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行政垄断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9:34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增长最为强劲的世界经济体之一,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贫困问题的改善凸显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然而,经济增长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却并没有以平等的方式为大部分人所分享,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几乎一直伴随着改革开放时期GDP和收入的双增长,并且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近期来看,行政垄断部门收入增长过快已经成为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的重要来源,行政垄断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行业、城乡、地区和个体收入差距相互交织,加之缺乏有力的行政垄断部门规制改革和收入分配政策调整,行政垄断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本文以此为问题导向,研究行政垄断的收入分配效应,以中国经验为基础分析行政垄断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机理和历史表现,研究其造成的工资与非工资性收入差距的表现形式、影响规模和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治理我国行政垄断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选择。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获得有关转型经济国家行政垄断收入分配效应的一些研究结论,客观评价行政垄断的收入分配效应,为进一步有效治理当前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丰富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界定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概念;依据...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行政垄断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


本文的研究框架

就业比重,行政垄断,固定工,用工制度改革


、津贴和保险、福利待遇要求与本企业同工种、同岗位的原固定工持平,其福利低于原固定工的,需要用工资性辛I、贴予以补偿,同时原先实施的“子女”和“内招”制度一律废止。从图3.4反映的情况来看,从1983年开始我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合同制职工的比重持续上升,尽管国有部门的这一比重其它所有制部门,但起增长状况墓本保持了与其它单位相同的发展态势;业来看(图3.5),除了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外,行政垄断行合同制就业比重基本上要低于非行政垄断行业,但两者在增长率上并没有差异.劳动合同制的实施意味着行政垄断部门僵化的用工制度改革正式开一实质性推进及非国有部门作用的显现使得生产部门开始有机会摆脱计划下固有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并且使得这种改革成为必然,而1985年进二次全国工资制度改革正是响应了这种变化。nU︸U﹄U﹃U︵Un︸n︸nnU︸Q甘印‘月Ot匀吐.几qJnl

就业比重,合同制,年均增长率,均值


下固有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并且使得这种改革成为必然,而1985年进二次全国工资制度改革正是响应了这种变化。……止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今-国有-心-城镇集体-奋,其它它它nU︸U﹄U﹃U︵Un︸n︸nnU︸Q甘印‘月Ot匀吐.几qJnl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图3.41983一1997年分所有制合同制职工就业比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及其原因:基于整个收入分布的经验研究[J]. 傅娟.  世界经济. 2008(07)
[2]人力资本还是行业特征: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的成因分析[J]. 张原,陈建奇.  世界经济. 2008(05)
[3]“民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理论解释及证据——基于投资结构与就业均衡视角的研究[J]. 张原,陈凌,陈建奇.  财经研究. 2008(04)
[4]国有垄断与所有者缺位:垄断行业高收入的成因与改革思路[J]. 李晓宁.  经济体制改革. 2008(01)
[5]自然垄断、行政垄断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J]. 吕晓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02)
[6]我国典型垄断行业高收入状况的分析[J]. 潘胜文.  中州学刊. 2008(01)
[7]Monopoly Causes Inter-industry Wage Differentials[J]. 史先诚.  China Economist. 2007(06)
[8]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危害——市场势力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J]. 姜付秀,余晖.  中国工业经济. 2007(10)
[9]职业——产业就业结构变迁规律研究——来自中国1982-200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陈凌,张原.  技术经济. 2007(09)
[10]非工资性收入分配:国有部门收入调控的新视角[J]. 张原,陈建奇.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8)



本文编号:2971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71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