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政治 >>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
DOI:10.16158/j.cnki.51-1312/f.2011.01.002
经 济 学家
……
2011. 01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
□简新华 1 叶 林2
( 1 . 武汉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 心 湖 北 武汉 430072; 2. 武
汉大学 人口·资源 ·环境研究中 心 湖北 武汉 430072 )
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采取 的是粗放型 、 内向型 的经济发展 方式, 以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大、 高投 入、 高消耗 、 高积累 、 低消费 、 内需推动 、 重工业 优先 、 重速度、 轻效 益为其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 形成趋向集约型为主 、 外向型 的经济发展方式, 仍然以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追求速度、 高投入、 高 高积累 、 低消费 为重要特 征, 并且具有产 业结构不断调整 、 外需拉动作用显著、 效率有所提高 的新 消耗、 特征; 经济发展 方式根本转变和优化的趋势 , 是要形成科 学发展方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优 化
中 图分类号: F120. 3 文 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3 —5656 ( 2011 ) 01 —0005 —10
中国的“十二五 ” 计划将以加快转变 经济 发展方式为主线, 为了更好地促进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 变, 本文特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 特 征、 异同和优化的趋势 。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 发展的实际情况表 明, 在整体 上, 改革开放 以前的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 实际 上是一种粗 放 型、 内向型, 以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高投入、 高消耗、 高积累、 低消费、 内需推动 、 重工业优先、 重速 度、 轻效益 为特征的方式。 ( 一) 粗放型经济 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 以前, 中国采取的是典型 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五” 这一时期 中国的资本形成率① 一直高于其它国家, 计划时期 中国 1. 高投入。统计资料显示 , “二五” “三五” “四五” 的资本形成率平均为 24. 3% ,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0. 2% , 计划时期平均 为 28. 3% ,
②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4. 1% 。 而同 时期其它 国家的资本形 成率都明显低于中国, 如美国在 1960—1978 年
间的资本形成率平均 为 20. 4% ,英国同期资本形成率为 20. 3% ,德国 1970—1978 年的资本形成率为 均低于中国改革开放前 30% 左右 的资本形成率。 持续的高资本形成率说明,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 25. 5% ,
“中国 工业化 的 资源环境人口 制约 与 新 型工业化道路 研究 ”的研究 成果, 基金项目: 本文为 2009 年 度国 家社科 基 金重大招标项目 项 目批准号: 09&ZD025 它表 明 了投资在 国 民 经 济 中 所占 的 比例。 ① 资本形成率 = ( 资本形成总额 / GDP) ·100% , 《新中国 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和 、 ② 除特别注 明 外,本文所使用 的中国的数据 ,主要 来自中国国 家统计 局 历年 的《中国 统计年鉴 》 《新中国 60 年 》 , 外 国的数据 主要 来 源 于中经 网统计 数据 库, 以下不一一注 明 。
-5-
ECONOMIST 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高投入。
……
2011. 01
高投入必然伴随高积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 增 2. 高积累。在不能对外掠夺 和引进外资 的情况 下, “一五” 加生产要素投入 , 必须增加投资, 只能依靠 大量的积累。 计划时期中国的积累率① 在 23% —25% “二五” “三五” “四五” 之间,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0. 8% , 计划时期平均为 26. 3% ,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3% ; 而 1965 年, 发展中 国家 的平均积累率只 有 19% 1976 年为 31. 3% , 1977 年为 32. 3% , 1978 年为 36. 5% 。 —24% [ 1 ] , 由此可见 , 高积累是改革开放 以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特点。 3. 低消费 。高积累必然伴随低消费 。除了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把农业的剩余转变 为工业的积累 “盈余财政 ” 之外, 国家还采取提倡勤俭节约 、 相对压低工 人工资和实 施 等措施以实现资本快 速积累。改 大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 工资由国家统一规定, 把职 工工资 水平 革开放前, 中国实行传统计划经济 体制, 压得 比较 低 。 1952 — 1978 年 ,中 国 全 民所有制各部门职 工平均工资 从 446 元 增长 到 644 元 , 仅 增长 如果剔除职 工生活费用和物价 上涨等因素, 这一时期 中国全民所有制各部门职 工平均工资 实际 44. 