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19:55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张。长期以来形成的外延粗放式的城市增长模式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耕地流失与生态退化等一系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一方面,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引导城市增长模式转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战略任务,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城市增长调控手段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亟需科学的城市增长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将城市空间增长与生态安全保障有机结合,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并配置相应的管控措施,形成系统的增长管理体系,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对我国构建高效、协调和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基本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增长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提出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框架来解析核心研究问题。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表达城市这一社会-经...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技术路线图??1.4研究内容与方法??1.4.1章节安排与内容??论文从中国快速域市化背景下城市成长方式和空间管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浙il:人士屮业论文?2相又研宄I"丨顾勾评述??2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城市空间增长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动态过程。从城市出现至今,其规模逐渐扩??大。工业革命以前,城市主要是以庭院经济、作坊经济为中心的传统散点状域市??空间格局。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城市增长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飞速增长,空间分布更为广泛。这一城市扩展过程是城市内??外部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从城市增长的空间菅控理论与实践出发,引入??城市增长管理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城市增长管理中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城市增长边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梳理;另一方面,研究还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研究以及生态安全格局在城市扩展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基于城市发展??中两个截然不同视角下的空间管理手段的相关研究综述,寻找研究的切入点,为??研究的框架构建指明方向。??四个主要的城市增长:空间???理i
型”的指数分析来看:至2006年为止,关于这一主题的中文发文量每年仅1-2??篇,2007年达到4篇,2010年开始缓慢增加,且该领域的研究与城市空间、空??间模型以及智慧城市等相关研究紧密结合(如下图2-2),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加权叠加模型的高原湖泊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以星云湖流域为例[J]. 李益敏,管成文,朱军,余艳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8)
[2]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城市生态带划定--以杭州市为例[J]. 李咏华,马淇蔚,范雪怡. 地理研究. 2017(03)
[3]城市开发边界内涵及划定方法研究[J]. 赵丹,刘科伟,李建伟,刘林,程永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4]回归本源——对城市增长边界“永久性”与“阶段性”的探讨[J]. 黄明华,张然,贺琦,王琛. 城市规划. 2017(02)
[5]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贵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蒙吉军,王雅,王晓东,周朕,孙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7)
[6]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辨识与模型构建: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J]. 朱恒槺,李锋,刘红晓,叶亚平. 生态科学. 2016(03)
[7]基于源-汇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 王琦,付梦娣,魏来,韩煜,史娜娜,李俊生,全占军.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2)
[8]基于CA的多背景生态安全土地空间格局模拟[J]. 杨青生,游细斌.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9]基于生态价值优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银川市七子连湖湿地公园为例[J]. 马泉,任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3)
[10]基于最小累计阻力面模型的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 陈群弟. 广东土地科学. 2016 (01)
博士论文
[1]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钟世坚.吉林大学 2013
[2]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数据挖掘模型选择研究[D]. 王国勋.电子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秦东钦.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用地扩展调控研究[D]. 刘克华.南京大学 2011
[5]杭州城市湿地变迁及其服务功能评价[D]. 王国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6]城市交通拥堵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系研究[D]. 徐东云.北京交通大学 2009
[7]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研究[D]. 刘红萍.华中农业大学 2006
[8]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旭.东北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扩展潜力—生态约束协调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D]. 张云倩.南京大学 2017
[2]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 范晓东.重庆大学 2012
[3]基于CLUE-S模型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 陈功勋.南京大学 2012
[4]杭州城市湿地动态变化与热场分布的关系研究[D]. 李静.新疆农业大学 2012
[5]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管制问题研究[D]. 贾卉.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12990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技术路线图??1.4研究内容与方法??1.4.1章节安排与内容??论文从中国快速域市化背景下城市成长方式和空间管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浙il:人士屮业论文?2相又研宄I"丨顾勾评述??2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城市空间增长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动态过程。从城市出现至今,其规模逐渐扩??大。工业革命以前,城市主要是以庭院经济、作坊经济为中心的传统散点状域市??空间格局。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城市增长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飞速增长,空间分布更为广泛。这一城市扩展过程是城市内??外部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从城市增长的空间菅控理论与实践出发,引入??城市增长管理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城市增长管理中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城市增长边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梳理;另一方面,研究还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研究以及生态安全格局在城市扩展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基于城市发展??中两个截然不同视角下的空间管理手段的相关研究综述,寻找研究的切入点,为??研究的框架构建指明方向。??四个主要的城市增长:空间???理i
型”的指数分析来看:至2006年为止,关于这一主题的中文发文量每年仅1-2??篇,2007年达到4篇,2010年开始缓慢增加,且该领域的研究与城市空间、空??间模型以及智慧城市等相关研究紧密结合(如下图2-2),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加权叠加模型的高原湖泊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以星云湖流域为例[J]. 李益敏,管成文,朱军,余艳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8)
[2]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城市生态带划定--以杭州市为例[J]. 李咏华,马淇蔚,范雪怡. 地理研究. 2017(03)
[3]城市开发边界内涵及划定方法研究[J]. 赵丹,刘科伟,李建伟,刘林,程永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4]回归本源——对城市增长边界“永久性”与“阶段性”的探讨[J]. 黄明华,张然,贺琦,王琛. 城市规划. 2017(02)
[5]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贵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蒙吉军,王雅,王晓东,周朕,孙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7)
[6]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辨识与模型构建: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J]. 朱恒槺,李锋,刘红晓,叶亚平. 生态科学. 2016(03)
[7]基于源-汇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 王琦,付梦娣,魏来,韩煜,史娜娜,李俊生,全占军.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2)
[8]基于CA的多背景生态安全土地空间格局模拟[J]. 杨青生,游细斌.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9]基于生态价值优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银川市七子连湖湿地公园为例[J]. 马泉,任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3)
[10]基于最小累计阻力面模型的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 陈群弟. 广东土地科学. 2016 (01)
博士论文
[1]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钟世坚.吉林大学 2013
[2]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数据挖掘模型选择研究[D]. 王国勋.电子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秦东钦.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用地扩展调控研究[D]. 刘克华.南京大学 2011
[5]杭州城市湿地变迁及其服务功能评价[D]. 王国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6]城市交通拥堵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系研究[D]. 徐东云.北京交通大学 2009
[7]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研究[D]. 刘红萍.华中农业大学 2006
[8]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旭.东北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扩展潜力—生态约束协调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D]. 张云倩.南京大学 2017
[2]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 范晓东.重庆大学 2012
[3]基于CLUE-S模型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 陈功勋.南京大学 2012
[4]杭州城市湿地动态变化与热场分布的关系研究[D]. 李静.新疆农业大学 2012
[5]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管制问题研究[D]. 贾卉.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12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1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