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21:00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对高校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促使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和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同时伴随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盲目择业、反复跳槽等许多问题,因此,探索性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性,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合理定位与理性择业,对大学生选择一份长期稳定工作、缓解用人单位的择人风险和保持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高校大学生就业偏好及影响因素问卷”的调查,以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相结合,探究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关系,旨在为大学生合理定位、理性择业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建议。(1)依据当前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工作偏好构建了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依据耦合畅体验理论、偏好理论和结构方程理论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实现大学生就业偏好指标的筛选和确定。(2)从针对大学生特定人群的宏观择业角度,基于受访大学生的基本信息统计情况,利用统计理论的方差分析法等进行显著性分析和检验,并通过属性赋权法确定出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等特定人群在择业城市、... 

【文章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图1.3技术路线??Fig.?1.3?Technical?route??

模型图,职业兴趣,模型图,兴趣


(5)霍兰德兴趣理论??霍兰德兴趣理论是从个体的微观角度出发,从社会、个人认知、动手能力、喜欢爱??好和活动能力等方面入手,将个体的兴趣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可分为: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现实型(R)、研宄型(I)、艺术型(A),并给予不同??类型个体优缺点进行分析。??霍兰德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下对个体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寻找在不同职业环境??下个体对职业的选择倾向,研宄结果表明,当个体兴趣与职业环境相吻合的时候,职业??进步较为迅速,反之,当个体兴趣与职业环境差别较大的是,个体会对职业选择产生不??满,霍兰德通过对职业兴趣结构的分析,建立了六种职业兴趣的环形结构模型。??

模型图,变量,因果,外源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能够总的方差有多少比例的真是分数来决定。最为优的相关系数值为1,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很难达到,通常情况下信度在0.7以上就可以达到标准了。效度系数用来比较各??种测验有效性的大小,效度系数应该达到多高的水平,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不过测??量分数与效标的相关必须达到显著水平,如0.05或0.01。??(2)结构方程的数学模型及含义??图2.2中可以看出,其中有九个;}变量和六个&=1...9)变量的结构模型以及四个??外源潜在变量&和三个内源潜在变量77_>=1...3)间因果关系结构方程的LISREL因果??模型图。从这个模型的机构中,九个外源变量一起构成了四个外源潜在变量,六个内源??变量一起构成了三个内源潜在变量。其主要意义是用来表示变量之间因果模型图的系??数,其中任何一个\,=1...9)变量的测量误差任何一个/的测量误差&,显变量与潜在??变量二者的系数&?,外源潜在变量和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系数;^,内源潜在??变量'与&之间因果关系系数,内源潜在变量间的误差^,外源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内源潜在变量之间的误差&与&2之间的相关系数等。??f,?S2??:一#’?-令卜衫g—??图2.2?LISREL因果模型路径图??Fig.?2.2?LISREL?causal?model?path?diagram??在图2.2模型中;^变量与外源潜在变量匕间的数学方程为:??-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序数信息的属性权重确定方法[J]. 岳立柱,闫艳.  统计与决策. 2015(13)
[2]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 张杰.  电子制作. 2015(09)
[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制度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 王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4]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多子芋种质资源[J]. 孙亚林,黄新芳,何燕红,董红霞,李峰,李明华,钟兰,黄来春,柯卫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5]浅谈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 秦洪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1)
[6]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9-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 胡海燕,孙淇庭.  大学教育科学. 2014(05)
[7]大学生期望工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赵恩红.  新经济. 2014(26)
[8]基于主成分回归方法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J]. 蔡颖,赵宁.  高教探索. 2014(04)
[9]顶岗实习对高职毕业生保留工资的影响[J]. 杨钋,田艳春.  教育学术月刊. 2014(06)
[10]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子分析[J]. 刘晓艳,张瑾,胡春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D]. 孙永建.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工作搜寻视角下的劳动力供给研究[D]. 罗冰.北京交通大学 2013
[3]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 肖鹏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4]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 何亦名.暨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就业中经验歧视的经济学分析[D]. 吕莎.山西财经大学 2014
[2]硕士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D]. 常鹏.安徽大学 2013
[3]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 董立文.陕西科技大学 2012
[4]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史珺洁.长春理工大学 2012
[5]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性别歧视研究[D]. 顾兆廷.南京大学 2011
[6]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 吴慧敏.山东大学 2011
[7]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 王赛男.兰州大学 2011
[8]我国研究生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研究[D]. 李雪.湖南师范大学 2010
[9]人力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 郑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0
[10]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教育问题研究[D]. 韩尚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本文编号:3041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041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