4% , 增长仅为 15. 2% , 大大低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幅度 ( 名义 增长幅度为 218. 5% , 实际增长 幅 度为 180. 5% ) 。 与此同时, 中国的城乡居民储蓄从 1952 年的 8. 6 亿元增长到 1978 年的 210. 6 亿元, 增 大大高于同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倍数 ( 4. 4 倍) , 储蓄率也从 1. 27% 提高到 5. 77% 。 长了 23 倍, 储蓄增加主要不是收入增加的结果, 消费品供不应求、 严重短缺、 凭票供应、 排队购买也 是重要 原因, 许 多东西没有相关票证 , 有钱也买 不到。此外, 政府也减少 开支, 实现财政盈余 , 以利增加积累。在 1952— 中国的财政盈余 年份就 有 16 年, 财政赤字 年份仅有 11 年, 而在这 11 年中有三年是 1978 年的 27 年里, “盈余财政 ” 自然灾害 时期, 三年是 文化大革 命时期。 反映了中国政府依靠自己力 量实现资本积累的意 愿。 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 了 9. 6 4. 高消耗。高投入的必然结果是高消耗 。以能源为例, 1953—1978 年, 倍, 而国内生产总值仅 增长 3. 4 倍。 能源消耗强度的数据能够反映 高能源消耗的状况。 中国在改革开放 前能 源消耗强度 总体 呈现不 断上 升趋势 。1953 年中国 单位 GDP 的 能耗 强度为 6. 57 万吨标准煤 / 亿元 人 民 币, 而 1978 年上 升为 15. 68 万吨标准煤 / 亿元人民币, 增长了 1. 39 倍。而且, 高消耗必然 带来高排 放, 高消耗和高 排放则会引起资源供应 紧张和环境污染 。 高消耗伴随的是低效率。中国的要素生产率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与 发 5. 低效率 。高投入、 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这表现为各要素生产率 的低下。 以衡量资本使用效率的指标—— — 全社会增量 资本产出率 ( ICOR) ② 来看, 中国这一指标 有 3 年为负值, 即出现资本增加而产出减少的 1953—1978 年, 现象。 即使在其余增量资 本产出率为正的年份, 中国的资本使用效率增量 仍然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 数据, 这一时期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平均 为 22. 3, 最高达到 55. 31( 1976 年) , 而美 国在 1961—1978 年 的增量资 本产出率平均 为 2. 84, 最高仅为 5. 98( 1960 年) , 这说明中国的资本使用效率在改革开放前 非 从衡量各种要素 整体效率的指标为全要素生产率③ 来看,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 生产技术 常低下。另外,
国 民 收入 使用额与 国 民 收入 额不 相 等 。 ① 积累 率 = 积累 额 / 国 民 收入 使用额, 即每增加 1 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资本, 可以用来衡量资本使用的效率, 英文简称为 ICOR。本文在 ② 增量资本产出率 = 资本增量 / 产出增量, 计 算此值时 , 产出 用 国 内 生产 总 值代 表, 资本 增量 用 每 年 的 资本形成额 代 表。 资本 ) 投 入之 外 的 技术进步 和 能力 实 现 等 导致 的 产出增加 , 是 剔 除要 素 投 入贡献后 所 得到 ③ 全 要 素生产 率 ( TFP) 是 指各 要 素 ( 劳动 、 的 残 差, 最早 由索洛 ( Solow,1957 ) 提出 , 也 称 为 索洛 残 差 。 由 于 全 要 素生产 率是 剔 除 劳动 、 资本投 入 对 产出增加 的 贡献 , 所以它 能代 表 效 率 的 提高 对 产出 的 贡献 , 是 反映 生产技术 水 平的 一 个合理 指 标。 如 果 全 要 素生产 率不 断提高 , 则 表 明 生产技术 水 平 在不 断提高 , 生产 趋 向 于 集 约 型。 此 外, 如 果 全 要 素生产 率 对 产出 的 贡献 不 断增加 , 则 表 明 生产技术提高 在 产出增加 中的 贡献增 大, 生产 也 趋 向 于 集 约 型。
-6-
经 济 学家
……
2011. 01
水平提高也比较缓慢 。国内部分学者曾经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全 要素生产率 进行过测算 ,由于他们 数据来源 和方法略有不同, 最后估算出 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所 不同, 但从总体上来看, 运用的样本数量、 他们估算出 的全要素 生产率在改革开放前都是负增长。如王小鲁 2000 年曾估算 过中国 1953—1999 年 间全要素 生产率, 得到的结论是, 1953—1978 年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为 - 0. 17% ;
[2]
张军 、 施
少华 2003 年也对中国 1953—1998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得到的结论是,1953—1978 年中国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 - 0. 24%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 - 3. 9% ; [3 ]王艳丽、刘传哲 2006 年对中国 1952— 其对产 出 2002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的结论是, 1953—1978 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 - 0. 45% ,
[4] 增长的贡献率为 - 1. 17% 。
