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方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4-19 15:31
我国公路建设在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工程质量、结构耐久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面临公路建设在未来20年持续发展的局面,在原有公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研究公路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政策,对于公路建设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工程质量与耐久性、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工程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得出了我国公路建设政策改进尤其迫切的基本结论;明确了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等管理学、经济学理论与公路政策制定的理论联系和方法指导,全面总结了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应用情况。研究提出了制定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基本理论,包括政策制定环境、总体设计、基本体系、技术手段等主要内容,分析了政策参与主体与实施保障措施,建立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框架。在比较了传统的公路建设成本分析方法和全寿命成本分析之不同,明确了制定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的基本技术经济原理,用具体实例说明了全寿命建设思路的优势。研究从规划政策、建设政策、管养政策三方面丰富了该体系的内涵...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1.1.1 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
1.1.2 论文研究的范围
1.2 研究的主要背景
1.2.1 公路基础设施的主要作用
1.2.2 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2.3 我国公路的需求分析与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1.3.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基本架构
第2章 我国公路建设政策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2.1 公路建设政策研究的管理学基础
2.1.1 公共物品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2 公共管理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3 公共政策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5 循环经济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6 系统论对于公路全寿命周期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
2.2.1 全寿命设计
2.2.2 全寿命成本分析
2.2.3 全寿命周期评价
2.3 公路全寿命周期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
2.3.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2.3.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研究
3.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主要内容
3.1.1 全寿命周期考虑下的公路建设政策制度环境
3.1.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总体设计
3.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体系框架
3.2.1 全寿命周期考虑下的公路建设政策基本内涵
3.2.2 公路建设政策体系框架
3.2.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与传统政策的比较
3.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参与主休及实施保障
3.3.1 政府职能
3.3.2 企业职能
3.3.3 社会公众的参与职能
3.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总体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分析方法
4.1 传统公路建设成本分析方法
4.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4.2.1 公路全寿命成本组成
4.2.2 全寿命成本分析基本流程
4.2.3 全寿命成本分析的实施步骤
4.2.4 全寿命成本分析总体计算模型
4.2.5 全寿命成本分析分类计算模型
4.3 全寿命成本分析案例研究
4.4 公路建设应用全寿命成本分析方法的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规划政策研究
5.1 公路规划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5.1.1 公路建设面临的土地资源制约
5.1.2 我国公路规划决策体制约束
5.2 公路交通用地现状和需求
5.2.1 公路基础设施用地现状
5.2.2 公路发展规划用地需求
5.3 现行土地利用政策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5.3.1 农业生产用地管理
5.3.2 行业土地利用控制
5.3.3 公路建设用地管理
5.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规划政策探索
5.4.1 交通用地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5.4.2 市场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5.4.3 政府规划决策能力的改善与提高
5.4.4 参与政策的建立与实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研究
6.1 公路建设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6.1.1 公路建设面临的管理体制约束
6.1.2 公路建设技术政策存在的问题
6.1.3 公路建设面临的建设资金制约
6.1.4 公路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制约
6.1.5 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质量与耐久问题
6.1.6 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6.2 现行公路建设政策及其问题分析
6.2.1 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政策
6.2.2 环境保护政策分析及国外经验的借鉴
6.2.3 公路建设安全政策
6.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基础
6.3.1 基于全寿命考虑建设政策的生态设计理念
6.3.2 基于全寿命考虑建设政策的人性设计理念
6.3.3 基于全寿命考虑建设政策的耐久设计理念
6.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管理政策
6.4.1 公路建设管理政策的制度保障
6.4.2 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政策保障
6.4.3 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政策保障
6.5 公路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实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政策研究
7.1 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7.1.1 公路养护管理现状评价
7.1.2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评价
7.2 公路养护管理政策评价
7.2.1 公路养护管理政策
7.2.2 公路养护技术政策
7.2.3 公路养护资金政策
7.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政策的经济学基础
7.3.1 循环经济理论
7.3.2 公路建设中的循环与再生
7.3.3 基于全寿命考虑的公路建设实例:沥青材料再生
7.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支持
7.4.1 养护方案的整体考虑
7.4.2 公路养护管理评价
7.5 建立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管理政策
7.5.1 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7.5.2 公路养护资金政策
7.5.3 养护技术政策与人才政策
7.6 上海市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评价案例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案例研究
8.1 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8.1.1 项目背景
8.1.2 原项目建设在寿命期内的问题分析
8.1.3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理论的体现
8.1.4 结论与分析
8.2 基于全寿命理念的沈大高速公路建设决策分析
8.2.1 沈大公路概况
8.2.2 建设各阶段决策变更情况
8.2.3 分析与讨论
8.3 某特大桥梁LCCA案例研究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的主要创新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 吴海军,陈艾荣. 公路. 2004(12)
[2]项目总承包模式[J]. 孙继德. 土木工程学报. 2003(09)
[3]新公共管理对中国城市管理的现实意义[J]. 陈迅,尤建新.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2)
[4]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 王传胜,王开章. 地理学报. 2002(06)
[5]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观[J]. 袁伟峰. 综合运输. 2002(05)
[6]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政策探讨[J]. 陈其富,周爱国.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1(02)
[7]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原则[J]. 周宏春. 经济研究参考. 2000(04)
