创新体系实绩的测度与评估主要有以下四个指标:一是,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是合作研究活动和其他技术合作;二是,公私部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企业、大学与 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包括新技术的工业采用率和通 过机器设备等途径的扩散,这是创新体系中最传统型的知识流动;四是,人员的流动,主 要是技术人员在公私部门内部以及两者之间的流动[98]。OECD 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 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部门,这四个部门之间靠知识的流动联结起 来[82]。

四、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从新世纪新阶段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 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 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 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 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 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0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年 10 月 14 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在阐述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时,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99],2004 年 1 月 12 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 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99]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 七大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进一步作出精辟概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科学发展为主 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同时,要着力把握发展 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 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促进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 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切实保障人民各 项权益,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 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新 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要注 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要注重发展的均衡性;可持续, 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要注重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 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 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统筹谋 划、综合平衡,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科学 发展观,就要切实掌握和运用这一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 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1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同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 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实践中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100]。

22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中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 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以及随着长三角、 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人们对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等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区域经 济系统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区域和区域经济系统
(一)区域概念界定 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 从一般意义上看, “区域”是指人类活 动的一定地域空间。在不同的学科里,甚至在同一学科中,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人们对 区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 20 世纪中叶的区域经济学刚刚起步阶段, 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把“区域”理解为与其他地区在某种方式上存在差别的一个具有具体位 置的地区,区域内部的某些方面具有同质性,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西伯特 把“区域”理解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有机组织部分, 可以在不需要对整个国民经济做全面的 总量分析的情况下,对众多单个企业做某种程度的总量分析。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人 们对区域的理解越来越丰富而深刻。 本文把区域界定为由一定的经济活动与地理区位相结合的系统。这一系统既包含了该 系统所处的地域空间,又包括了该系统与系统外部其他相关事物的某些特定联系。区域经 济学家布代维尔等学者将区域划分为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规划区域。他们认为,均质区 域是由多个不同空间单元所组成的区域;在均质区域中,各个空间单元具有地理或自然要 素禀赋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共性特征。极化区域是由多个非均质空间单元所组成的区域; 在极化区域中,这些空间单元与上一级增长极保持极其紧密联系、具有支配或影响同等级 其他空间单元的特点。规划区域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设定的,与行政调控有关的连续空间; 在规划区域中,行政安排的落实或经济政策的实施都便于实现,某些特定的需要解决的问 题,由于规划区的设定而便于解决[4,10,29,69,77]。 (二)区域经济的复杂系统和状态 区域经济系统通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经济发展通常是指改善某一地区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一系列行 为与活动,以及由这一系列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与状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 有区域内各个经济要素的相互关联以及区域内外经济要素的相互作用等。 区域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多层次、多种类、多关系的“三多”上面。一是,系统 内部的层次多;二是,构成系统的要素的种类多;三是,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多,各个要
2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素系统之间的关系多;关系多就意味着制约因素多。这些复杂特征表明区域经济系统是远 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的系统,其演化发展符合协同学理论。区域经济系统的要素不是固定不 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要素也会不断地有所增加或减少,但主要 的要素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部不同经济要素之间以及不同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使原有的经济系统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 最终导致一定区域的经济原有的状态和性质逐渐消亡,新的状态和性质不断形成并最终取 代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区域经济只有经过一定的演化发展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进步和提 升[101,102]。区域经济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是区域经济系统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 变化过程,是新经济系统的产生和旧经济系统的灭亡。 区域经济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内 部不同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三是,由于人的活 动而产生的经济联系使世界成为一个经济有机体。在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 互作用下,区域经济系统会从一种状态和性质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和性质,在这个过程中, 区域经济系统在宏观上的状态和性质的变化是由构成这一系统的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不同 的关联和协同方式所决定的。比如,资源环境、投资消费、科技创新、人才就业、体制机 制、社会矛盾等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的关联和协同方式不同,就形成了相应的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等不同的经济形态[103-111]。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通常根据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把系统 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 物质交换,更没有信息交换,系统的演化发展不受环境影响也不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 样的系统被称为孤立系统或封闭系统。孤立系统与封闭系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孤立系统 常常是人们为突出主要因素,暂时忽略次要因素,用理想化方法或模型研究处理某一特殊 研究对象时,而在思维中设想出来的一种“理想系统”;在现实中,人们很难找到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用近似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处理或描述时,而形成的 关于研究对象的一种“近似系统”,在现实中,封闭系统也是不可能真正存在的。而开放系统 则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还存在信息交换的系统;系 统的演化发展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影响以及系统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开放系 统普遍地存在于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层次。 为了描述在不同条件下系统的演化规律和结构状态特征,系统科学将系统分为有序状 态和无序状态。有序状态是指系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结构状态。无序状态是指系统虽然 有一定的结构但却呈现出无规律分布的状态。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产生功能的基础,系统的 功能是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的外在表现。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 会有什么样的功能来表现和反映;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功能的发挥又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 对系统的结构状态的演进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或者阻碍作用。 (三)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和发展的趋向 系统的演化和发展有两种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从有序状态自发地向无序状态的变
24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另一种趋向是在一定条件下系统从无序突变到有序状态。 从巨大的天体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整个世界都 是有各种系统所构成的。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这些众多的系统中,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 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演化。比如,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演化和 发展,是构成生命系统的各个要素长期相互作用,不断地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演化发 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从 生物大分子到原始生命、从原始生命到今天的人类,生命系统经历了一系列从无序到有序、 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发展过程。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人们试图通过规范特定的有组织结构的经济 系统来实现所追求一定目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 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实现对各 自利益的追求,常常展开相互竞争,使区域经济系统处于无序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无序结 构状态的不确定性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危害,政府常常利用微观规制和宏观调节等来作用于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各个利益主体也为了实现对各自利益的追求,通过突出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常常在相互竞争中达成彼此合作,形成各自利益相互 兼顾相互协调的新的有序结构状态,从而使区域经济系统向更高层次演化发展。 依据系统科学的思想,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各种系统千差万别,构成系统的要素也 多种多样,有些要素本身就是系统中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是由更深层次的要素所构成的。 但是,无论系统多么复杂多样,这些千差万别的系统在非平衡相变的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 规律确实相似或相同的。系统相变的过程与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无关,系统相变过程的 特点是由要素之间的协同合作行为所决定的。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在一定的外界 条件下,系统能够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从而整个系统实现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转变。 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是构成它的大量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结果,尽管这一系统结 构复杂,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分析把握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各个要素之间协同合 作的条件,促使系统从无序演化发展到有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更新过程
(一)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单纯地追求区域经济增长到区域 经济系统协同发展观念的形成,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观念更 新过程。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产品与服务总量的增加,是该区 域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投入要素的数量、投入要素组合和投入要素的效率。区域经济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在 一定时期内,在产品与服务总量增加的同时,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高、政治先 进、文化进步、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是区域经济全面持续的进步过程。区域经济增长是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社会 生活素质的提高。自然条件、资本、人口、技术、制度等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12-116]