改革开放 以前, 中国采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在于, 中国是一穷二白的农业国 , 处 于 工业 化 初期, 技术和管理极 为落后, 劳动力素质也不高, 难以采用主要依靠 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的集约型经济 发展方式, 只能依靠 劳动力和增加投入 来发展经济 ; 更重要的是因为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 赶超战 略。 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要优先发展 重工业, 必须投入 更多资金。 要赶超, 必须快速发展。 在 技 术和 管 理落后、 不能对外掠夺 和引进外资的情况 下, 赶超只能主要是外延规模扩 大、 数量赶超 , 难以实现质量效 只能主要依靠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高 积累 、 高投入、 高消耗 来实现, 益赶超; 高速度和重工业发展, 难以通过 高技术和高 水平管理来达到。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高积累、 高投入、 高消耗正是粗放型经 济发展方式的 基本特 征。 ( 二) 内向型 经济 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 以前,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 和独立意识决定了中国在当时只能 主要采取内向 型发展方式 。在国际环境方面, 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还未建立 外交关系, 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 运甚至战争挑衅, 中国只能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进行经济交往, 到 20 世纪 中国以实现工 60 年代中苏关系也破裂 了, 这迫使中国只能主要采用内向型 经济发展方式 ; 在国内方面, 业 化 为首 要 目 标 , 要建立独立 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产业和市场需要贸易保护 , 收入水平低下 , 外 汇 缺 乏, 也无法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 求, 只有依靠本国生产来满足 , 因此 必须实行进 口替代战略、 依靠内需 促进经济 发展。另外, 中国人民刚刚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掠夺 , 不愿再受帝 国主义的影响和控制, 注重独立 自主、 自力 更生, 反对崇洋媚外、 对外依 赖, 这也是中国主要采用内向型 经济发展方式的 重要 原因。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高 度集中统一 的外贸和外汇管理 体制,是这种内向型 经济 发展方式的 重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 会议共 要内容。1949 年 9 月 21 日, “实行对外贸易管制, 同纲领》 规定 : 新 中 国 并采用保护贸易 政策。”1949 年 12 月, 周恩来也明确指出:
[5] “国家 建设 是 以国 内 力 量 还 是 以国 外 援助 为 主 ? 我 们 的 回 答 是 以国 内 力 量 为 主, 即自力 更 生为 主 。 ”
《对外贸易管理 体制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明 确规 定 , 中国对进出口商品实行全面的许可证 1950 年颁布 的 制度, 所有进出口企业凡要进口或出口任何商品, 均须事先向所在地的 对外贸易管理 局申领进口或出口 许可证, 经核发后, 才能办理其它 进出口手续。在对外贸易中用高关税阻碍 一切非必需的商品的进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显示, 政府对国内能生产的工业品和进口品征收较高 1951 年颁布 的
[6] 的关税,对于奢侈品和非必需品征收的关税更高。 各种贸易管 制政策,使中国当时的对外经济往来受
到 很 大限 制 。 -7-
ECONOMIST
……
2011. 01
这种内向型 的发展方式 突出体现在外贸依存度上, 如表 1 所示, 改革开放前中 国的外贸依存度平均 “五年” 仅为 8. 2% , 除了第一个 计划时期该指标曾 达到 10% 之外, 其余时期均在 10% 以下。 ( 三) 内需推动型 经济发展方式 进 口替 代 战 略 、 贸易保护 主 义 和 基 本 依靠 国 内投资 的 政 策 , 使 得 中 国 的 经济 发展方式 属 于 典型 的 内需推动型 发展方 式, 经济 增长 由 国 内需 求 推动 , 而不是 由 国 外需 求 即出 口 拉 动。 1952—1978 年,中国出口总额以年均 8. 42% 的速度增长 , 而资本 形成总额以 年均 12. 11% 的速度增长 。这种增长 差异导 致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出口依存度) 较小, 而资本形成 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较大 。如表 2 所示, 改革开放前, 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平均 仅为 4. 17% , 出口 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小 。 与此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构成内需的消费和投资在国 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大。如表 3 所示, 改革开放前, 中国 居民 消费 在 国 内 生 产 总值 中 所 占 的比 例最 大, 年平均 为 其次是资 本形成总额, 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 70. 78% , 的比例达到年均 29. 19% 。
从投资来看,改革开放前中 国的经济增长 相当大的 程度上是投资需 求推动 。投资统计数 据 表 明,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总 1952—1978 年, 额增长了 14. 35 倍,固定资产投资 总额占国内 生产总值 的比重从 6. 42% 上升到 18. 35% 。表 中国的资本形成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例呈上升趋势, 而居民消费在国内生产 3 的相关数据还显示, 总值中的比 例呈下降趋势, 这反映出投资需 求在总需求中的比 例越来越大, 而消费需 求的比例则相对变 小。 ( 四) 重工业优先发展方式 发展 产业的选择 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 容。改革开放 以前, 中国 面 临 严 重的 外 患 内 忧, 处于 敌 对势力的包围和西方国家的封锁禁 运之中, 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快工业化进 程, 迅速增强国防实力 和经济实力; 另外, 中国还急于赶超西方发达 国家, 而重工业的发展 是工 业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经济 和军 事实力的基础,还是西方国家强大的主 要表现,再加上理论上对生产资料 生产更快增长规 律的片面理 -8-
