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5:59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海洋生物资源的公共物品性、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海洋环境的脆弱性启示我们:海洋生物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是有限的;只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依据科学发展思路,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适度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才能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并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海洋环境。本研究对海洋生物资源及环境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宏观分析法与微观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以及模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依据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我国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适度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和措施。我国海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生物资源已广泛用作优质食品、药物、生物制品和其他精深加工品的原材料。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等海洋生物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在海洋产业中占据重...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000年和2006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构成比较(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00:2006)
人类对某几种成分的过度关注终将经过各成分间的互动而影响到整系统。如海底石油开发会影响海域的水质条件,进而危害渔业资源。的原油意外溢漏,将影响广大的海域,石油不同组分的毒素将造成生亡或海域生态系统变化,或渔业资源失去利用价值等。再如,利用沿陆源废污水,势必造成海域环境质量急速下降,生物资源逐渐消失(鹿加01)。海洋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互动机制就是通过物质、能量在流动而形成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这不是各成分简单相加的功能,功能。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研究就是对这种合的功能的阐释,而和食物网的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研究的核心。海洋生态系统动和物质循环,将各个组成成分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洋生态系统连成一个网络状复杂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2.2.2食物链与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吸收的太阳能通过传递的线状组合(沈国英,等,2003)。海洋食物链的实级生产者到高级肉食动物的能量流动过程,以及海洋生物与环境的本质联系(李冠国,等,2004)。牧食食物链有机物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海洋生态系统各成分连接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海洋生产者开始,利用太阳辐射能将成有机物—海洋植物,海洋植物所含有的物质和能量者在海洋草食动物、第一级海洋肉食动物、第二级海洋食动物之间转移,维持相应级别的海洋生物的生产能力架、上升流区的食物链具有显著差异(图4)。然而,在纯的食物链几乎是不存在的,而总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个复杂的食物网(图SX沈国英,等,200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问题与前景[J]. 卢布,杨瑞珍,陈印军,吴凯,袁璋. 中国农业信息. 2006(09)
[2]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 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3]近年来跨地带人口迁移对东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岳金平,马晖.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08)
[4]海洋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 傅秀梅,王长云,王亚楠,鹿守本,管华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07)
[5]厦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陈鹏. 湿地科学. 2006(02)
[6]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算[J]. 辛琨,谭凤仪,黄玉山,孙娟,蓝崇钰. 生态学报. 2006(06)
[7]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健康发展的水产养殖业[J]. 李健华. 中国渔业经济. 2006(01)
[8]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的必由之路径[J]. 戴桂林,步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山东海洋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J]. 刘康,姜国建.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06)
[10]汕头红树林资源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 李炳林. 汕头科技. 2005(04)
本文编号:2960052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000年和2006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构成比较(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00:2006)
人类对某几种成分的过度关注终将经过各成分间的互动而影响到整系统。如海底石油开发会影响海域的水质条件,进而危害渔业资源。的原油意外溢漏,将影响广大的海域,石油不同组分的毒素将造成生亡或海域生态系统变化,或渔业资源失去利用价值等。再如,利用沿陆源废污水,势必造成海域环境质量急速下降,生物资源逐渐消失(鹿加01)。海洋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互动机制就是通过物质、能量在流动而形成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这不是各成分简单相加的功能,功能。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研究就是对这种合的功能的阐释,而和食物网的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研究的核心。海洋生态系统动和物质循环,将各个组成成分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洋生态系统连成一个网络状复杂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2.2.2食物链与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吸收的太阳能通过传递的线状组合(沈国英,等,2003)。海洋食物链的实级生产者到高级肉食动物的能量流动过程,以及海洋生物与环境的本质联系(李冠国,等,2004)。牧食食物链有机物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海洋生态系统各成分连接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海洋生产者开始,利用太阳辐射能将成有机物—海洋植物,海洋植物所含有的物质和能量者在海洋草食动物、第一级海洋肉食动物、第二级海洋食动物之间转移,维持相应级别的海洋生物的生产能力架、上升流区的食物链具有显著差异(图4)。然而,在纯的食物链几乎是不存在的,而总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个复杂的食物网(图SX沈国英,等,200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问题与前景[J]. 卢布,杨瑞珍,陈印军,吴凯,袁璋. 中国农业信息. 2006(09)
[2]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 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3]近年来跨地带人口迁移对东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岳金平,马晖.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08)
[4]海洋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 傅秀梅,王长云,王亚楠,鹿守本,管华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07)
[5]厦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陈鹏. 湿地科学. 2006(02)
[6]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算[J]. 辛琨,谭凤仪,黄玉山,孙娟,蓝崇钰. 生态学报. 2006(06)
[7]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健康发展的水产养殖业[J]. 李健华. 中国渔业经济. 2006(01)
[8]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的必由之路径[J]. 戴桂林,步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山东海洋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J]. 刘康,姜国建.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06)
[10]汕头红树林资源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 李炳林. 汕头科技. 2005(04)
本文编号:2960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6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