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经济规模估计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22:26
地下经济因其没有纳入到GDP的统计之中,又处于政府控制和税收监督管理之外,所以它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安全、税收水平和经济发展效率。特别是在宏观调控方面,由于地下经济未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政府在制定宏观管理和调控措施时,只能依据公开的官方统计资料作决策,这将导致某些政策指向与客观事实有偏离,使政策效应不能充分发挥。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结合我国地下经济发展实际,对地下经济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地下经济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三,通过列举的方式,对我国地下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剖析。第四,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运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的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估计。第五,探讨了地下经济的发展变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税收之间的相关关系。第六,通过计量检验,对我国的地下经济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其中包括:地下经济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地下经济与居民收入分配;地下经济与经济周期波动等。最后,针对地下经济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了相关的对策研究。这些研究一方面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没有纳入的地下经济部分进行了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拉弗曲线和维克尔曲线
人所拥有的资产报酬率,从而增加了个人储蓄的积极性。这种较高的储蓄导致较低的利息率和较高的投资。”而“较高的投资导致生产率的提高,这意味着每单位投入能够产出更多的物品和劳务。结果,单位成本并未迅速增加,而通货膨胀涨得更慢。”“较低的通货膨胀导致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因而导致消费、产量和就业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能够生产更多的用于出口和国内消费的物品,因此更能加强美元的实力,减少输入的通货膨胀。”12.2 地下经济与货币政策根据美国经济在六、七十年代所呈现的“滞胀”情况,法伊格(1993)等人从货币政策角度,探讨了地下经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他们指出:当货币当局担负着维持充分就业的责任时,如果观察到的失业率过高,货币当局便会依此作出相应反应,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会带来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最后带来的结果不但不能解决“滞胀”的现状,还会自相矛盾地导致实际和观察到的“滞胀”螺旋。相应的影响,法伊格等通过图 2.2 加以了说明。
2.3 地下经济与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以价格稳定为目标时,保证收入和就业稳定的重担就落在了财政政策上。法伊格(1993)等人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研究,分析指出:当货币政策不变时,地下经济部门外生增长效应体现在政府开支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差额。为了弥补转移到地下部门的税收损失资金,政府所产生的年度赤字势必要通过增加向公众发行债券来解决。这种方案实行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和利率的进一步提高,会使资本的均衡水平下降,厂商的最终选择将是降低劳动需求,这必将会提高整个社会的失业率。如果增加政府开支补偿失业者,又会使赤字进一步加大,加剧信贷市场的全面紧缩,公开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将转向地下经济活动。图 2.3 描述了财政政策在以稳定就业为基础时,公开经济活动外生地转向地下经济活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关联性:基于小波变换和互谱分析的对比检验[J]. 董直庆,王林辉. 金融研究. 2008(08)
[2]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J]. 徐蔼婷,李金昌. 统计研究. 2007(09)
[3]我国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J]. 王小鲁.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4]估测地下经济规模方法:非货币分析法[J]. 程风,张迎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3)
[5]新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下我国财政政策“挤出效应”机制的度量与检验[J]. 刘金全,梁冰. 南大商学评论. 2007(02)
[6]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 财经问题研究. 2007(06)
[7]2007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J]. 石柱鲜,黄红梅,刘俊生,牟晓云,王立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6)
[8]制度陷阱与税收流失[J]. 李宏伟,屈锡华.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02)
[9]基于现金比率模型改进的我国地下经济规模测算[J]. 刘华,张伟伟,廖福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01)
[10]关于修正现金比率法的一点思考[J]. 刘丹丹. 统计教育. 2007(01)
硕士论文
[1]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研究[D]. 梁娜.山东大学 2007
[2]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 段滔.西南财经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4153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拉弗曲线和维克尔曲线
人所拥有的资产报酬率,从而增加了个人储蓄的积极性。这种较高的储蓄导致较低的利息率和较高的投资。”而“较高的投资导致生产率的提高,这意味着每单位投入能够产出更多的物品和劳务。结果,单位成本并未迅速增加,而通货膨胀涨得更慢。”“较低的通货膨胀导致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因而导致消费、产量和就业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能够生产更多的用于出口和国内消费的物品,因此更能加强美元的实力,减少输入的通货膨胀。”12.2 地下经济与货币政策根据美国经济在六、七十年代所呈现的“滞胀”情况,法伊格(1993)等人从货币政策角度,探讨了地下经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他们指出:当货币当局担负着维持充分就业的责任时,如果观察到的失业率过高,货币当局便会依此作出相应反应,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会带来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最后带来的结果不但不能解决“滞胀”的现状,还会自相矛盾地导致实际和观察到的“滞胀”螺旋。相应的影响,法伊格等通过图 2.2 加以了说明。
2.3 地下经济与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以价格稳定为目标时,保证收入和就业稳定的重担就落在了财政政策上。法伊格(1993)等人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研究,分析指出:当货币政策不变时,地下经济部门外生增长效应体现在政府开支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差额。为了弥补转移到地下部门的税收损失资金,政府所产生的年度赤字势必要通过增加向公众发行债券来解决。这种方案实行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和利率的进一步提高,会使资本的均衡水平下降,厂商的最终选择将是降低劳动需求,这必将会提高整个社会的失业率。如果增加政府开支补偿失业者,又会使赤字进一步加大,加剧信贷市场的全面紧缩,公开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将转向地下经济活动。图 2.3 描述了财政政策在以稳定就业为基础时,公开经济活动外生地转向地下经济活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关联性:基于小波变换和互谱分析的对比检验[J]. 董直庆,王林辉. 金融研究. 2008(08)
[2]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J]. 徐蔼婷,李金昌. 统计研究. 2007(09)
[3]我国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J]. 王小鲁.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4]估测地下经济规模方法:非货币分析法[J]. 程风,张迎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3)
[5]新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下我国财政政策“挤出效应”机制的度量与检验[J]. 刘金全,梁冰. 南大商学评论. 2007(02)
[6]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 财经问题研究. 2007(06)
[7]2007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J]. 石柱鲜,黄红梅,刘俊生,牟晓云,王立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6)
[8]制度陷阱与税收流失[J]. 李宏伟,屈锡华.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02)
[9]基于现金比率模型改进的我国地下经济规模测算[J]. 刘华,张伟伟,廖福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01)
[10]关于修正现金比率法的一点思考[J]. 刘丹丹. 统计教育. 2007(01)
硕士论文
[1]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研究[D]. 梁娜.山东大学 2007
[2]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 段滔.西南财经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41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24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