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变迁及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3 04:06
基于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整理,分析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对现阶段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价格和支出(收入)变化已经不再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粮食、食用油消费份额趋于减少,鲜奶和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个阶段,但总体表现为不断趋近的趋势。城乡居民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均存在消费目标和营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由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消费质量提升以及个性化消费比例的增长将成为食物消费的主要趋势。
【文章来源】:世界农业. 2020,(09)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城镇居民人均全年食物消费总量
图1 城镇居民人均全年食物消费总量对于农村居民,在1978—1993年,粮食(原粮)和鲜菜的消费总量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波动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260kg与135kg的人均水平,在经历了1994—2001年的稳定期后,于2002—2018年继续持续下降,与城镇居民历史趋势基本相同,此阶段食物消费总量的持续下降与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大幅减少有很大的关系(图3)。动物性食物消费在改革开放40年中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消费总量于2018年达到51.7kg,是改革开放初期的7倍,但仍然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扣除鲜奶统计量的缺失,现阶段农村居民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还处在城镇居民20年前的水平,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落后城市居民(图4)。
对于农村居民,在1978—1993年,粮食(原粮)和鲜菜的消费总量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波动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260kg与135kg的人均水平,在经历了1994—2001年的稳定期后,于2002—2018年继续持续下降,与城镇居民历史趋势基本相同,此阶段食物消费总量的持续下降与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大幅减少有很大的关系(图3)。动物性食物消费在改革开放40年中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消费总量于2018年达到51.7kg,是改革开放初期的7倍,但仍然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扣除鲜奶统计量的缺失,现阶段农村居民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还处在城镇居民20年前的水平,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落后城市居民(图4)。图4 农村居民人均主要动物性食物消费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膳食指南的发展传播对中国食物消费引导的启示[J]. 王秀丽,刘润雅,李中慧,徐海泉. 世界农业. 2020(04)
[2]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形成效应的演进研究[J]. 翟天昶,胡冰川.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8)
[3]基于AIDS模型的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分析[J]. 同海梅,梁凡,陆迁.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6)
[4]Future perspective of China’s feed demand and supply during its fast transition period of food consumption[J]. DONG Wan-lu,WANG Xiao-bing,YANG J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06)
[5]国际食物消费启示与中国食物缺口分析:基于历史数据[J]. 毛学峰,刘靖,朱信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08)
[6]我国谷物消费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蓉,傅新红. 农村经济. 2012(07)
[7]我国禽肉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琼,吕新业,王济民. 农业技术经济. 2012(05)
[8]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 胡小平,郭晓慧.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6)
[9]中国食品消费结构的演进与农业发展战略[J]. 王恩胡,李录堂.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2)
[10]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AIDS模型研究[J]. 周津春. 中国农村观察. 2006(06)
本文编号:3116583
【文章来源】:世界农业. 2020,(09)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城镇居民人均全年食物消费总量
图1 城镇居民人均全年食物消费总量对于农村居民,在1978—1993年,粮食(原粮)和鲜菜的消费总量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波动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260kg与135kg的人均水平,在经历了1994—2001年的稳定期后,于2002—2018年继续持续下降,与城镇居民历史趋势基本相同,此阶段食物消费总量的持续下降与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大幅减少有很大的关系(图3)。动物性食物消费在改革开放40年中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消费总量于2018年达到51.7kg,是改革开放初期的7倍,但仍然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扣除鲜奶统计量的缺失,现阶段农村居民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还处在城镇居民20年前的水平,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落后城市居民(图4)。
对于农村居民,在1978—1993年,粮食(原粮)和鲜菜的消费总量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波动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260kg与135kg的人均水平,在经历了1994—2001年的稳定期后,于2002—2018年继续持续下降,与城镇居民历史趋势基本相同,此阶段食物消费总量的持续下降与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大幅减少有很大的关系(图3)。动物性食物消费在改革开放40年中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消费总量于2018年达到51.7kg,是改革开放初期的7倍,但仍然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扣除鲜奶统计量的缺失,现阶段农村居民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还处在城镇居民20年前的水平,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落后城市居民(图4)。图4 农村居民人均主要动物性食物消费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膳食指南的发展传播对中国食物消费引导的启示[J]. 王秀丽,刘润雅,李中慧,徐海泉. 世界农业. 2020(04)
[2]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形成效应的演进研究[J]. 翟天昶,胡冰川.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8)
[3]基于AIDS模型的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分析[J]. 同海梅,梁凡,陆迁.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6)
[4]Future perspective of China’s feed demand and supply during its fast transition period of food consumption[J]. DONG Wan-lu,WANG Xiao-bing,YANG J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06)
[5]国际食物消费启示与中国食物缺口分析:基于历史数据[J]. 毛学峰,刘靖,朱信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08)
[6]我国谷物消费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蓉,傅新红. 农村经济. 2012(07)
[7]我国禽肉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琼,吕新业,王济民. 农业技术经济. 2012(05)
[8]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 胡小平,郭晓慧.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6)
[9]中国食品消费结构的演进与农业发展战略[J]. 王恩胡,李录堂.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2)
[10]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AIDS模型研究[J]. 周津春. 中国农村观察. 2006(06)
本文编号:3116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11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