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TO模式下产品、流程与供应链设计决策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3:45
时间响应性和产品个性化日渐成为商业竞争的新焦点,在此背景下,快速按订单生产(Rapid Build-to-Order, RBTO)随之成为供应链运作的核心挑战。对此问题先前研究更多地聚焦于RBTO的局部使能技术和管理方法;而本文基于对RBTO实践中大量决策冲突的分析,认为RBTO的成功推行从根本上依赖于产品、流程与供应链设计决策的相互协调与匹配,提出从三维设计决策协调的视角对RBTO进行研究并主要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三维设计决策协调影响RBTO能力的实证分析。对我国客车、卡车与轿车行业的4家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研,详细描述其运作模式、产品(或定制)方案、订单履行流程和供应链组织形式,通过定义RBTO能力并对比分析样本企业三维设计决策对各自RBTO能力的支持作用,印证了三维设计决策协调影响RBTO推行的理论假设,并为三维协调系统的绩效优于不协调系统绩效提供了实证依据。 (2)RBTO模式下基于架构描述的三维架构决策协调。通过构建产品架构、流程架构与供应链架构描述模型,分析了不同架构形式对RBTO推行的影响,并建立三维架构协调矩阵和分析方法。其中,利用双螺旋模型说明了顾客需求与市场特征对产品架构演进的反向作用;通过订单履行策略序列描述了RBTO模式下的流程架构形式;基于供应商园区阐述了集成化供应链对于RBTO模式的支持意义。 (3)RBTO模式下基于软系统方法(SSM)的三维运作决策配置。分析了三维运作决策间的复杂依赖关系及其协调思路;基于SSM的7个步骤构建了汽车行业从BTF走向RBTO的战略转型逻辑,并围绕RBTO系统目标对其产品、流程与供应链运作决策进行了详细的协同配置。其中,决策目标的一致性保证了所配置决策的相互协调与彼此促进;基于SSM的BTF转型逻辑以新的方法论充实了模式转型领域的研究。 (4)RBTO模式下三维设计决策协调的协调度评价。提出协调度的概念用以描述三维设计决策的协调性,并建立其理论模型;为度量三维决策协调的协调度,以决策协调性外在的5个性能为要素,基于模糊理论建立协调度的集成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数字实例说明模型的应用。RBTO模式下的三维决策协调是个庞大的复杂工程,本文做了初始的尝试性研究,还有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74;F224
【部分图文】:
因此要表达出问题情景,包括记录问题情景中的结构元素和过化情况,尽可能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所研究情景的最充分的可兰德,1990),即要从各个不同角度来描述这个系统。在初始阶段这种观与中性,但到后来要突出描述主体的世界观和其丰富的图像创意,引起争论的方面明确显示出来。骤 3:作出相关系统的根定义(root definition)认定与我们所要解决问题有关的各种活动系统之后.从中选择一个或做出命名或根定义。图 5.1 步骤 3 中有多个标识,表明有多种不同的概的根定义可供选择。系统和根定义的确立,表达了一种特别的世界观问题情景的图像。
图 5.4 单体构造与空间框架结构(Howard,2000)加组装柔性的运作决策在总装线和其他相关零部件生产区域增加人员配备,使他们任何合理的配置选项组合。这样会移除组装过程中的订单顺衡生产线的结果,其本身的目标只是劳动成本最小化。应用小时工制度,使全年的工作周更具可变性。在欧洲,这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3971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74;F224
【部分图文】:
因此要表达出问题情景,包括记录问题情景中的结构元素和过化情况,尽可能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所研究情景的最充分的可兰德,1990),即要从各个不同角度来描述这个系统。在初始阶段这种观与中性,但到后来要突出描述主体的世界观和其丰富的图像创意,引起争论的方面明确显示出来。骤 3:作出相关系统的根定义(root definition)认定与我们所要解决问题有关的各种活动系统之后.从中选择一个或做出命名或根定义。图 5.1 步骤 3 中有多个标识,表明有多种不同的概的根定义可供选择。系统和根定义的确立,表达了一种特别的世界观问题情景的图像。
图 5.4 单体构造与空间框架结构(Howard,2000)加组装柔性的运作决策在总装线和其他相关零部件生产区域增加人员配备,使他们任何合理的配置选项组合。这样会移除组装过程中的订单顺衡生产线的结果,其本身的目标只是劳动成本最小化。应用小时工制度,使全年的工作周更具可变性。在欧洲,这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明;拉动式供应链在汽车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林振中;GR电梯基于发货驱动生产模式系统分析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3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5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