25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29-1931 年大危机之后,基于凯恩斯理论,哈罗德和多马从投资和产出稳定性出发, 分别提出经济增长模型,即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经济的增长路径是不稳 定的,增长率随储蓄率增加而提高,随资本-产出比扩大而降低。通过提高投资增加储蓄 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资本转移发展援助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过技术 转移提高资本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实际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条件的限制; 储蓄转化为投资,以及资本转移的实现,有时是难以顺利实现的。哈罗德和多马认为,社 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 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 产要素,并且这两种 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 代;他们把技术状态既定化,忽视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20 世纪 50 年代,索洛等学者又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这一模型是在一个封闭区域内 思考经济增长问题,把投资看成的是内生变量,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变量,其核心是通 过较高的储蓄和增加投资,使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增长。尽管这一模型只考虑一个区域,但 是,从这一模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均衡思想的体现。一个区域的资本越少,这个区域 的资本积累就越快,从而其经济增长就越快。而这种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可以在一定时期 内,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出现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由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试 图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假定资本存量增加时,其边际生产率不减少为零,从而使规 模收益递增,并使经济长期增长成为可能。在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内生变量,是经 济增长的核心,大部分技术进步是由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劳动力的教 育水平和生产技能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干预经济增长、支持与保护技术发明、改善 社会福利、调节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等方面政府都可以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这一理论 也预示了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多种经济要素共同作用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 世纪 60 年代,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吴丹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13]。1965 年,辛格提出,不发达国家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增长问题,还有发展问题。发展是增长加变 化,而变化不单在经济上,而且还在社会和文化上,不单在数量上,而且还在质量上[14,75,76]。 1970 年,“联合国第二个发展十年 (1970- 1980 )”的大会决议中提出,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 是为了使个人的福利持续地得到改进,并使所有人都得到好处。如果不正当的特权、贫富 悬殊和社会非正义继续存在下去,那么就基本目的来说,发展就是失败的[117]。1987 年世界 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 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 念, 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 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限制”的概念, 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118]。 20 世纪后半叶,人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认识不断地深入,开始向既注重经济规模在数 量上的扩大,又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率提高的方向转化;开始向既考虑人均收入的 增加,又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的方向转化;开始向既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又强调经 济、政治、文化等的创新方向转化;开始由区域经济增长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 向转化。
26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三)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 进入 21 世纪,人们在科学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发展的实践和认 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总结发展实践,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 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 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 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 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第三,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 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 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 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经过 21 世纪前十年的努力奋斗,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 2012 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 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 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 的历史性变化;这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 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119]。

