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节能减排约束下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12:2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甚至因此引起群体性事件,最近在我国出现的持续的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再次对现行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应该说,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限于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往往走上粗放型发展之路,由此造成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不仅对当地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环境恶化。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提供了欠发达地区通过移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的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机会,但因为要素条件、市场条件等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往往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这虽然可以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但却造成了极大的环境破坏,对欠发达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贻害无穷。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在谋求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如何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二五”计划期间,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年计划,明确了要支持广西西江经济带建设,支持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支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在此大背景下...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节能减排约束下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广西行政区划图及贵港市在广西的区位第一,它是两江经济带的?点城市

水平图,人均GDP


贺州 296.87 14 7 4 14588.83 12 6 3 19.12% 12 6 4柳州 1315.31 2 1 35230.00 2 丨 25.74% 7 3桂林 1103.56 3 2 22779.53 5 2 16.38% 14 7来宾 405.22 10 6 18384.64 8 4 33.68% 丨 1南宁 丨 800.26 1 26330.00 3 18.07% 13北海 401.41 丨1 25657.23 4 25.03% 8防城港 320.42 13 37264.11 丨 27.64% 5钦州 520.67 8 16420.89 9 31.42% 2白色 573.99 6 16106.11 10 26.75% 6河池 468.74 9 12990.71 13 22.46% II崇左 392.37 丨2 18734.20 7 28.92% 3各丨丨/均侦 683.07 20847.10 25.02%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分布图,分布图,贵港市,广西


图3-2. GDP增速分布图从表3.1可以看出,虽然贵港市经济发展迅速,GDP呈15.2%的速度快速增长。但与广西其他各市尤其是广西传统工业强市和北部湾新兴工业城市相比,无论是GDP规模,还是GDP增长速度,贵港市都排在中游,人均GDP更是排名倒数第二。这反映出贵港市经济在广西区内也是相当落后,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低。二、贵港市产业结构变迁产业结构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自1996年地级贵港市成立以来,贵港市经过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GDP占全产业GDP的比重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3.2反映了 1996年以来贵港市第一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 李健,滕欣.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借鉴——以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为例[J]. 张延平,汤萱.  现代城市研究. 2012(07)
[3]贵港港,一个港城互动的典范[J]. 吴柏强.  珠江水运. 2012(Z1)
[4]“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分析[J]. 司政,单葆国.  能源技术经济. 2011(10)
[5]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基于南京市绿色GDP视角[J]. 张国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9)
[6]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赵西君.  中国能源. 2011(05)
[7]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与路径[J]. 易开刚.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05)
[8]“雁行模式”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 姜运仓.  特区经济. 2011(04)
[9]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J]. 余海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11(07)
[10]中部地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与实证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探讨[J]. 陈立龙,胡振华.  生产力研究. 2011(03)

博士论文
[1]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陈敏.武汉理工大学 2010
[2]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 刘洪斌.中国海洋大学 2010
[3]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D]. 叶安宁.厦门大学 2007
[4]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 张米尔.大连理工大学 2002
[5]论区域主导产业[D]. 黄勤.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9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09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