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扎根理论的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03 13:44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单一行业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通过将不同行业进行融合,拓宽行业的发展道路,促进多个产业间的协同融合,从而增加产业利润的来源渠道,最终促成1+1>2的效果。本研究正是基于此目标,将物流业与金融业两个已有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促成一种产业模式。本研究首先对两行业当前发展状况、协同发展必要性、河南省协同发展现状进行理论分析。为了使后续产业协同模型中指标选取工作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相关知识深入研究近5年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文献,经过一步步筛选最终选取了15个物流业选择式编码和13个金融业选择式编码,以此作为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指标体系的依据。随后基于此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Eviews9.0软件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模型。在模型中代入近三年河南省各地市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数据,测算各城市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得分,从而评价各地市两种行业协同发展状况。根据各城市行业协同度大小不同,划分为良好协同、勉强协同、轻度失调、严重失调、极度失调五个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协同理论研究
        1.2.2 扎根理论研究
        1.2.3 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关系研究
        1.2.4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模型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2.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现状
    2.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必要性分析
        2.2.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2.2.2 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求
        2.2.3 经济发展需要物流业与金融业融合
    2.3 河南省物流业与金融业现状分析
        2.3.1 河南省物流业现状分析
        2.3.2 河南省金融业现状分析
3 理论基础
    3.1 协同学
        3.1.1 序参量
        3.1.2 支配原理
        3.1.3 自组织
        3.1.4 涨落
        3.1.5 协同理论演化分析
    3.2 扎根理论
    3.3 熵值法
4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模型构建
    4.1 模型测算指标选择
        4.1.1 开放式编码
        4.1.2 主轴式编码
        4.1.3 选择式编码
        4.1.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2 模型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熵值计算
        4.2.3 协同理论模型
5 河南省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势函数求解
        5.1.1 势函数理论
        5.1.2 势函数计算
        5.1.3 河南省各地市势函数计算
    5.2 协同度计算
    5.3 河南省各地市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实证结果分析
        5.3.1 河南省各地市协同发展结果分析
        5.3.2 河南省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5.3.3 物流子系统为协同系统参量的原因
6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完善相关法规建设,规范信用评级制度
        6.1.2 培育专业化人才,增加产业就业人数
        6.1.3 建立物流金融管理平台,提升信息资源共享能力
    6.2 企业层面
        6.2.1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及业务量
        6.2.2 完善金融机构服务,提高金融业增加值
        6.2.3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降低金融风险
        6.2.4 提高专业化程度,成立物流金融银行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29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829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