三、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
(一)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理论说明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协同发展?本论文结合系统科学的思想,认为,系统是由要素或子 系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内部通常存在着两种不同属性的运动,一 是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二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要素之间关联运动,这两种运动同时存在,但对系统的影响却不相同。在系统的 演化到达某一临界点之前,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较弱,不能对要素的独立运动产生实质性
27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影响,这时,要素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起着主导整个系统演化的作用,整个系统呈现 无序状态。当系统的演化接近某一临界点时,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对要素自发的无规则的 独立运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会逐渐增强,要素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会相对变弱。当控 制参量达到某一阈值时,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与要素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在系统演 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反转改变,要素关联运动将成为系统内部各个要素运动的主导力 量,这时,在系统中就会出现由要素关联运动所决定的要素之间的协同有序的运动,从而 使整个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结构状态。系统从无序结构状态向有序结构状态的转化,标志 着系统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和进步[1-3,28]。 协同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协调合作,达到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 和的一种系统结构状态,它既反映了系统发展的协调合作过程,又反映了系统通过这一过 程所达到的结构状态优化的结果。协同是一切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一切系统演化 发展的必然趋势[1]。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的系统中,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常常以 无序或有序的现象呈现出来;无序反映混沌,有序体现协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互相转 化。如果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不能很好地协同起来,系统就必然呈现出混沌无序状态,系 统的整体功能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同,形成合力, 便会产生协同效应,系统就会形成超越各个要素自身功能之和的新的整体功能。 本论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协同的涵义: 一是,要素之间的协同合作使系统的有序结构得以产生(不一定是一种有序结构,有产 生多种有序结构的可能性)。序参量的出现或形成,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的最 突出的标志。序参量来源于要素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所有要素对协同运动的贡献的总和, 它既反映要素介入协同运动的程度,又支配着要素的行为,描述着相变过程中系统的有序 程度;要素之间的协同,促使了序参量的出现或形成。 二是,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使系统的有序结构得以确立(各个序参量协同合作共同决 定系统的宏观结构)。系统在临界点处,有的时候不只是存在一个序参量,而是几个序参量 同时存在;每个序参量都孕育着特定的一个微观组态,每一个微观组态又都对应着一定的 宏观结构;每个序参量都试图独立主宰系统,都试图把自己的微观组态发展成系统的宏观 结构,但是由于各个序参量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差不多,几个序参量处于势 均力敌的状态;这种情况使得各个序参量之间自动地形成妥协,合作起来协同一致地控制 整个系统,这时,系统的宏观结构是由几个序参量协同合作来决定的(共同来决定的)。 三是,序参量之间的竞争,促进系统的演化;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形成系统演化最终 的结构(在多种可能的有序结构中确立一种有序结构)。随着控制参量的继续变化,处于协同 合作中的几个序参量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序参量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当控 制参量一旦达到某一新的阈值的时候,终将导致有一个序参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单独来 主宰整个系统;这时候的系统是由要素之间的协同运动发展到了更高一级的协同运动,达 到了更高层次上的有序状态,这是相变过程的普遍规律。 (二)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的涵义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人口、资源、科技、环
28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境等是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经济要素[120-125],这些经济要素既存在着各自的独立运动, 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联运动;经济要素各自的独立运动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 既斗争又同一。本论文认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调节控制 各个经济要素的独立运动以及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使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支配各个要素 的独立发展,达到各个经济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发展态势;进而主导整个区域经济 系统的发展趋向,使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由旧结构状态发展变化为新结构状态;从而实现经 济要素合乎规律发展、区域内部与外部经济互惠共赢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协同。区域经济系统是由许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所 构成的统一体系,其中,人口、资源、科技、环境等是重要的经济要素。各个经济要素都 有各自独立的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它们都在各自的运动发展规律支配下进行发展变化。 单个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对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是有作用的,但是,这种作用是零散 的无序的盲目的,对经济系统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 合作,形成综合效应,才能决定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向。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 素之间的协同,突出地体现在人口、资源、科技、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上。 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联系的协同。每个经济要素在自身发展变化 的同时,又都与其他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联系,既对 经济要素各自的发展产生影响,又对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 的过程中,经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联系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每一种主要联系都对应 一种潜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由各种联系协同合作来决 定的。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联系的协同,既突出地体现在一二三次产 业协调发展上,也突出地体现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协调发展上。区 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是系统内部经济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竞争与合作的辨证统一。经济 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区域经济系统通过与其他区域进 行贸易交流,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内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联系产生相互竞争与合 作。在竞争与合作中,抓住主导区域经济系统发展趋向的经济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促使 这种本质联系所对应的潜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显化,从而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发生质的飞跃。 区域经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竞争与合作的辨证统一,突出地体现在区域经济结 构的优化上[122-125]。 区域经济系统的多方面多层次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既是人口、资源、科技、 环境等经济要素之间的协同,是三次产业发展上的协同与优化,也是区域经济、政治、文 化、生态、社会等发展上的协同,同时,还是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区域经济 系统协同发展理论是通过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特征,抓住区域经济系统各个要素之间 的相互联系,把握区域经济系统各种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相变的趋势 和规律的科学。协同发展既是对发展过程的要求,又是对发展结果的要求,是过程与结果 的统一。协同是多层次的,有自然协同、有经济协同、还有社会协同等。区域经济系统的 协同发展,包括区域内经济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同,也包括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同,还包 括要素与产业之间的协同,还包括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同,可以说,区域经济
29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系统的协同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要有发展,就会有系统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 转化,就会有协同在起作用。 (三)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协调发展和协同发展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阐述。王维 国等[120]认为,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从系统科 学的思想方法出发,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来处理发展中 的问题;通过区域内的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等六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 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 会发展系统,由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要素构成。 熊德平[121]认为,协调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在遵循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的相互协调,使系统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 进的过程;协调发展的特征在于:其一,协调发展是综合发展,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客 观规律;其二,协调发展是多层次协调发展,它是在总系统目标下的,要素与系统、要素 与要素、以及要素内部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多层次协调;其三,协调发展是友好型发展, 它基于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有效利用;其四,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效应大于系 统孤立发展的效应之和;其五,协调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层次性、动态性及其形 式多样性的统一;其六,协调发展具有系统性,协调发展系统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它是 一个复杂的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其七,与协调发展相对立的,就是发展的不协调,或发展 失调。 刘海明等[11]认为,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一样,同样大量应用了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 同样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与协调发展不同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协同发展更加强调 协同理论的应用,强调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的概念;协同发展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到 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并由此形成的协同效应、伺服 原理、自组织原理;由于协同发展聚焦于发展问题的本质,这就使协同发展更具有操作性。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是两个不 同层次上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其一,协调发展强调的是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 过程、状态和结果;而协同发展强调的不仅是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状态和结果,更 强调的是这些过程、状态和结果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据,以及这些内在根据发挥作用的条件, 从而创造有利条件,促使这些过程、状态和结果尽早地产生。其二,协调发展突出强调, 在系统运动发展变化中,相同层次内的要素之间差距的缩小;而协同发展突出强调,在系 统运动发展变化中,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强调对系统 旧结构状态的扬弃,以及对新结构状态的期待。其三,协调发展强调要素之间的同一;而 协同发展不仅强调要素之间的同一,更强调这种同一来自要素之间的斗争,强调斗争与同 一将产生协同效应的结果。其四,协调发展往往强调,在系统目标确立之后,各个要素对 这一目标的服从和贡献;而协同发展则强调,在实现系统目标的过程中,系统与要素、要 素与要素的共赢和互惠。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联系表现在:其一,二者都是系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反映。
30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其二,协调发展的内在根源和动力,是系统内部存在的固有的必然协同的客观要求;协同 决定协调,而协调是协同的表现;没有协同就不可能有协调,没有协调也不可能有协同。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区域内经济要素与经济要素之 间的协同,也包括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同,还包括要素与产业之间的协同等等。可以说, 只要有发展,就会存在协同起作用的情况,就会出现系统由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 态的转化。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一系统演化发展的 必然趋势。

