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激励、控制权安排与金融合同

发布时间:2021-02-16 03:04
  经济学家关于财务结构决策的认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为企业价值是固定的,例如著名的MM定理。第二阶段,承认管理行动影响企业价值。第三阶段,认识到企业价值依赖于决策权或控制权的分配。正如Hart(2001)所指出的,决策权或控制权的分析方法是有用的。尽管这一方法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它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它有助于我们理解风险投资的合同安排,以及索取权多样性的原因。因此,基于控制权的金融合同理论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实际上,金融合同可以被描述为一种企业家与投资者如何进行交易的理论。就关注问题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如何实现如下的简单交易。通常,假定一位企业家有一个项目而没有资金,而一个投资者有资金却没有项目。如果他们进行交易,将会带来收益,但这样的收益能够实现吗?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得以实施,它将如何进行融资呢?第二类,如何解释现实中的交易安排。我们发现,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司存在各种各样的资本结构。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所有者(即股东或股份持有者)。一些公司还有其他的索取者,例如债权人,优先股股东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这,对于公司效率或投资行为等,很重要吗?什么决定了一个公司的...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关注的问题
    1.2 传统的金融理论
    1.3 基于税收与激励问题的金融理论
        1.3.1 税收
        1.3.2 激励(代理)问题
    1.4 基于决策与控制权的金融合同理论
        1.4.1 最优控制权理论
        1.4.2 外部索取权的多样性(Diversity of Outside Claims)
第2章 控制权与不完全合同基础
    2.1 引言
    2.2 机制设计理论
    2.3 套牢问题
        2.3.1 具体绩效合同
        2.3.2 自愿合同(Contracting at Will)
        2.3.3 空合同:GHM 范例的理论基础
    2.4 权力安排
        2.4.1 条件控制权
        2.4.2 正式和真正权力
        2.4.3 理论缺陷
    2.5 权力与缔约(Contracting)
    2.6 结论
第3章 企业融资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风险投资的现有解释及其缺陷
        3.1.1 激励理论:现金流安排与业绩支付激励
        3.1.2 债务理论
        3.1.3 控制权理论
        3.1.4 风险投资的具体理论
        3.1.5 现实世界的风险投资合同与理论之间的差异
    3.2 公众公司的现有解释及其缺陷
    3.3 企业理论与金融合同理论
第4章 企业融资中的控制权安排与企业家的激励
    4.1 引言
    4.2 基本模型
    4.3 控制权安排
        4.3.1 企业家控制
        4.3.2 投资者控制
        4.3.3 条件控制
    4.4 控制权安排的比较分析
    4.5 初始财富的影响
    4.6 结论与解释
第5章 风险偏好的差异性与融资的多样性
    5.1 引言
    5.2 基本模型
    5.3 控制权安排
        5.3.1 单个投资者控制(债权人控制)
        5.3.2 多个投资者控制(债权人与股东控制)
        5.3.3 企业家控制
    5.4 控制权安排的比较分析
    5.5 初始财富的影响
    5.6 解释与结论
第6章 信息成本与企业家的融资决策
    6.1 引言
    6.2 基本模型
    6.3 私募
    6.4 公募
    6.5 私募与公募的比较分析
    6.6 结论与解释
第7章 一些佐证理论的相关事实
    7.1 典型事实
    7.2 风险投资中的一些合同条款
        7.2.1 证券(securities)
        7.2.2 剩余现金流权(residual cash flow rights)
        7.2.3 董事权与投票权(board and voting rights)
        7.2.4 清算现金流权(liquidation cash flow rights)
        7.2.5 赎回权(redemption rights)
        7.2.6 自动转换(Automatic conversion)
        7.2.7 反稀释保护(Anti-dilution protection)
        7.2.8 时间授予(vesting )和非竞争条款(non-compete clauses) ..
        7.2.9 状态依存条款(contingencies)
        7.2.10 总结
    7.3 公众公司的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
        7.3.1 美国模式
        7.3.2 德国模式
        7.3.3 日本模式
        7.3.4 我国治理模式的现状
    7.4 研究结论及其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36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036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