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土地供给、房价与中国人口半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7-11-17 17:18

  本文关键词:土地供给、房价与中国人口半城镇化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半城镇化 房价 工具变量 土地供给


【摘要】:近十多年来,中国房价快速上涨,人口半城镇化率也随之迅速上升。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次将土地供给、房价与人口半城镇化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土地出让面积作为房价的工具变量,有效克服模型的内生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供给减少导致房价上涨,进而推升了人口半城镇化率,抑制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房价每上涨一个百分点,人口半城镇化率大约上升0.189 4个百分点。在未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房价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严重被低估。而2003年后土地供给政策收紧且向中西部地区偏移是导致东部房价上涨进而推升人口半城镇化率的重要根源。另外,还发现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均有利于降低人口半城镇化率,相反,财政负担能力和户籍制度改革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降低人口半城镇化率,有序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如下三点政策建议:(1)调整土地供给政策,并且健全住房供应体系,防止房价上涨过快。为此,需要增加东部地区以及大城市的土地供给,使土地供给与人口流动方向以及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时增加廉租房和保障房的供应。(2)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并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进而促进地区人口城镇化。(3)深化户籍制度,切实放宽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条件,同时还需要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增加地方公共服务并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给政策如何推升了房价”(批准号:201519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批准号:HUST-2014WZ06)
【分类号】:C924.2;F301.2;F299.23;F299.21
【正文快照】: 近十多年来,中国人口半城镇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大量农村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实现了职业和地域空间的转变,但是由于难以获得城镇户口,没有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从而实现身份的转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1-4]。学界通常用半城镇化率即常住人口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文龙,朱青;土地供给方式对房地产发展之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蒋涛;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土地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世平;秦宁;;土地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燕新程;严金明;;城市土地供给的规划调控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兰州学刊;2006年04期

5 王华春,唐任伍,段艳红;地价“剪刀差”的形成及其解决思路——兼论土地供给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王红建;;论我国土地供给的双轨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钟国辉;郭忠兴;;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1期

8 杨小艳,陈龙高,陈龙乾;谈谈国有土地供给的双轨制问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葛红兵:“城乡地权平等,房价就能应声而落”[J];大江周刊(焦点纪实);2007年1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洪;;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创新[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4 张小军;;北京市土地供给与需求关系研究[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5 陈龙乾;陈龙高;;土地供给视角下的我国房地征收制度研究[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龙乾;陈龙高;;土地供给视角下的我国房地征收制度探析[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新波;土地供给,保障经济稳定和安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增加土地供给 改变房价预期[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3 潘晟;土地供给需寻求制度突破[N];上海金融报;2013年

4 ;土地供给决定房价的未来[N];南方日报;2013年

5 记者 王媛;土地供给重点保障基础设施民生项目[N];哈尔滨日报;2011年

6 于兵兵;土地供给增加给房市带来福音?[N];威海日报;2007年

7 李开发;现有土地供给政策应有所调整[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8 记者 尤海峰;盘活国有资产 增加土地供给[N];温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玲;新拆迁条例难产背后:土地供给制度亟待破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胡丹 通讯员 瞿德志 蔡春;用“加减法”破解土地供给难题[N];黄冈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萍;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马小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给制度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3 杨志荣;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光;中日城市化土地供给的对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郗磊;土地供给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3 刘艳君;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蔡建峰;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瑞;我国城市土地供给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6 林琳;土地供给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沈悦;基于信息系统的郑州城市土地供给绩效评价[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8 邵华;我国城市土地供给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曹亚兵;土地供给与房地产价格[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萍;论城市的土地供给制度[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6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196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