四、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意义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结构提升、社会结构完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 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够使社会财富的量得到增加,还能够使社会财富的质得 到提升,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与量的统一。坚持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思想,是经济发 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地区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一)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合力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发展是事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引起的,是指事物内部各个 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导致的,而联系是客观 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 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 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 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 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 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 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 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各种经济要素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内各个经济要素之间以及不 同区域的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运动变化发展遵循 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普遍规律。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经济要素之间的相干性与经济要素 本身的独立性之间的作用是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反映,由各种经济要素之间联 系的竞争与合作而出现的新的统一也是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反映。区域经济系 统内各个经济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达到协调一致的行动,就会在宏观上出现新的有序状态, 就会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矛盾对立面通过 斗争而达到的同一,不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互补与合作,也是矛盾对立面通过斗争而达
31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到的同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科学地认识经济要素之间形 成的各种各样的联系,准确地把握这些联系所对应的微观组态和所决定的潜在的经济结构, 自觉地按照区域经济系统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去做,主动地协调各种经济联系,才能推动 区域经济持续发展[123]。 (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支撑经济发展,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 区的发展所证实。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就形成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126]。 随后, 我国科学技术 的发展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和“重视基础研究”这三个层次 上同时展开。2005 年,国家在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时[127],又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28]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 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新技术 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其核心是全面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 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要 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 长远,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 域超前部署,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 展。 在今天,科技实力直接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走向。 可是,科 技创新成果不是自动就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力量的。要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有力 支撑,就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就要改 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 就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就要 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就要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区域经济的 协同发展,一方面,可以科技创新需要多种因素和条件相互作用协同合作,才会对经济发 展形成有力支撑。把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有利的金融条件、强烈的 市场需求等影响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聚集整合起来,把各种有利于科技创新 活动的因素协同起来,把各种有利于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力量协同起来,形成协同效 应,由此使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力量得以放大。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也 为科学技术创造出了丰富的研究与开发的对象内容和高水平的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手段,提 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开辟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有利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推动经济要素的流动,促进经
32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济结构的优化。区域之间的合作往往是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常常表现出“在合作中竞 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共生共赢状态。也就是说,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合作没有消除竞争, 竞争也不会影响合作,合作与竞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达成了对立统一。首先,区域经济的 协同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展,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为 区域之间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容易使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其次,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增强了区域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在区域之间合作中处于有利地位,容易在合作中达到 互惠共赢。再次,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容易更好地吸收利用外来经济资源,更容易将外 来经济资源转化为区域发展的促动力。所以,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地区间合作的重 要基础。 对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间的合作来看,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对国内不同区域 之间合作的意义更大。除上述三方面以外,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还会促进经济要素在不 同区域间的流动,促进技术有效扩散在不同区域间的形成,促进产业转移在不同区域间的 发生,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更容易实现国内不同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构筑区域经济优势 互补”、“发挥资源优势、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 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 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 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等思想,都是区域经济的协同发 展为地区间合作提供重要基础的突出体现[128]。 (四)凝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心力 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结果看,协同发展不仅是区域人口、资源、科技、环境等 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不仅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等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协 调发展。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既 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域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形成了明确的共同的发展目标指向,容易形 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心力。 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看,协同发展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激活区域内各 个经济要素发展的能力,形成区域内部与外部经济互惠共赢发展的理念,达到区域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等诸要素的协 同,使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它不仅要求经济要素之间要协同 发展,而且,还要求城乡之间也要协同发展,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协 同发展。它不仅要求区域内部的要协同发展,而且,还要求区域内部与外部也要协同发展。 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 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 思想所体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
3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 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 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 续性,是在发展中促转变和在转变中谋发展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充分调动了各个方面发展的积极性,能够形成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向心力。 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实质看,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人与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是区域经济系统这一美好发展的结果、科学发展的过程、客观发展的规律,为各种 发展力量提供了共同的发展目标指向,调动了各个方面共有的发展积极性,形成了人们共 同追求的发展信念,凝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心力。

34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

区域经济系统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演化发展、或者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 态转变、或者从有序状态向更高的有序状态转变,是该区域内各个经济要素协同合作的结 果。在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协同的出现和发挥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条件具 备的时候,区域经济系统就会呈现出的协同发展态势,并且,这种态势将不以人的意识为 转移,必然地出现和坚定地发挥作用。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 反映,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揭示初级协同原理和高级协同原理这两个基本原理,认清资源 耦合、区域开放、目标一致和结构匹配等主要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区域经济系统 协同发展的本质。

一、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依据系统科学理论,系统出现协同现象的基本条件:一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也就是说这个系统与外界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换的孤立 系统,以及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都不是开放系统。二是,系统不是处在平衡状态。 系统的平衡状态一般是指处在热力学的平衡状态,它既包括系统内各部分压强相等的力学 平衡,还包括系统内各个部分的温度相等的热平衡,也包括系统内各个相的化学势相等的 相平衡等等。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系统内部不会发生宏观迁移现象。在一定条件 下,,系统会从一种相的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相的状态,这种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相的 状态”的转变过程称作相变;在平衡系统中发生的相变过程称作平衡相变,在非平衡的系统 中发生的相变过程称作非平衡相变。系统在演化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当系 统处在近平衡区的时候,系统不能出现新的稳定结构状态,不会出现相变,也就是说,系 统不能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这个时候,系统的发展是趋向回到平衡态。人们 形象地把系统从近平衡区的状态回到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作驰豫过程。非平衡相变的产生过 程,是在开放系统中,系统在发生相变的时候,也就是系统从无序结构状态转变为有序结 构状态的时候,或者从低层次有序结构状态转变为高层次有序结构状态的时候,系统是借 助外部环境提供的能量流和物质流作用于系统内部,才发生相变的;这个相变过程,是一 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是一个旧的结构状态的消亡和新的结构状态的形成的过程。而平衡系 统中发生的平衡相变系统演化发展的结果,则是产生凝固化的“有序”结构。 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其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一是,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存在着广泛的经济联系,是一个开放型经济;二是,区域 内各个经济要素自身存在着差异,各自的发展不平衡;三是,区域内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 联系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