经 济 学家
……
2011. 01
解, 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 因而特别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自然而然 地走上了优 先发展重工 业的道路。重 高消耗、 高 积累 、 低消费、 内需推动、 低效益 的重要原因。这方面已有很多论 工业优先也是造成高投资、 述, 这 里 不 再重 复 。 客观 地说, 中国改革开放 以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并非 一 无 是 处、 毫 无成 就 , 比较突出的成绩是建立起 了独立的比较 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实现了经济的较快 增长, 人民生活相对旧中国也有明显 改 善 。但 是 , 这种方式也存在产业结构失调 、 技术进步缓慢、 经济 效益低下和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不理想 等问题或 缺陷。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三步走”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 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同时开始经济发展方 1978 年以来的 31 年, 式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 一) 趋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开始了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 发展方式的实 践, 虽然取得了 改革开放 以来, 阶段性成果, 正在趋向集约化, 但是数量扩张、 外延扩 大、 追求高速度 、 高投入、 高消耗的倾向还没有得到 根本改变 。 从投入来看,1979—2008 年, 中国的资本形成率平均 为 37. 68% , 高于改革开放 以前的平均水平。 “六五” “七五” ( 1986—1990 年) 计划时期为 36. 46% , “八五” 其中, 计划时期( 1981—1985 年) 为 33. 9% , “九五” ( 2001— 计划时期 ( 1991—1995 年) 为 38. 96% , 计划时期 ( 1996—2000 年) 为 36. 64% ,“十五” 美国的资本形成率平均为 2005 年) 计划时期 为 40. 26% , 2006—2008 年为 42. 77% 。而 1979—2008 年, 韩国的资本形成率平均 为 29. 88% , 日本的资本形成率平均 为 19. 58% , 2000—2008 年, 1980—2008 年, 均低于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的水平。所以, 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 中 国仍然没有摆脱高 27. 73% , 投入的状况, 甚至还在加剧。 从资源消耗来看 ,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资源消耗强度有所降低, 表明发展方式 正在趋向集约化, 但是 与 发达 国家 相比 仍有 较大 差距 。中 国的 能源 消耗 强度 ① 已 从 1978 年的 15. 68 万吨标准煤 / 亿 元下 降到 2008 年的 0. 95 万吨标准煤 / 亿元,水资源消耗强度② 也从 1999 年的 0. 06 立方米 / 元下降到 2008 年的 中国单位 GDP 的水资源消耗强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 倍( 1. 25 倍) ③ , 0. 01 立方米 / 元。但是,2003 年, 一次能源为 3. 1 倍 ( 0. 98 倍) , 钢材 为 6. 8 倍 ( 2. 1 倍) , 水泥为 11. 6 倍 ( 3. 6 倍) , 有色金属为 4. 8 倍 ( 1. 5 倍) , 资源综合效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 6( 1 / 2) 。 中国每百万美元产出消耗的能源为 840. 5 吨 2004 年,
④ 油 当 量, 而同期美国这一数 值为 199. 8, 日本为 111. 3。
从劳动和资本的 生产效率来看, 改革开放 以来, 中 国 的 劳 动、 资本等生产要素 的效率不 断提高。中 国的实际 劳 动生产率由 1979 年的 956. 08 元 / 人年上 升到 2008 年的 7768. 4 元 / 人年⑤ 。而反映资本使 “六五” 用效率的增量资 本产出率, 在改革开放后 经历了先下 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过程。 计划时期平均 为
① 能 源 消耗 强 度 = 能 源 消耗 总 量 / GDP。 ② 水 资源 消耗 强 度 = 水 资源 消耗 总 量 / GDP。 括 号内 数据 为 购买 力 平 价法 计 算 , 下同 。 ③ 括 号前 数据 为汇率 法 计 算 , 《2005 年 BP 世界 能 源统计 》 《2006 年 中国 统计年鉴 》 、 世界 银行 网 站 数据 和 的数据 综合 计 算得出 。 ④ 本 数据 是 根 据 文 中 计 算时 采用 的实 际 GDP 是以 1978 年为不 变 价 格 计 算 的 。 ⑤ 实 际 劳动生产 率 = 实 际 GDP / 年 末从 业人 员 人 数 ,
-9-
ECONOMIST
……
2011. 01
