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14:29
   本文的主旨是研究中国劳动力供求的变化。中国劳动力的供求始终保持不平衡的态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我国在上个世纪末面临巨大“民工潮”的冲击,而近年来许多地区和行业却出现“民工荒”。因此,分析我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于发挥现阶段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变化、结构变化入手,着重分析了1978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化的原因;接着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入手,分析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所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化;然后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劳动力在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时间以及就业方面所发生波动的趋势、原因;最后归纳出主要的结论与政策含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供求总量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也在加大。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从产业上看,劳动力已经由以前集中的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且这种转移的趋势会逐步加强;从行业上看,劳动力目前正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上转移;从地区上看,劳动力目前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部地区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选择区域。 在对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基本因素即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分析中,本文重点讨论了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 在对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具体分析上,本文从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时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劳动力参与率开始下降。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形势、失业、教育状况以及劳动者生活水平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工资的缓慢上升,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呈不断上扬态势。不过我国劳动者收入水平仍然相对偏低,劳动力供给(时间)曲线尚未出现向后弯曲的态势。从长远来看,由于工资的变化、就业制度健全、劳动者自身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时间会逐步下降。 1978年后,我国的就业弹性在不停地波动,但是就业人数呈缓慢上升态势。这种变化与工资变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长期来看,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在“人口红利”尚未消失之前,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试图在以下三点上有所创新:第一,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来考察劳动力供求的变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许多学者在对劳动力供求的分析中,往往将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混为一谈,于是引发对目前中国劳动力是否处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因此对劳动力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的分别研究,对于把握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未来走势,针对劳动力供求出现的矛盾,特别是结构矛盾制定相关政策是很有必要的。第二,注重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引发的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分析。由于以往关于劳动力供求分析往往从静态方面入手,这对全面研究劳动力供求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只有将劳动力供求的研究视角由以往关注的对人口增长、人口规模的变化转向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分析,才能深刻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劳动力供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从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时间、就业三个方面对劳动力供求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49.21
【部分图文】:

劳动力供给曲线,凯恩斯


人在技术上是相同的;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的基础上,也可以得到水平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或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来说,由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曲线是负斜率的。这意味着工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劳动供给;当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正斜率的。这意味着工资增加时,就会有较多人愿意参与市场活劳动投入。同时供给弹性越大,为吸引一定数量的劳动者进入或者职业所必需的工资变动就越小。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基础上,凯恩斯提出相对特殊的反“。他认为当工资低于RW 时,工人就不会选择就业,高于RW ,任,高于保留工资水平上愿意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就是充分就业数量反“L”型劳动力供给曲线。

凯恩斯,劳动供给曲线,近似曲线,保留工资


Wf(L)R= ;当雇用数量等于FL 时, Lg(W)F= 。由于凯恩斯给函数不易操作,为此可以构建一个近似函数来对凯恩斯的劳动数予以解释。/(/())tFttRtFtFttL =L CLWW W+ε C 是一个常数;FtL 、RtW :完全就业劳动力数量与保留工资;tL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数量;/tε:随机干扰项。这样可以得到一个凯线的近似曲线,见图 2.2。

线图,劳动力市场,工资率,工资


求与均衡工资率性市场中,在较高工资率下,一般来说劳动供给时选用了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它与劳动力需线图,见图 2.3。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一个特定会确定一个单一的实际工资率,即均衡工资率。对大化的原则来雇用工人,直到最后一个工人的MR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数量才会相等定会促使企业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导致劳动存在必定会对工资施加向下的压力,迫使工资下调工资率下,希望雇用到的工人人数必定会超过愿意力供给,工资必定会遇到一个向上提升的压力,促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琼;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成本”渠道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郭柯;经济增长中的“比较优势陷阱”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戴国琴;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琴;甘肃省劳动力供求分析及预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孙小娟;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总量供求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6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46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c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