35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保持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性 保持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性是实现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开放性的系统 存在着系统内部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开放型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区域经济系 统与区域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经济往来。这些经济往来可以表现为要素、商品与服务等的 交换与流动。通过这些交换和流动,区域经济系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当 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相互作用时,系统内部各个经济要素就会受到来自系 统外部力量的影响,并且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发展开放型经济不仅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 主流选择。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开 放型经济以提高不同区域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程度为主。在开放型经济中,既有出口贸易, 也有进口贸易;既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对经济要素的双向流动限制较少。 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和经济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 是同时存在的,这两种运动之间又相互作用。如果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 也就是说,如果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环境之间没有任何经济联系,没有要素、商品和服务 等的交换与交流,只存在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和经济要素与经济 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并且,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这种情况下, 很难将各个经济要素协同起来,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区域经济系统的无序发展。因此,只 依靠“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和“经济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这两种作用, 是不 能够使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各个经济要素协同起来的,其结果是区域经济不可能协同发展。 当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受到来自区域外部的经济要素交换与交流的影响时,这些来自外部 的经济要素交换与交流,既对区域内部经济要素自身独立运动有影响,又对区域内部经济 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产生影响。当来自区域外部的这些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区域经济系 统内部的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导运动,各个经济要 素之间就会协同起来,使区域优势变得愈加明显,从而使本区域在与外界进行贸易与服务 时处于有利地位。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存在着广泛的经济关联的一个开放型经济系统,是 实现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突出经济要素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是实现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重 要条件。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各个经济要素之间差异性的存在,以及这些经济要素各自发 展的不平衡性的存在,为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多种可能,丰富了经济要素之 间联系的内容和形式,为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一,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要素的种类和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在农业 经济时代,天然土地和人口等是基本的经济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土地、人口、资本等 是基本的经济要素。在今天,科技、生态环境等进入经济要素系统,主要的要素包括人口、 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 其二,同一种经济要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发展的水平是不相同的。比如,土地。 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大多数是以天然形态存在着的。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以后,人类活动
36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范围越来越大,对于土地的改造利用活动也越来越多,以天然形态存在的土地越来越少。 与农业经济时代相比较,工业经济时代的土地这一经济要素的特性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有 天然的土地进入经济系统,而且,诸如滩涂、废弃的矿区、遗弃的村庄等大量的经过人工 改造利用后的土地也进入经济系统。再如,人口。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再到知 识经济时代,人口进入经济要素系统,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 天人的素质特别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三,在同一区域的同一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要素发展的水平也是不相同的。比如, 在吉林省,科技这一经济要素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地区,最后才是西部地区; 不仅如此,吉林省中部地区科技发展的速度也比东部和西部快。再比如,土地这一经济要 素,在吉林省的东部主要是粮食、中药和木材等重要的经济要素(主要参与粮食、中药和 木材等的生产) ;而在吉林省的中部是制造业、商业、物流、粮食等的要素;在吉林省西部 则是矿产、畜牧业、建筑材料等的生产要素。这种同一区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和 不平衡性,为区域经济系统中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丰富了各个 经济要素之间联系的内容和形式,为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协同奠定了基础,是实现区域经 济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推进经济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 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是实现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条 件。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但是,由于经济活动离不开人的参 与,这就使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时, 人为因素可能成为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联系的障碍。强调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 济要素之间联系的无障碍性,并不是说要完全排除人为因素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而是 要把人为因素放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作用之下[56]。 影响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联系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可以从经济要素内 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影响因素。一是,从经济要素的内部看,每个经济要素都按照 自身的客观规律发展运动着。每个经济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取决于人们对这个经 济要素的认识程度。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决定了经济要素所发 挥的作用大小。比如,生态环境要素,农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很少考虑到环境要素。工 业经济时代,特别是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人们认识到自产业革命以来的那种 “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愈来愈行不通了,人们认识到 保护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协调起来。人们认识的这种转变,是由于随着人们认识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西方,从培根和笛 卡尔时代开始,就把人与自然划分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主客之分强调主体的能动作 用,强调人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到了康德和黑格尔时代,近代欧洲从理论上完成了“人可 以认识自然,并进而驾驭自然”的论证。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导致了经济发展中 环境要素的缺失,导致了早期工业国家环境污染的产生。上个世纪中叶特别是 60、70 年代, 人与自然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的观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认识到,在自然 界产生了人以后,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也由于人的活动而改变了面貌,人和自
37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然就互为对象,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从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要素越来 越被人们所重视,生态环境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二是,从经济要素与外部的关系来看,除了对经济要素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影响经济 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外,每个经济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联系还受区域内政府倾向、 集团利益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冷战时期的苏联,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得到政府的重视, 相对应的经济要素及其组合的作用也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民用工业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 而发展缓慢,相关的经济要素及其组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以后,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日用生活品极度匮乏,以至于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将这一 局面扭转过来。 再如, 中东地区的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 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1040 亿桶,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气储量为 1.78 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十九位。长期以来,科威 特过度的依赖本国蕴藏的石油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其产值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 45%,占出口收入的 92%,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科威特与石油 相关的石油开采、冶炼和石油化工等得到发展,而与石油关系不大的制造业、农业、建筑 业等得不到政府的重视,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 整个国家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的状态。近年来,政府在重点发展石油、石化工业的同时,强 调发展多元化经济,减轻对石油依赖,不断扩大对外投资,试图使经济要素协同发展。2010 年, 科威特国民议会通过 2011-2014 年国家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确定了在经济、 能源、 投资、 金融、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战略发展目标,致力于将科威特打造为海湾地区的金融贸易中 心[129]。 区域经济系统各个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不能单纯地依靠计划经济来实现。传统的计划 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 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 系。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承认经济要素之间存在着联系,经济发展也应该考虑到经济要素 之间的联系。 但是, 计划经济中“计划”的前提条件是正确认识各个经济要素自身发展的客观 规律,正确把握经济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如果离开这个前提,只靠主观臆断来决定资源 的配置,就容易出现需要发展的经济要素不一定得到发展,需要联系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 系不一定得到有效的联系,就容易出现人为阻碍经济要素之间联系的现象。 区域经济系统各个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也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经济来实现。理想状态 的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是依靠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资本对利润的 追求,往往使市场经济呈现出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又会成为经济要素协同的障碍, 这就使得市场在配置资源的时候,很难达到理想的优化的程度。 要在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建立起顺畅联系的渠道,就需要充分尊重经济要 素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把计划调控与市场配置结合起来,消除阻碍各个经济要素之间联系 的障碍,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开放型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存在,各个经济要 素之间联系的顺畅,使区域经济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在竞争与合作并存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使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得到加强,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铺平了道路,提供了 条件。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强,就会出现系统整体功
38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和的协同效应。反之,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不协调一致,就会造成整 个系统内耗增加,各个要素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 态,则系统的整体功能便不能得到充分展现。

