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强度目标分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节能双控目标 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强度 目标分解 分解模型 综合评价体系
【摘要】:通过“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实施,河南省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河南省单位GDP能耗为0.715吨标准煤/万元相比2010年下降了22.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6%能源强度下降目标。但是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基数较大,仅仅控制能源强度指标无法有效约束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将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重约束控制。合理分解河南省地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目标,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河南省整体及各地市的能耗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节能减排政策;其次以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强度下降16%为约束条件,通过初步分解模型得到能源强度目标初步分解方案,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初步分解方案进行修正得到最优能源强度地市分解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消费总量分解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最优能源强度地市分解方案下的“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目标进行地市分解,最终得出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市分解方案。河南省各个地市“十三五”双控目标分解结果表明:(1)能源强度目标地市分解方案被分为三档地区和五档地区两种方案:在三档分类方案中,综合得分最高的郑州、济源、洛阳等应承担较大的节能责任,即2020年能源强度相比2015年下降17%,相应的综合得分较低三类地市承担的节能责任也较低,如周口、驻马店等承担15%的节能目标;在五档分类方案中,郑州、济源、洛阳仍然承担较高的节能责任(18%),而周口、驻马店、商丘承担较低的节能目标,即14%;在两档分类方案中工业地区受分类结果影响变动较大。(2)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案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郑州、洛阳、安阳等地市未来的能源需求也较大,“十三五”末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4201万吨标煤、2581万吨标煤和2171万吨标煤;而经济和科技欠发达的驻马店、周口、开封和漯河等地市未来能源需求量较低,“十三五”末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1315万吨标煤、1083万吨标煤、1040万吨标煤和867万吨标煤。(3)从地区分解结果看,工业部门的节能是全省及各地市实现“十三五”节能双控目标的关键所在,对全省节能将起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节能双控目标 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强度 目标分解 分解模型 综合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06;F42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13-17
- 1.2.1 节能潜力评估模型13-15
- 1.2.2 节能目标分解模型15-16
- 1.2.3 文献总结16-17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7-23
- 1.3.1 研究方法17-22
- 1.3.2 研究思路22-23
- 1.4 创新点23-25
- 2 河南省经济和能耗现状分析25-37
- 2.1 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25-29
- 2.1.1 河南省总体经济发展25-27
- 2.1.2 河南省18个地市经济发展27-29
- 2.2 河南省能源消费现状29-34
- 2.2.1 河南省总体能耗分析29-31
- 2.2.2 河南省分部门能源消费状况31-32
- 2.2.3 河南省18个地市能耗状况32-34
- 2.3 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分析34-35
- 2.4 本章小结35-37
- 3 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强度目标分解37-62
- 3.1 利用节能目标分解模型进行地市目标分解37-41
- 3.1.1 “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关键假设37-39
- 3.1.2 初步分解方案39-41
- 3.2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地市节能评价41-55
- 3.2.1 能源强度目标分解综合评价体系41
- 3.2.2 河南省各地市具体指标概况41-45
- 3.2.3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45-47
- 3.2.4 聚类分析47-50
- 3.2.5 敏感性分析50-55
- 3.3 河南省各地市“十三五”能源强度目标确定55-61
- 3.3.1 结果比较与分析55-56
- 3.3.2 最终分解方案56-61
- 3.4 本章小结61-62
- 4 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62-75
- 4.1 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预测62-63
- 4.2 建立综合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63-67
- 4.2.1 指标选取解释63-65
- 4.2.2 利用AHP方法计算指标权重65-67
- 4.3 河南省各地市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评价结果67-68
- 4.4 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分类赋值结果68-70
- 4.5 差异化调整70-72
- 4.6 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地市最终分解结果72-73
- 4.7 本章小结73-75
- 5 结论与展望75-77
- 5.1 结论75-76
- 5.2 研究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2-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凤丹;;统计指标在地区能源强度比较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期
2 徐敏杰;单葆国;韩新阳;;我国能源强度、电力强度变化及因素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3 宋枫;王丽丽;;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分析[J];资源科学;2012年01期
4 符冠云;郁聪;熊华文;;典型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能源强度的变化及启示[J];中国能源;2012年03期
5 王金涛;宋亚楠;韩瑞玲;;长春市工业能源强度解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仲伟周;任炳群;郭大为;王军;;我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统计特性及政策含义[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5期
7 张海云;;我国能源强度与能源价格市场化关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3年05期
8 夏利宇;;我国区域能源强度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02期
9 孙庆刚;郭菊娥;师博;;中国省域间能源强度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1期
10 林艳君;冯春萍;;浅析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中国能源;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丽;王铮;;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宏伟;;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关系辨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李禾;更高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将使节能环保双赢[N];科技日报;2011年
3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蔡华杰;降低能源强度+控制消费总量=节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上)[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能源强度、碳强度指标并不低[N];南方周末;2011年
7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十二五”规划的碳强度约束指标分配[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教授 何建坤;中国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下)[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10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能源与气候项目高级研究员 威廉·钱德瑞 编译 林永锋;正确看待中国今后十年的承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炎治;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国涓;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黄芳;中国能源消费碳强度影响因素及减排路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辉;河南省“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强度目标分解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阳;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彭青;湖北省能源强度变化因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泊远;青海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瑜鑫;中国省域能源强度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7 施金兵;安徽省能源强度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8 李江;中国能源强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9 许华;江苏省能源强度变动特征及成因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10 于明明;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潜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9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66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