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中的居民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8 06:30
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一个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百姓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经济转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测算,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中国的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本文遵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取理论联系实践、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这一课题展开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上的探讨。首先,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增长和分配的理论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然后对增长和分配进行了公平效率分析,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动态的分析其公平效率问题,指出规则公平和起点公平是实现效率的保证。进而在一个多维的分析框架下,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经济增长阶段与经济波动、经济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政府行为等因素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将研究的视野扩展为开放经济体,进一步的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居民收入分...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GDP及GDP增长率(1978一2007)示意图
(2)计量模型估计首先,我们对中国1987一2007的基尼系数与人均GDP数据进行直观的对比(图4一3是Eviews.0软件输出的变量对比图),从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在这段时期二者呈现比较明显的正向关系,即基尼系数总体上随人均GDP的增加而上升。 40008000120001600020000040008000120001600020000GDP图4一3中国的基尼系数与人均GDP(1987一2007)构造一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人均GDP)之间的简单线性
资料来源 :Haider.EamingsInstabilityandEarningsIn叫 ualityofMalesinthoUnitedStates:1967一1991[J].Joumai、ofL比orEeonomies,20()l,vol.19,PP:799一836.图4一4为Haider(2001)的美国经济波动中的微观主体收入差异图,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是样本空间中微观主体收入方差的对数值(数值越大,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J]. 毛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2]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 余永定. 当代亚太. 2008(05)
[3]“逆激励性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损害效率的机理分析[J]. 陈弘. 山东社会科学. 2008(10)
[4]分配和谐的效应分析[J]. 李松龄,杜彦瑾.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5)
[5]论公平政策目标的选择[J]. 曾国安.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8)
[6]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与中国政策选择——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分析[J]. 关艳丽,张习宁. 经济问题. 2008(07)
[7]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J]. 徐现祥,王海港. 经济研究. 2008(02)
[8]经济发展中的两种收入差别理论之区别——关于公有制“倒U”理论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新比较[J]. 陈宗胜. 学术月刊. 2008(02)
[9]“收入分配—收入流动”现代框架:理论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 权衡. 学术月刊. 2008(02)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J]. 杨宜勇. 群言. 2007(09)
本文编号:3329418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GDP及GDP增长率(1978一2007)示意图
(2)计量模型估计首先,我们对中国1987一2007的基尼系数与人均GDP数据进行直观的对比(图4一3是Eviews.0软件输出的变量对比图),从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在这段时期二者呈现比较明显的正向关系,即基尼系数总体上随人均GDP的增加而上升。 40008000120001600020000040008000120001600020000GDP图4一3中国的基尼系数与人均GDP(1987一2007)构造一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人均GDP)之间的简单线性
资料来源 :Haider.EamingsInstabilityandEarningsIn叫 ualityofMalesinthoUnitedStates:1967一1991[J].Joumai、ofL比orEeonomies,20()l,vol.19,PP:799一836.图4一4为Haider(2001)的美国经济波动中的微观主体收入差异图,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是样本空间中微观主体收入方差的对数值(数值越大,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J]. 毛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2]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 余永定. 当代亚太. 2008(05)
[3]“逆激励性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损害效率的机理分析[J]. 陈弘. 山东社会科学. 2008(10)
[4]分配和谐的效应分析[J]. 李松龄,杜彦瑾.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5)
[5]论公平政策目标的选择[J]. 曾国安.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8)
[6]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与中国政策选择——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分析[J]. 关艳丽,张习宁. 经济问题. 2008(07)
[7]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J]. 徐现祥,王海港. 经济研究. 2008(02)
[8]经济发展中的两种收入差别理论之区别——关于公有制“倒U”理论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新比较[J]. 陈宗胜. 学术月刊. 2008(02)
[9]“收入分配—收入流动”现代框架:理论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 权衡. 学术月刊. 2008(02)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J]. 杨宜勇. 群言. 2007(09)
本文编号:3329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32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