二、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
从协同发展的过程来看,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一个从“初级协同”到“高级协同”转化 上升的过程。初级协同阶段的“经济要素协同合作原理”和高级协同阶段的“经济要素利益关 系协调原理”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经济要素协同合作原理 经济要素协同合作原理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初级协同原理。经济要素协同合作 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区域经济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演化的过 程中,最初是各个经济要素自身独立运动的协同合作阶段,这一阶段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 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所形成的经济要素各自独立运动的协同合作称为 “初级协 同”;初级协同是各个经济要素都是在各自的独立运动规律的支配下发展变化的,这些单个 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对整个区域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作用往往是盲目的无序的,对系统 的发展趋向不起决定性作用;初级协同虽然对区域经济系统整体发展的趋向不起决定性作 用,但是,在初级协同中,经济要素都是在各自的独立运动,加速孕育并形成了各个经济 要素之间的关联,为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奠定了基础和准备了条件。 经济要素协同合作原理的数学表征为: 假设用变量 Xj(k)表示第 k 期某区域经济系统所包含的第 j 个经济要素,用 bj(k)表示经 济要素协同合作的状态, bj(k)可以近似地通过系统其它经济要素 i(i≠j)对经济要素 j 的总影 响来反映,则, Xj(k)={X1(k),X2(k),…,Xn(k)} ( j=1,2,…,n) (3-1) (3-2)
n

b j ? k ? ? ? r ji S i ? k ?
j ?1 i? j

(i=1,2,…,n; j=1,2,…,n)

其中,

r ?
ji

? ? i -I ?? j -J ?
k k k=1

n

? ? i -I ? ? ? j -J ?
2 k k k=1 k=1

n

n

( k=1,2,…,n)
2

(3-3)

S

j

?k ? ?

U j ?k ?

?U ? k ?
j j ?1

n

( j=1,2,…,n)

(3-4)

U j ?k ? ?

X j ?k ? ? X j Xj?Xj

( j=1,2,…,n) ( j=1,2,…,n)
39

(3-5) (3-6)

X j ? max ? X j ? k ??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X ? min ? X
j

j

? k ??

( j=1,2,…,n)

(3-7)

rjl 为区域经济系统内各个经济要素相互影响程度,表示 i 指标对 j 指标的影响;rji=rij, 即 rji 为各指标相关系数,I 和 J 分别为 i 和 j 数列的平均值;rji 数值越大表明相互之间的影 响越大, 相互之间的协同程度越高; Uj(K)为标准化后的无量纲指标数值; Sj(k)为对 Uj(K) 规 范化的结果。 区域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经济要素各自独立运动的方式和特点也是多 种多样的。初级协同对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各个经济要素在各自的独立 运动中,通过经济要素之间多样性地相互竞争相互作用,逐步建立起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 关联,产生多种不同的协同合作形式和目标,形成“序参量群”,为高级协同创造条件。 如果用“序参量”来反映系统走向协同过程中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那么, 各个经济要素独 立运动的协同合作,所形成的每一种形式和目标都对应着一个序参量。多种多样的协同合 作形式和目标便产生了多个序参量,形成了“序参量群”。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系统的初级协 同促使序参量群的产生。序参量群的出现,是经济要素各自独立运动协同合作的结果,它 既反映要素参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程度,又支配着各个要素的行为,为系统由一种 结构状态发展到另一种结构状态,做必要的准备。序参量群是所有要素对系统协同发展运 动的贡献的反映。序参量群中的每一个序参量都对应着区域经济系统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向。 序参量群中的各个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最终将产生区域经济系统的新结构状态。 (二)经济要素利益关系协调原理 经济要素利益关系协调原理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高级协同原理。经济要素利益 关系协调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初级协同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系统发展演化,还需要经历 一个经济要素之间各种关联运动的协同合作阶段,这一阶段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高 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所形成的经济要素之间各种关联运动的协同合作称为“高级协同”; 在 区域经济系统中,在各个经济要素自身独立运动协同合作的同时,形成了各个经济要素之 间的各种关联运动;关联运动是初级协同的产物,它既对经济要素各自独立运动产生影响, 又对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各种关联运动的协同合作,是高级协同的重要内 容,它将产生协同效应,使整个区域经济系统发生革命性变革。 经济要素利益关系协调原理的数学表征为: 在前述初级协同的基础上,假设用 Cj(k)和 D(k)表示区域经济系统经济要素利益关系协 调的状态,Cj(k)可以近似地通过系统内各个经济要素之间协同程度来反映,D(k) 可以近似 地通过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协同发展成熟度来反映,则,

C j ?k ? ?

b j ?k ?

?b ?k ?
j j ?1
nj j ?1

n

( j=1,2,…,n)

(3-8)

D ? k ? ? ? C j ? k ?U j ? k ?

