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我国省际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的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2 17:46
  本文的重点是地区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省际地区收入差距问题,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到地区经济敛散性的实证检验,最后又利用经济理论探寻了导致我国省际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梳理近二十年国内外研究地区收入敛散性的相关文献,列举了检验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了解了对收入敛散性问题的研究框架及思路,把握了研究动态和手段。(2)以收入收敛和收入发散的理论基础——Solow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为线索,介绍了五种检验收入敛散性的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3)考虑各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异质性和动态性,基于面板单位根方法对我国省际地区收入的敛散性进行了检验。(4)基于增长核算框架,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增长模式呈现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特征。(5)利用非参数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6)检验并分析了造成我国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7)引入含有贸易溢出效应的生产函数构建数理...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收入收敛、发散文献回顾
    第三节 论文的主旨及框架
第二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征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第三章 收入收敛和发散理论概述
    第一节 Solow 增长模型的假设及结论
    第二节 收入收敛理论
    第三节 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收入发散理论
第四章 我国省际收入的敛散性检验
    第一节 收入敛散性检验的经验推导
    第二节 收入敛散性检验的方法
    第三节 四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第四节 基于面板单位根方法的我国省际收入敛散性检验
第五章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及检验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集约性和粗放性
    第二节 基于增长核算的方差分析
    第三节 要素份额的估计
    第四节 经验分析及解释
第六章 生产率测度及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一节 非参数生产率测度方法
    第二节 我国区域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测度
    第三节 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区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及检验
第七章 贸易溢出效应与我国省际收入发散的分析及检验
    第一节 我国贸易自由化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国际贸易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含有贸易溢出效应的生产函数的提出
    第四节 贸易对地区收入发散影响的面板协整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地区收入差距趋于收敛还是发散?[J]. 张健,何彬.  学习与探索. 2007(03)
[2]产出缺口的生产函数法估计及经验分析[J]. 张健,何彬.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02)
[3]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与增长收敛[J]. 王志刚,聂秀东.  统计与决策. 2006(12)
[4]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J]. 郭庆旺,贾俊雪.  财贸经济. 2006(02)
[5]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J]. 潘士远,林毅夫.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02)
[6]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J]. 段平忠,刘传江.  中国软科学. 2005(12)
[7]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 王小鲁,樊纲.  经济研究. 2005(10)
[8]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 彭国华.  经济研究. 2005(09)
[9]APEC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经验分析[J]. 李坤望,陈雷.  世界经济. 2005(09)
[10]基于固定影响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J]. 王远林,杨竹莘.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4)



本文编号:3210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210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