“七五” “八五” “九五” 计划时期平均 为 2. 79, 计划时期下 降为 1. 99, 但是到了 计划时期 却突然上升 3. 19, “十五” 为 4. 46, 计划时期重新下降为 3. 60, 2006—2008 年平均 为 2. 94, 1979—2008 年中国增量资本产 出比平均 为 3. 22, 这一数 值比改革开放前 有所下降, 说明资本使用效率 有了提高。 从全要素生产率 来看, 中国的要素效率 有了较大提高, 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程 度也有了提高, 但与 一 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郭庆旺 、 贾雪在 2005 年曾利用索洛残 差法、 隐性变量法和潜在产出法 对中国 1979—2004 年的全 要素生产率 进行估计, 结果显示: 第一, 用这三种 方法估计出的全 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 分别为 - 0. 54% 、0. 954% 和 0. 891% , 后 两种方 法估计出 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都 比改革开放 以前有了提高。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与世界上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较 还有差 距,1991—1995 年, 新加坡和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分别为 4. 81% 和 3. 81% , 均高于我国改革开放 以来的平均 水 平。第二, 中国平均 经济增长率 为 9. 42% , 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经济 增长的贡 1979—2004 年, 献为 9. 46% , 高于改革开放 以前的水平。但是, 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较, 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 然偏低,1991—1995 年,新加坡和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
[7] 贡献分别为 56. 2% 和 42. 4% , 均大大高 于中国的水平。
综合 以上各方面的分析 可以看到,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资源消耗 强度有了显著下降, 劳动、 资本的效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由负转正, 全要素 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提 高。 率得到明显提高, 可见, 中国经济 的发展 越来越依赖于要素生产效率 的提高, 而不完全是要素数量 的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 正在趋向于集约型。但是, 与世界上先 进国家相比较, 中 国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投资率 仍然很高, 资源消耗 强度仍然高于世界先进国家, 全要素生产率 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经济 增长 的 贡献仍然低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说明粗放型发展方式 还没有 根本转变 。 造成这种状况的 原因,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技术和管理在总体上还不先进、 经济增长又很快, 只能 主 要依靠数量规模扩张。 ( 二) 高积累低消费 的经济发展方式 高投资必然需要 高积累。由于中国太大、 增长太快, 对资金的需求太多, 即使是实行对外开放可以 引进外资 , 也只能占很少的部分, 主要还是要依靠 国内积累,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仍然保持了很高的 积累水平。高积累形 成的来源和途径主要有: 一是长期 维持劳动力的低成本、低工资 。与低工资 相对应的必然是 比较高的 利润或企业和投资 者 更 多 的收 入 , 这些为高积累提供了重要 来源。根据李稻葵等人的研究, 劳动收入占 GDP 1960—2005 年,
[8] 的比重, 美国是 61% 、 日本是 56% , 中国只有 52% 。 较低的劳动收入和较高的 资本收入, 为企业和投资
者增加储蓄和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企业的储蓄率不断上升。据统计,从 1992—
[9] 中国企业储蓄率从 13. 3% 上升到 15. 47% 。 2003 年,
二是企业积累的动力增强。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大部分企业是不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国有企 业, 缺乏用自有资金进行储蓄 和积累的动力和条件 ; 改革开放 以来, 国有企 业逐渐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 亏, 拥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和利益追求, 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企业在竞争压力和利润的激励 下, 有 了比较强烈的增加积累、 扩大再生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积累率自然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逐渐增多的 私营企业本身就有很高的储蓄和积累意愿。这是形 成高积累的企业制度因素。 三是 财政收 入的快速增长和占 GDP 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这是政府 高积累、 高投入的重要条件。 1993 - 10 -
经 济 学家
……
2011. 01
