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绩效 效率测度
【摘要】: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省份仅占样本总数的27.5%,且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最后,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模糊DEA的供应商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71261003) 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共享投入关联网络DEA模型的中国上市银行效率分析”(研人文2016002)
【分类号】:F276.44;F224
【正文快照】: 高技术产业引导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主要代表[1]。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已经跻身世界第二位,部分高技术产品产量位列世界第一[2]63。然而,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粗放性,主要还是依靠高投入来支撑,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90年代中国高技术产业状况[J];科技经济市场;2000年03期
2 马德秀;加快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J];中国投资;2001年12期
3 ;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三大特点(英文)[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4年04期
4 赵兰香;吴灼亮;;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年02期
5 王昌林;;中国高技术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战略思路[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6年03期
6 易李弟;;聚焦中国高技术产业[J];经济论坛;2008年01期
7 许江萍;;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共成长——写在中国科技投资诞生10周年之际[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12期
8 怀国模;;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J];中外科技信息;1993年05期
9 方军;中国高技术产业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4年01期
10 刘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J];港澳经济;199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春燕;刘军;;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动态研究——基于价值分析法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娟;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世界第二[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李虎军;中国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3 江可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效率:中国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记者刘东凯、何广怀;中国高技术产业群体迅速崛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赵永新;中国高技术出口跻身世界前两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俊鸣;蓄势扬帆待远航[N];科技日报;2003年
7 江国成邋储国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特约评论员 陈凯;中国的信息社会指数及信息化水平仍靠后[N];通信信息报;2007年
9 彭燮;勾勒产业“数字地图”[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记者 赵承;高新技术产值年均增长20%[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彬;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吴灼亮;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魏洁云;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创新路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千慧雄;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敬;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韦玮;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李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顾晓燕;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国际经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仲盼;中国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动趋势及效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吴林兵;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效益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敏;中国高技术产业标准化驱动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王幸之;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D];南京大学;2012年
9 刘雯;开放条件下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格局与创新效率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10 杨莉;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07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20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