( j=1,2,…,n)

(3-9)

其中,Uj(K)为区域经济系统内各个经济要素发展程度。
40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对于区域经济系统来说,其各个经济要素发展程度 Uj(K)和协同程度 Cj(k),以及协同发 展成熟程度 D(k),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区域经济系统经济要素利 益关系协调的状态和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水平。 在初级协同中,要素独立运动的协同合作所形成的每一种形式和目标都对应着一个序 参量,而每一个序参量又反映着要素之间的不同关联;在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经 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关联运动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序参量的数量和发展趋势也 是不确定的。这些序参量对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序参量所对应的系统每 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向,都相应的孕育着一种潜在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初级协同所形成的序 参量群中,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经济要素之间不同关联的竞争,这些竞争促进系 统的发展演化,并形成多种可能的潜在的发展模式;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促使系统的演化 在多种可能的发展模式中,最终确立一种最有利于系统演化的发展模式。 如果说经济要素各自独立运动的协同合作,使序参量群得以产生,那么,经济要素之 间各种关联运动的协同合作,又促成了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各种关联运动的协同合作)。 整个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模式是由各种关联运动的协同合作而形成的高级协同来决定的。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是一个由初级协同向高级协同转化发展的过程,也是系统通过协 同运动,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的最优化结构状态。(如图 3-1 所示)
区域经济系统旧结构状态

系 统 外 部 环 境

经济要素 自身的独立运动 经济要素 之间的关联运动

初级协同

系统多种可能的 发展趋向的出现 系统结构 状态的优化

潜在的经济 发展模式的形成 经济发展 主导模式的产生

高级协同

区域经济系统新结构状态

图 3-1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示意图

经济要素之间各种关联运动的协同合作,主要通过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表现出来。在 序参量竞争与合作的高级协同中,抓住主导区域经济系统发展趋向的经济要素之间的本质 联系,促使这种本质联系所对应的潜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显化,就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系 统发生质的飞跃。 在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它既影响初 级协同的形成,又影响高级协同的形成,同时,它还影响初级协同向高级协同转化。如果 外部环境不提供促使要素之间关联的条件,系统就不可能产生自组织 [56]。如果外部环境与 区域经济系统存在相互作用,即使外部环境以无规则的形式作用于区域经济系统,系统的 自组织结构也能把这些无规则形式的作用转变成为有序的形式。

三、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特征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是一个从初级协同到高级协同,最终实现由低级结构状态向
41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高级结构状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区域经济系统呈现出资源耦合、区域开放、目 标一致和结构匹配等一系列主要特征。 (一)区域经济资源共轭 “共轭”一词来源于化学理论, 它是指分子中若干孤立的化学键重合在一起, 使得电子的 运动范围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特定原子之间,而是扩充到分子内多个原子之间,形成共轭分 子。当共轭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受到外界试剂的作用时,由于电子通过共轭体系进行传递, 电子云密度的分布发生改变,使得其它原子也会立刻受到影响,产生共轭效应,并引起的 分子性质的改变。 区域经济资源共轭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表现的是区域 经济系统通过经济资源的共轭效应,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推进区域经济系统实现 初级协同,并向高级协同转化。 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各种优势资源条件,进行资源共轭,使各种经济资源之间保持相 互依赖的状态,并将区域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在开放的条件下,以区域 经济发展目标为核心,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引导其他经济要素围绕优势产业进行协作 发展,产生协同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获得了比所有经济资源综合叠加还要大得多的倍增 的协同力量,共同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图 3-2 所示)。

经济社会 经济优势 产业优势 资源整合 优势资源 (初级协同) (高级协同) (经济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 优 势 资 源