“两个比重” 年, 中 国 开 始了 旨 在 提 高 即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 入占总财政收 入的比重的 使得国家财政收 入连年高速增长 , 增长速度 大大超过 GDP 的增长速度, 如表 4 所示。国家 分税制改革, 财政收入由 1978 年的 1132 亿元增长到 2009 年的 68477 亿元, 增加了 59. 5 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中 国已经扭转了“两个比重” 偏 低 的局 面 ,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从 1994 年的 10. 83% 提高到 2007 年的 政府的储蓄倾向也从 31. 97% 上升到 42. 66% [ 9 ] 。政府财政收 入占 GDP 19. 94% 。另外, 1992—2003 年, 比重的上升和政府储蓄 倾向的上升, 为政府的大量积累和投资 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城乡居民收 入逐步加快增长,成为高 积累的重要来源。 虽然劳动收入占 GDP 的比 重 较低,但是由于 GDP 总量持续 快速增长 ,所以 城乡居民收 入的绝对量也能够有较多增加,而 且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 快速增长 。 1979—2008 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扣除价格因 素, 年均增长 7. 2%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 实际 增长 7. 1% 。 中 国 是一个 有 着良 好的 勤俭 节约传统、 储蓄习惯的国家, 再加上社会保障制 度的不健全, 收入预期偏低和开支预期偏高, 人 们要存钱养老、 看病 、 买房、 预防失业和子女上 学,有钱也 不敢消费,使得银行存款大幅度增 加。城乡居民 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由 1978 年的 211 亿元增长到 2009 年的 264761 万亿元, 增加了 1253. 8 倍。 此外, 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币存款。 城 乡居民大量的储蓄存款也是形成高积累的重要因素。 国民储蓄 率由 40. 29% 上升到 42. 29% ① 。 储蓄是积累的源泉, 储蓄率的上升必然 导 1992—2003 年, 中国的积累率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致整个国家积 累率的升高。1979—2008 年, 20 世纪 80 年代约 为 32% —38% , 平均积累率 90 年代约为 40% 左右, 2000 年以后由 40% 快速上升到 2008 年的 51. 4% ,
② 高达 39. 53% 。 与 一 些 发达 国家 和 新兴 工 业 化 国家 相 比较,中 国 在改革开放 以 来 的 积 累率显 得 特 别
高 。 如美 国 、 英 国 和 德 国 在 1979 —2007 年 的 平均 积 累率 分 别 为 17. 1% 、16. 87% 和 22. 2% , 韩 国 在 2000—2008 年的积累率平均 为 31. 89% ,日本在 1980—2008 年为 29. 31% ,均低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的平均积累率水平。 高积累使中国每年有更多的资本用于投资, 投资率 因此也 不断上升, 投资是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 的主要推动 力。 高储蓄、 高积累、 高投资必然伴随低消费 , 消费对 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难以发挥。 改革开 国内需 求在中国国 内生产总值 中的比 例不断下降。从表 5 可见: 第一, 国内需求占 GDP 的比 例 放 以 来, 但 是 却 是稳 中 有 降 。 在 1979—1985 年, 消费 和资本形成额占 GDP 的比例为 100. 03% ( 这 虽然仍然很大, 表明当时是净进口) , 而 2001—2005 年这一数 值年均为 97. 04% , 而在 2006—2007 年平均 为 91. 94% 。
国 民 储蓄 率 = 国 民 储蓄 / GDP。 ① 同上 , 没 有 再直接 统计 积累 率, 所以本文 只 有 另 外计 算积累 率。表 中 积累 ② 由 于 1993 年以 后 中国的国 民 经 济 核 算 和统计方 法 发 生 改 变 , “积累 率 = 1 - ( 消费 总额 / 国 内 生产 总 值 ) ” 《2009 年 中国 统计 率 的数据 是 根 据 公 式 计 算得到 的 , 消费 总额和 国 内 生产 总 值 的数据来 源 于 年鉴 》 。
- 11 -
ECONOMIST
……
2011. 01
第二, 在国内需求中实际 下降的是最终消费 , 其占 GDP 的比例从 1979—1985 年的平均 65. 69% 下降到 国内需求中的投资需求 ( 即资本形成额) 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却 2006—2007 年的平均 49. 17% 。相反, 在改革开放后 不断上升, 由 1979—1985 年的年均 34. 34% 上升到 2006—2007 年的年均 42. 77% 。这种 情况说明,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的投资需 求在 GDP 的构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消费需求在 GDP 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以上情况表 明, 高 积累 、 低消费 仍然是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特征。
( 三) 外向型 的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开始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实 行对外开放, 转变了进 口替代战略, 调整 改革开放 以来, 了贸易保护 主义的政策, 改革了 国家高度集中统一 的外贸、 外国投资 和外汇管理 体制,, 建立经济特区, 大 力发展对外贸易, 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 进技术及管理, 尽可能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发展经济, 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也逐渐从内向型 走向外向型 。 改革开放 以来, 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扩大, 利用外资数 额逐年增长 、 外汇结余日益增加。1978—2008 年, 中国进出口总额从 355 亿元增长到 179921. 5 亿元, 增长 了 505. 8 倍。 大大高 于国内生产总值同期增 对外贸易 总量在世界 的排位由 1978 年的第 29 位跃居世界第 3 位。 同 时, 中 国的 对 长的倍数( 81. 4 倍) 。 