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17:51
农民工的主要出路在于市民化,市民化的核心难题在于资金障碍和制度障碍,而政府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顾虑重重,在短期内不出会出台重大措施,从根本上去解决农民工问题。为此必须寻找农民工市民化的新的资源,如果我们把视角投向社会资本时,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景就豁然开朗。社会资本从社会的角度和积极的意义来讲,是一种公共产品,并且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是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有价值的资源,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农民工社会资本,从群体的角度和积极的意义来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是嵌入在农民工群体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有价值的结构性资源,这种有价值的结构性资源本质上是一种农民工群体可以共享的资源。它有利于农民工职业发展,从而有助于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农民工组织化,有利于农民工现代化。作为特殊公共产品的社会资本是可以内生的。当然,内生是有条件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资源不能处于一种结构锁定状态之中,而处于一个有主导力量的合理的组织体系之中。主导力量是指能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并有能力和力量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组织力量,能驾驭和引领社会全局的组织力量。在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政府组织无疑比市场组...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不足之处
1.5.1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评估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1.5.2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投入方面
1.5.3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组织整合方面
第二章 社会资本形塑的主导力矩模型: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2.1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范畴
2.1.1 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层次
2.1.2 社会资本的类型和功能
2.1.2.1 社会资本的类型
2.1.2.2 社会资本的功能
2.2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
2.2.1 私人物品抑或公共产品:社会资本本质探究
2.2.2 外生与内生:社会资本形塑的主导力矩模型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与社会资本提升的关联
3.1 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发展趋势
3.1.1 民工潮的形成
3.1.2 民工荒的产生与发展
3.1.3 刘易斯拐点:在压抑中到来
3.2 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分析
3.2.1 农民工的代际对比分析
3.2.2 农民工的出路选择:市民化
3.3 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社会资本提升
3.3.1 农民工市民化的一般路径分析
3.3.2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农民工市民化路径分析
第四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评估与提升模型建构
4.1 农民工社会资本状况调查与分析
4.2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
4.2.1 多分类LOGIT模型原理与设定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3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对比分析
4.4 农民工社会资本整体评估
4.5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模型之建构
第五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链接和整合
5.1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链接
5.1.1 政府组织的主导作用
5.1.2 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
5.1.3 社会组织的支持作用
5.2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整合
5.2.1 农民工组织的现状
5.2.2 农民工组织的培育与整合
第六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制度安排
6.1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制度分析
6.1.1 制度变迁理论
6.1.2 城乡二元制度
6.2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制度互动
6.2.1 组织体系的建构
6.2.2 组织体系与制度的互动
6.3 现代化的时间表与二元制度一体化
6.3.1 现代化的时间表
6.3.2 二元制度的一体化与制度安排
6.3.3 农民工市民化战略与社会资本的提升和转化
第七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案例解析
7.1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典型个案
7.1.1 迷茫与抉择:一位退伍军人的深度访谈
7.1.2 专注与拓展:一位质量经理的深度访谈
7.1.3 成功与困惑:一位人力资源经理的深度访谈
7.1.4 成长与传奇:一位跨国企业白领的深度访谈
7.2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个案解析
7.3 农民工个体社会资本提升的之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对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8.1.2 社会资本提升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路径
8.1.3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是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基础
8.1.4 认知型社会资本的提升是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内核
8.1.5 刘易斯拐点在压抑中逼近
8.1.6 中国现代化将很有可能提前十年到十五年实现
8.2 相关政策建议
8.2.1 创立针对农民工等新市民的社区大学
8.2.2 成立非盈利性的农民工职业发展研究中心
8.2.3 推动以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
8.2.4 规划全国农民工培训的国家战略
8.2.5 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进城务工人员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人教育:提升成人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J]. 聂西.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2]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 刘于思,杨莉明. 新闻界. 2013(21)
[3]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J]. 肖红,闫朦. 领导科学. 2013(26)
[4]流动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测量及其分布特征——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分析[J]. 周晔馨,叶静怡,曹和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5]农民工社会服务的第三方供给研究[J]. 丁开杰.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02)