图 3-2

区域经济资源共轭示意图

把握区域经济资源共轭特征,就要在准确把握区域经济资源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科学运用一切有效手段和措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建立和保持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为经济要素之间关联运动的协同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创造条件。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是区域经济系统在两个 不同层次的上协同发展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是使社会获得了运用资源生产更 多产出和更高生活质量的能力[4]。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需要对 各种资源进行共轭。资源共轭的过程就是各个经济要素由各自独立运动向要素之间关联运 动转化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资源得以整合,产业优势得以形成,经济优势得以显现。 由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其他经济要素都为优势产业的发展 服务,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这是一个由初级协同发展到高级协同的过程。 这里的优势产业实际上是充当了自组织系统序参量的角色;优势产业这个序参量决定其他 经济要素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42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共享 区域发展环境共享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区域经济系统是开放 型经济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经济往来。通过这些经济往来,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 个经济要素能够接受来自区域以外的各种经济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 产生影响;同时,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式发展,又会对系统外部产生作用;区域内部与区 域外部互为发展环境,并在共享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系统趋向于资源最优配置和 最高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共享既是协同学理论在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中的突出体现,也是 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由于所有经济活动都发生在空间联系中,所以, 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系统要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顺畅的联系。区域外部环境因素会对区域 经济系统的发展产生扩散效应或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常常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起促进作 用;而回波效应常常阻碍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和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是同时存在 的,这两种运动之间又相互作用。协同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着可以控制系统发展的 外参量[56]。如果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即系统与外部环境没有任何联系, 区域经济系统内部也只存在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和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而且, 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占据主导地位,就很难将各个经济要素协同起来,其结果只会导 致区域经济系统的无序发展。因此,只依靠经济要素自身的独立运动和经济要素之间的关 联运动,是不能够使区域经济系统协同起来的。当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受到来自区域外部 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时,这些来自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既对区域内部经济要素自身独立 运动产生作用,又对区域内部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产生影响。当来自外部环境的作用 和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区域经济系统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系 统中的主导运动,初级协同运动就会发展上升成为高级协同运动,使区域优势变得愈加明 显,从而使区域经济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经济活动时处于有利地位。 虽然外部环境条件不是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它却能够激发各个经济 要素协同起来共同发展。开放型区域经济系统,使区域与区域之间共享发展环境,使系统 容易接受外部环境的作用,并进一步影响到区域内部经济要素各自独立运动和要素之间的 关联运动。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共享,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 极参与区域外部经济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要适当放宽经济政策和适度取消贸易壁垒,科 学判断来自系统外部环境的各种经济信息,准确把握区域内部经济要素独立运动规律和要 素之间关联运动规律,以推动协同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和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对一致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一致也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目 标的确立,是区域经济系统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反映。目标一致的主要表征是:其一,通 过调整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各个经济要素各自的发展目标相对同一、使经 济要素的发展目标与系统的发展目标相对一致;在利益不一致时,寻找阶段性的利益相对 一致性目标。其二,在经济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推进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经 济要素与系统之间,形成发展目标上的协同。
4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目标三者存在着既区别又联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产业 结构是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等结构状态;在区域经济系统中, 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各不 相同。产业结构不合理则明显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101]。经济结构是区域经济的组成 和构造,它反映一定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的特性及其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等。经济 发展目标是区域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和社会生活期望达到的水平和状态;它 包括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等;它是区域经济 系统经过一定的演化发展所达到的一种有序稳定的结构状态。 产业结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反映,它要求一定的经济结构与它相适应; 同时,一定的经济结构对产业结构有反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推动经济结构调 整,制约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有两 方面要求:一是,产业结构要适应经济结构发展的要求;二是,产业结构要与经济结构中 的其他组成部分相协调。只有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最 大的推动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合理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同时,经济发展目标 又决定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客观的必然的有机联系。 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就是要求经济结构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进行调整, 并依据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区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区域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合理有效地 利用各种经济要素资源,使所有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要素协同起来,为经济目标的 实现服务。 在区域经济系统中,每一种经济要素都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各个经济要素通过自己的 发展目标来反映各自的利益追求。资源环境要素追求生态目标,企业追求利润目标,人民 政府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等等。各个经济要素的发展目标的协同,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又有助于经济结构的提升;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目 标的实现。经济利益关系是区域经济系统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对自身的利益追求,既同一又 有差异。利益追求的差异,为经济要素之间产生竞争提供了前提;利益追求的同一,又为 经济要素之间形成合作奠定了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既是协同发展保障,又是 协同发展的结果,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尊重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基本原理,保持区域经济系 统的开放性,突出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推进区域经济系统各 个经济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抓住区域经济资源共轭耦合、发展环境共享、发展目标相对 一致等主要特征,加快区域经济系统由低级结构状态向高级结构状态发展转化,推进整个 系统最终实现协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 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44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协同是区域经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活动的结构和状态, 也是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利益关系入手,揭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 过程,把握企业、市场、政府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协调经济活动的“聚集地” 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利益共同体”, 最大限度地推动区域经济系统实现协同发展, 是实现区域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机制
依据协同学思想,系统状态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在其相空间内不断变化的;当协同的条 件具备时,无论系统在其相空间内处于何种状态,系统都会经过一系列的运动变化而最终 走向有序的具有稳定结构状态的系统目标。 (一)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一般过程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最根本目标,就是经过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过程,来实现经 济要素合乎规律发展、区域内部与外部经济互惠共赢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协同向高级协同发展演化的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最初是各个经济要素独立运动的初级协同阶段,然后,再发 展到各个经济要素关联运动的高级协同阶段,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发展的协同状 态,并实现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系统达到协同状态后,系统就进入到 一个新的演化发展阶段;在新的演化发展阶段,系统将已经达到的协同结构状态作为演化 发展的新起点;在此基础上,系统的演化发展进入新初级协同阶段,然后,再发展到新高 级协同阶段,进而,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由旧的协同结构状态发展上升到新的协同结构状态; 从初级协同到高级协同,从高级协同到新初级协同,再从新初级协同到新高级协同,如此 循环往复,系统演化发展不断地由不协同到协同,再由旧协同到更高一级的新协同,系统 的结构状态不断得到提升,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发展的一般 过程。 (如图 4-1)

图 4-1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一般过程示意图
45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区域经济系统的初级协同发展阶段,是通过各个经济要素的独立运动的协同,来使区 域经济在实现增长。比如,对自然资源要素的利用,也仅仅是通过单纯地消耗自然资源, 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借助技术创新,来对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来达到自然资源、经 济效益、社会发展等的协调。同样,技术创新要素也仅仅是以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数量 来展示,并没有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没有使技术创新要素转化成经济社 会效益和发展的支撑力量;政策要素也仅仅是僵化的凝固不变的制度规定,并没有转化成 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区域,虽然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或拥有较 多数量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或拥有良好的政策优势,而区域经济发展却仍然缓慢的原因, 即区域经济系统没有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 区域经济系统的高级阶段协同发展阶段,是通过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制约经 济要素的独立运动表现出来的。初级协同阶段各个经济要素独立运功的协同,虽然能够使 区域经济发展超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但是,随着个别经济要素消耗的枯竭,各个 经济要素独立运动的协同(初级协同) ,越来越难以为继,很难继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 区域经济系统的高级协同阶段,是在各个经济要素独立运动协同的基础上,形成经济要素 之间的各种关联运动,而这些关联运动,又反过来制约影响经济要素的独立运动;在关联 运动和独立运动的作用下,产生了由关联运动主导的高级协同,实现了由初级协同向高级 协同的转化,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也就是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 (二)区域经济系统发展中序参量的作用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空前紧密,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 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系统如何形成系统内部的有序结构,达到既定的系统目标 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正确选择决定区域经济系统发展方向的序参量,通过强化 序参量,来推动系统协同,放大协同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能。 区域经济系统具有自组织属性。其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不是依靠或借助外力,而是 来自系统内部。对于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各个要素来说,在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 中,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经济发展结果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扰。经济增长后所带来的巨大 利益诱惑是难以抵御的,而经济低迷所带来的风险危害也是难以承受的。区域经济系统在 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有序结构,表 现出强烈的自组织特性。区域经济系统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区域经济系统的各个经济要素 协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在复杂开放的区域经 济系统中,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各个经济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由原 来的相对独立相互竞争的结构状态向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结构状态方向转化,形成区域经 济系统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使区域经济系统可以形成新的时间、 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并使区域经济系统的功能趋近于最大化,从而促进区域内部与外 部经济互惠共赢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48]。 在系统由无序到有序转化的临界过程中,表征系统变化的各个状态参量所处的地位和 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时,这些状态参量随时
46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有些状态参量变化快,有些状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1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