外贸易依存度也大幅度提高,在 1978 年仅为 9. 74% ,到了 2003 年已达到 51. 89% ,2006 年更是达到 66. 5% ,2008 年也有 59. 84% 。中国实际 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由 1983 年的 9. 2 亿美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增长了近 100 倍, 年均增长 20. 2% , 也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倍数( 49. 42 倍) 。 924 亿美元, 20 世 中国利用外资居世界第 2 位、 发展中 国家第 1 位。 国家的外汇储备, 由 1978 年 1. 67 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 亿美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19460 亿美元, 居世界第 1 位, 而且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 ( 四) 趋向外需拉动型的经济 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 以来,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对外 贸易的快速发展、 总量大幅度增长 、 外 贸 依 存度 不断提高, 再加上高储蓄、 高积 累 、 高投资 、 低消费又使得国内消费需 求很难扩大, 外需 逐渐成为中国经 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出 口的 拉 动 作 用不 断 增 强 , 发展方式 也逐渐由改革开放前的 内需推动型 日益趋向外 需拉动型 。 中国采取了种种 有效的措施 扩大出口: 扩大对外开放地区和外商投资 领域、 对外商投资 企业实行各 种 优 惠、 对出口的直接补贴 和税收优惠、 给出口企业提供 出口信贷, 等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国际分工 - 12 -
经 济 学家
……
2011. 01
协作的进 一步深化细化和国际产业的转移, 也给中国出口的迅猛增长提供 了机遇, 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方 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的强大推动 力。1978—2008 年, 式日益趋向外需 拉动型。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 , 中国出口总额由 167. 6 亿元增长 到 100394. 9 亿元, 增长 了 598. 01 倍, 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 度。中国的出口依存度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1978 年还是微不足道的 4. 2% ,到 1994 年已超过 20% , 外需在经济 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发展方式 越来越趋向于外需 拉动型。 2006 年则超过 35% , ( 五)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发展 产业的选择上,改革开放 以来重点发展产业是根据产业结构的现实问题和演进趋势 而不 断 在调整。20 世纪 80 年代重点发展最薄弱落后的农业和轻工业, 以纠正改革开放以前形成的“重工业太 重、 轻工业太轻、 农 业太 落 后 、 服务业太少” 的畸形产业结构; 90 年代转向出口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以增加就业和收入; 1999 年开始再次以重工业为主导, 以利完成工业化中期的主要任务。 产 业 结 构的 不 断调整和 演进是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的 突出特点。 “增长” “发展 ” 改革开放 31 年, 中国经济 逐渐从 走向了 , 在追求数量增 加的同 时更加注意质量的改 善, 在追求速度的同 时更加注重效益 的提高, 在保持要素投入增加的同 时不断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 逐 步 由 以粗 放 型 、 内向型 、 内需推动型 为主转向外向型 、 趋向集约型和外需拉动型, 这些转变带来了中国经 济 前 所未 有 、 震惊世界的巨大发展, 人民生活也有 了从未有过的极大改善。但是, 以粗放型为主还没有 从根本上转变为以集约型为主, 除了追求高速度、 数量扩张、 外延扩大、 高积累、 高投资、 高消耗、 低消费之外, 还产生了外贸依存度过高、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且难以扩大、 资源短缺加剧、 环境压力加大等新问题。
三、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异同及优化趋势
综上 所 述 ,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趋向集约型为主、 外向型、 仍然以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追求速度、 高投入、 高消耗、 高 积 累、 低消费 为重要特征、 并且 具 有 产 业结 构 不 断 调整 、 外需 拉 动 作用 显 著 、 效率有所提 高的新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前后发展方式的异同, 如 表 6 所 示。 从表 6 的比较可见, 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还没有根本转变, 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和优化, 形 成 科学 发 展方式。所谓科学发展方式 是集约型、 协 调 平 衡型 、 内外向 结合型、 可持续 发展型、 高效型发展方式的综 合, 集中了各种发展方式的优势和 长处。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重要内 容和基本特征: 在粗放与集约或者 内涵与外延的选择方 面, 以 集 约 型为 主 、 内涵 扩 大 为 主, 数量规模 合 理, 低投入 , 低消耗 , 技 术 不 断 进 步 ,主 要依靠 科学技术进步、制度创 新 和 科 学 管理 实 现 经济 发展。 在 积 累 与 消费 关 系 的处理方面, 积累与消费 - 13 -