[6]中国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特点分析[J]. 张礼建,陈利波,刘冰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7]浅析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及其重构[J]. 朱锡君. 商. 2012(09)
[8]社会资本与弱势群体社会流动机制选择[J]. 李涛. 江汉论坛. 2012(02)
[9]政治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功能与存量研究[J]. 滕丽娟. 求实. 2011(10)
[10]政治学视阈下农民工社会资本培育探析[J]. 滕丽娟. 求实. 2010(07)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工职业发展问题研究[D]. 周化明.湖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1422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不足之处
1.5.1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评估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1.5.2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投入方面
1.5.3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组织整合方面
第二章 社会资本形塑的主导力矩模型: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2.1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范畴
2.1.1 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层次
2.1.2 社会资本的类型和功能
2.1.2.1 社会资本的类型
2.1.2.2 社会资本的功能
2.2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
2.2.1 私人物品抑或公共产品:社会资本本质探究
2.2.2 外生与内生:社会资本形塑的主导力矩模型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与社会资本提升的关联
3.1 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发展趋势
3.1.1 民工潮的形成
3.1.2 民工荒的产生与发展
3.1.3 刘易斯拐点:在压抑中到来
3.2 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分析
3.2.1 农民工的代际对比分析
3.2.2 农民工的出路选择:市民化
3.3 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社会资本提升
3.3.1 农民工市民化的一般路径分析
3.3.2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农民工市民化路径分析
第四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评估与提升模型建构
4.1 农民工社会资本状况调查与分析
4.2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
4.2.1 多分类LOGIT模型原理与设定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3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对比分析
4.4 农民工社会资本整体评估
4.5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模型之建构
第五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链接和整合
5.1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链接
5.1.1 政府组织的主导作用
5.1.2 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
5.1.3 社会组织的支持作用
5.2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整合
5.2.1 农民工组织的现状
5.2.2 农民工组织的培育与整合
第六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制度安排
6.1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制度分析
6.1.1 制度变迁理论
6.1.2 城乡二元制度
6.2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制度互动
6.2.1 组织体系的建构
6.2.2 组织体系与制度的互动
6.3 现代化的时间表与二元制度一体化
6.3.1 现代化的时间表
6.3.2 二元制度的一体化与制度安排
6.3.3 农民工市民化战略与社会资本的提升和转化
第七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案例解析
7.1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典型个案
7.1.1 迷茫与抉择:一位退伍军人的深度访谈
7.1.2 专注与拓展:一位质量经理的深度访谈
7.1.3 成功与困惑:一位人力资源经理的深度访谈
7.1.4 成长与传奇:一位跨国企业白领的深度访谈
7.2 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个案解析
7.3 农民工个体社会资本提升的之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对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8.1.2 社会资本提升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路径
8.1.3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是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基础
8.1.4 认知型社会资本的提升是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的内核
8.1.5 刘易斯拐点在压抑中逼近
8.1.6 中国现代化将很有可能提前十年到十五年实现
8.2 相关政策建议
8.2.1 创立针对农民工等新市民的社区大学
8.2.2 成立非盈利性的农民工职业发展研究中心
8.2.3 推动以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
8.2.4 规划全国农民工培训的国家战略
8.2.5 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进城务工人员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人教育:提升成人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J]. 聂西.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2]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 刘于思,杨莉明. 新闻界. 2013(21)
[3]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J]. 肖红,闫朦. 领导科学. 2013(26)
[4]流动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测量及其分布特征——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分析[J]. 周晔馨,叶静怡,曹和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5]农民工社会服务的第三方供给研究[J]. 丁开杰.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02)
[6]中国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特点分析[J]. 张礼建,陈利波,刘冰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7]浅析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及其重构[J]. 朱锡君. 商. 2012(09)
[8]社会资本与弱势群体社会流动机制选择[J]. 李涛. 江汉论坛. 2012(02)
[9]政治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功能与存量研究[J]. 滕丽娟. 求实. 2011(10)
[10]政治学视阈下农民工社会资本培育探析[J]. 滕丽娟. 求实. 2010(07)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工职业发展问题研究[D]. 周化明.湖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1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20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