[8]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政策[J]. 毛保华,何天健. 科技导报. 2000(01)
[9]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公路事业[J]. 龚祖贤,许一匡,王良勇. 交通财会. 1998(11)
[10]新加坡城市公路运输管理政策综述[J]. 柳长立,张中举. 国外公路. 1998(03)
硕士论文
[1]我国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勉.长安大学 2003
[2]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 李作敏.长安大学 2002
[3]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李炬.长安大学 2000
[4]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高博.长安大学 1999
本文编号:3147819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1.1.1 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
1.1.2 论文研究的范围
1.2 研究的主要背景
1.2.1 公路基础设施的主要作用
1.2.2 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2.3 我国公路的需求分析与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1.3.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基本架构
第2章 我国公路建设政策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2.1 公路建设政策研究的管理学基础
2.1.1 公共物品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2 公共管理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3 公共政策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5 循环经济理论与公路建设政策
2.1.6 系统论对于公路全寿命周期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
2.2.1 全寿命设计
2.2.2 全寿命成本分析
2.2.3 全寿命周期评价
2.3 公路全寿命周期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
2.3.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2.3.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研究
3.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主要内容
3.1.1 全寿命周期考虑下的公路建设政策制度环境
3.1.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总体设计
3.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体系框架
3.2.1 全寿命周期考虑下的公路建设政策基本内涵
3.2.2 公路建设政策体系框架
3.2.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与传统政策的比较
3.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参与主休及实施保障
3.3.1 政府职能
3.3.2 企业职能
3.3.3 社会公众的参与职能
3.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总体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分析方法
4.1 传统公路建设成本分析方法
4.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4.2.1 公路全寿命成本组成
4.2.2 全寿命成本分析基本流程
4.2.3 全寿命成本分析的实施步骤
4.2.4 全寿命成本分析总体计算模型
4.2.5 全寿命成本分析分类计算模型
4.3 全寿命成本分析案例研究
4.4 公路建设应用全寿命成本分析方法的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规划政策研究
5.1 公路规划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5.1.1 公路建设面临的土地资源制约
5.1.2 我国公路规划决策体制约束
5.2 公路交通用地现状和需求
5.2.1 公路基础设施用地现状
5.2.2 公路发展规划用地需求
5.3 现行土地利用政策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5.3.1 农业生产用地管理
5.3.2 行业土地利用控制
5.3.3 公路建设用地管理
5.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规划政策探索
5.4.1 交通用地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5.4.2 市场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5.4.3 政府规划决策能力的改善与提高
5.4.4 参与政策的建立与实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研究
6.1 公路建设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6.1.1 公路建设面临的管理体制约束
6.1.2 公路建设技术政策存在的问题
6.1.3 公路建设面临的建设资金制约
6.1.4 公路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制约
6.1.5 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质量与耐久问题
6.1.6 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6.2 现行公路建设政策及其问题分析
6.2.1 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政策
6.2.2 环境保护政策分析及国外经验的借鉴
6.2.3 公路建设安全政策
6.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基础
6.3.1 基于全寿命考虑建设政策的生态设计理念
6.3.2 基于全寿命考虑建设政策的人性设计理念
6.3.3 基于全寿命考虑建设政策的耐久设计理念
6.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管理政策
6.4.1 公路建设管理政策的制度保障
6.4.2 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政策保障
6.4.3 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政策保障
6.5 公路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实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政策研究
7.1 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7.1.1 公路养护管理现状评价
7.1.2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评价
7.2 公路养护管理政策评价
7.2.1 公路养护管理政策
7.2.2 公路养护技术政策
7.2.3 公路养护资金政策
7.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政策的经济学基础
7.3.1 循环经济理论
7.3.2 公路建设中的循环与再生
7.3.3 基于全寿命考虑的公路建设实例:沥青材料再生
7.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支持
7.4.1 养护方案的整体考虑
7.4.2 公路养护管理评价
7.5 建立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养护管理政策
7.5.1 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7.5.2 公路养护资金政策
7.5.3 养护技术政策与人才政策
7.6 上海市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评价案例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案例研究
8.1 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8.1.1 项目背景
8.1.2 原项目建设在寿命期内的问题分析
8.1.3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理论的体现
8.1.4 结论与分析
8.2 基于全寿命理念的沈大高速公路建设决策分析
8.2.1 沈大公路概况
8.2.2 建设各阶段决策变更情况
8.2.3 分析与讨论
8.3 某特大桥梁LCCA案例研究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的主要创新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 吴海军,陈艾荣. 公路. 2004(12)
[2]项目总承包模式[J]. 孙继德. 土木工程学报. 2003(09)
[3]新公共管理对中国城市管理的现实意义[J]. 陈迅,尤建新.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2)
[4]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 王传胜,王开章. 地理学报. 2002(06)
[5]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观[J]. 袁伟峰. 综合运输. 2002(05)
[6]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政策探讨[J]. 陈其富,周爱国.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1(02)
[7]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原则[J]. 周宏春. 经济研究参考. 2000(04)
[8]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政策[J]. 毛保华,何天健. 科技导报. 2000(01)
[9]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公路事业[J]. 龚祖贤,许一匡,王良勇. 交通财会. 1998(11)
[10]新加坡城市公路运输管理政策综述[J]. 柳长立,张中举. 国外公路. 1998(03)
硕士论文
[1]我国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勉.长安大学 2003
[2]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 李作敏.长安大学 2002
[3]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李炬.长安大学 2000
[4]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高博.长安大学 1999
本文编号:3147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14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