ECONOMIST 统筹兼顾、 合理协调。
……
2011. 01
在产业选择方面, 不断 调 整 产 业结 构 , 使产业结构基本处于优化 状态。 在对外经济联系 方面, 实行内外向 恰当结合、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合理结合, 进出口物品和市场 结 构合理, 进出口贸易 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对外投资 和引进外资合理有效。 在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处理方面, 以内需为主、 外需为辅。 在发展 与资源环境 关系的处理方面, 节约高效利用资源, 防止和消除污染, 保护优化环境, 实 现 可持 续发展。 在速度与效益关系的选择方面, 注重质量和效益, 保持发展速度 合理实在, 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不 断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 文 献: [ 1 ] 世界 银行 . 1989 年 世界 发展 报告 [ M ] . 北 京 : 中国 财 政经 济 出 版 社, 1989 : 149. ( 7 ) : 3 - 15. [ 2 ] 王 小鲁 . 中国经 济 增 长 的 可 持 续性 与 制度 变 革 [ J ] . 经 济 研究 . 2000 , [3]张 ( 2 ) : 17 - 24. 军, 施少 华 . 中国经 济 的 全 要 素生产 率 变动 : 1953 —1998 [ J ] . 世界 经 济文汇, 2003 ,
[ 4 ] 王 艳丽 , 刘 传哲 . 全 要 素生产 率 对 中国经 济 增 长 的 贡献 : 1952 —2002 [ J ] . 北 京理 工大 学学 报 , 2006 , 8 ( 5 ) : 88 - 97. [ 5 ] 中 共 中 央 文 献 研究 室 编 辑委员会 . 周 恩 来 选 集 ( 下 卷 ) [ M ] . 北 京 : 人民 出 版 社, 1981 : 10. [ 6 ] 丛树 海 , 张 [ 7 ] 郭庆旺 , 贾 桁 . 新中国经 济 发展史 ( 上卷 ) [ M ] . 上 海 : 上 海 财 经 大 学出 版 社, 1999 : 753. ( 6 ) : 51 - 60. 雪 . 中国 全 要 素生产 率 的 估 算 : 1979 —2004 [ J ] . 经 济 研究 , 2005 ,
( 1 ) : 70 - 82. [ 8 ] 李 稻葵 , 刘霖林, 王 红领 . GDP 中 劳动 份 额 演 变 的 U 型 规 律 [ J ] . 经 济 研究 , 2009 , [9]李 14 - 26. ( 6) : 扬, 殷剑峰 . 中国 高 储蓄 率 问题 探究—— — 1992 —2003 年 中国 资金 流 量 表 的 分析 [ J ] . 经 济 研究 , 2007 ,
( 收稿日期: 2010—12—10 pattern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Jian Xinhua1 , Ye Lin2
责任编辑: 杨锦英 )
The trends of the changes and optimization of China ? s economic development
( 1. 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2. Center for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China adopted an extensive and inward - loo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quantity and scale expansion, outreach expansion, high input, high resource consumption, high accumulation, low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promotion by domestic demand, the priority of heavy industries, focus on speed, and little attention to benefi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China has formed an export - oriented intensive economy which is not only still characterized by quantity and scale expansion, outreach expansion, pursuing speed, high input, high resource consumption, high accumulation and low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but also characterized by some new features, such as consistent adjustment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obvious role of the stimulating effects of external demand, and some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etc. The trends of the changes and optimization of China ?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lie in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ode. K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Changes in China ?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China ?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 14 -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4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