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关于我国居民无酬劳动经济价值的估算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6 03:31
   估算居民无酬劳动经济价值,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公共政策,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对调查省份的37142个居民的无酬劳动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并基于估算结果进行了相关理论和政策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2008年时间利用调查数据,从性别、年龄、城乡区域、婚姻状况、就业情况、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和通勤距离等方面,对调查人口的时间利用方式(即个人活动、有酬劳动、无酬劳动和闲暇等四个综合大类活动的时间分配)以及无酬劳动平均时间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2.基于投入法的基本估算原理,分别采用机会成本替代法和市场成本替代法,对居民无酬劳动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在机会成本替代法中,将时间利用调查(TUS)数据和城乡住户收支调查(CHIPS)数据合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获取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居民的有酬市场工资率;利用Heckman两步法和明瑟工资方程估算出不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居民的保留工资;用上述两个工资率作为无酬劳动替代报酬率,分别采用组平均工资率分别替代法和组平均工资率全部替代法,估算居民无酬劳动价值。在市场成本替代法中,为每一项居民无酬劳动找到一种或数种市场替代职业(工种),利用各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获取相关市场替代职业的工资率,作为无酬劳动替代报酬率,分别采用专业市场成本替代法和综合市场成本替代法,对居民无酬劳动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基于估算结果,进行相关理论和政策分析。3.将TUS数据与CHIPS数据合并,利用PSM方法获取调查居民的相关家庭因素数据,结合TUS个人因素数据以及从相关统计资料获取的社会经济因素数据,分别采用截断数据模型(Truncation Data Model)、归并数据模型(Censored Data Model)和似不相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分析,检验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无酬劳动时间和居民时间利用方式(如何在有酬工作、无酬劳动和非生产性活动之间分配时间)的影响机制。4.基于居民无酬劳动经济价值的估算结果,对相关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将居民无酬劳动经济价值和有形货币收入相结合,构成居民扩展收入,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着手,研究扩展收入下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家庭无酬照料时间的不平等问题。利用集中曲线和集中指数,分析家庭无酬照料时间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249.2
【部分图文】:

时间利用,文献综述,研究体系,账户


图 2.1.1 时间利用研究体系因此,在文献综述部分,将按照“时间利用调查”→“家庭卫星账户”→“时间利用研究”→“无酬劳动经济价值的估算”的顺序进行理论综述。2.1 时间利用调查2.1.1 时间利用调查的含义与作用时间利用调查通过观察抽样选中的住户及个人在某一特定的 24 小时时间段内的日常生活细节,详尽记录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包括有酬工作、无酬劳动、志愿工作、家务劳动、闲暇和个人活动等),以及被调查者如何在这些活动上分配他们的时间。所得到的时间利用数据记述了被调查者所从事活动的具体种类、原因、方式、地点、持续时间等信息,由此可以描绘出这些活动在住户及个人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综合情景。通过统计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尤其是能够全面反映住户及个

时间利用,居民


图 2.1.2 时间利用调查设计2.1.3.1 调查目标表 2.1.1 部分国家时间利用调查的目标国家 调查名称 调查目标加拿大综合社会调查-时间利用调查(1998)* 收集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分析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势* 为公共政策(退休金计划、社会保障方案)提供实证依据* 了解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并收集相关信息墨西哥时间利用调查(1998)* 收集居民时间利用数据,分析居民日常行为模式和生活特征多米尼亚时间利用调查(1995)* 计量本国无酬劳动的规模* 分析关于无酬劳动的性别差异* 确定与无酬劳动相关的变量,为估算无酬劳动经济价值做准备危地马拉国民生活条件调查(2000)* 计量居民的生活状况和福利水平,为政府制定扶贫计划提供依据* 收集与劳动力行为有关的数据,为政府促进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提供实证依据澳大利亚时间利用调查(1997)* 收集居民时间利用数据,分析居民日常行为模式和生活特征* 分析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婚姻状况等因素如何影响居民对有酬工作和无酬劳动的参与情况* 与 1992 年的时间利用调查做跨时比较,分析居民时间利用模式随时间的变化

业余活动,个人活动,大众媒体,文献综述


第 2 章 文献综述(非生产性活动或个人活动)10 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区活动11 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参与体育事件、体育比赛12 嗜好、游戏、其他业余活动13 参与户内、户外体育活动14 使用大众媒体15 个人照料和护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雯;江立华;;中国的老年人是否真是离群索居的——基于中国和欧洲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王兆萍;张健;;无酬家务劳动价值的新估算[J];统计与决策;2015年05期

3 杨菊华;;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1990~2010年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年05期

4 朱依娜;卢阳旭;;性别、家庭与高校教师的时间分配——基于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时间利用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05期

5 贾旭东;;我国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及其结构——基于《2008年居民日常生活时间利用调查》的考察[J];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6 薛东前;刘溪;周会粉;;中国居民时间的利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13年09期

7 齐良书;安新莉;董晓媛;;从时间利用统计看我国居民的有酬劳动[J];统计研究;2012年04期

8 齐良书;;关于时间利用的经济学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2期

9 许晓霞;柴彦威;;北京居民日常休闲行为的性别差异[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10 韩中;;住户部门卫星账户的构建与理论阐述[J];统计研究;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2856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56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