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车伟等: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关键词: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与实践 > 经济 > 文章
张车伟等: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均衡发展
作者: 张车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翼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发布日期:2014-12-23
摘要:从统计上看,一个地区偏离均衡发展的程度可以表示为该地区GRP(GrossRegional Product)占全国份额与人口占全国份额的偏离程度,区域差异其实就是其经济分布与人口分布间的不匹配程度。文章使用度量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程度的指标,重新审视了中国的区域差距及其变化,发现区域差距自2003年以后呈现收敛趋势;通过把区域差距分解为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程度变化的相对差异,探讨了区域差距变化的动态机制,发现中国的区域差距主要由经济聚集度变化所决定,人口聚集度变化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但随着人口流动壁垒的降低,其在缩小区域差距上的作用在不断加大;文章最后讨论了如何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程度,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状况这里使用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度指标的R指标来观察由于R=1意味着区域处于匹配状态,可以R=1为中心,两边分别取相等的距离构造若干对称的区间,然后计算落在各个区域间内的区域数量占全部区域数量的比重来刻画不匹配度的分布状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借鉴了概率密度的思想为评价区域的不匹配度状态,需要对各个区间所代表的不匹配程度进行分类,而分类就需要有参照标准,这里尝试通过国际比较的方式找出一个适宜的参照标准我们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几个发展中国家不匹配度的历史数据进行了考察(参见表3),这里对这些国家的区域划分与中国省级区域基本相当,以便和上文中国分析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由表3不难看出,发达国家分布在0.7~1.3的R值区间内的区域数量占该国全部区域数量的比重在70%~90%之间,分布在0.8~1.2区间内的比重占50%~60%,分布在0.9~1.1区间内的比重占20%~40%根据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按不匹配度的区间将区域进行分类:R值处于0.7~1.3区间内的地区可称为低度匹配,0.8~1.2区间内的地区可称为中等匹配,0.9~1.1区间内的地区可称为高度匹配。
再来看中国的情况表4中计算了197819902003和2010四个年份,分布在三个匹配区间内的省级行政地区高度匹配区间内分布的地区总体在减少,1978和1990年的地区数量大体相等,2003年高度匹配区间内的省区减少为4个,2010年减少为1个中等匹配和低度匹配区间内的省区数量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1978年最多,2003年最少,2010年又有所增加。
进一步地,图刻画了四大区域和个省级行政区的指数,图中深色带状区域为高度匹配区间范围,外围浅色区域为中等匹配区间的范围,中间的虚线为完全匹配线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的R指数在中等匹配区间上边界之外,东北地区处于高度匹配区间之内,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中等匹配区间下边界之外因此,如果以中等匹配为标准状态,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不平衡程度相对较高,而东北地区不平衡程度相对较低动态来看,2003~2010年四大区域的R指数在向完全匹配线移动,31个省级地区的R指数也成收敛的态势。
资料来源:人均GDP数据是以国际元单位(Geary-KhamisDollars)衡量结果,数据来自Middison(2010)除俄罗斯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外,其他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数据来自Williamson(1965),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数据来自OECD.Stat俄罗斯1990年的数据来自Mikheeva(1999),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印度数据来自各国统计机构网站,中国的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跨国比较的结果,以及对中国省级地区类型的划分,我们可以从协调人口与经济集聚的角度提出促进区域向均衡发展的思路当区域发展不均衡表现为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匹配时,其原因要么人口承载过多产业聚集过少,要么是产业聚集过多人口承载过少因此,对人口聚集过多的地方,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引导人口流出的同时加快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而对于经济聚集程度偏高的地区,区域均衡发展的路径则应该主要通过加快人口聚集来实现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背后的动力是人口流动和资本的流动,人口流动表现为大量外出农民工进城运动,而资本流动主要表现为产业转移从中国目前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来看,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就要求人口继续向东部地区流动,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根据不匹配度的分解结果,东部地区不匹配度下降主要是人口聚集效应所致人口向东部聚集是市场力量的结果,政策制定应因势利导,顺应人口东移的趋势产业转移虽然能够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这种转移往往是东部自觉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对东部地区长期持续发展也是有利的,因此东部地区不会因为产业转出而出现经济份额大幅下滑另外,从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看,东部地区生态容纳能力比较强,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空间因此,东部地区向匹配区间收敛的路径主要以人口聚集为指向,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创造能力,继续吸纳中西部的人口进入,另一方面要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外来人口,使已经转移至东部地区的人口稳定下来。
中部地区均衡发展要走人口流出和产业聚集并重的道路近年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较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也是经济聚集效应主导不匹配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发展条件上看,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基础相对厚实,环境承载力也较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中部地区的人口基数比较大,仅依靠产业聚集难以较快地实现本区域的均衡发展因此,一方面中部地区继续承接东部的产业和投资,培育长江中游中原等已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另一方面应继续输出人口,特别是已经转移至东部地区的劳动力的家属子女需要迁移到东部。
西部地区向匹配区间的收敛也是经济聚集主导的结果,,这得益于上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区域的主体功能来看,西部地区是国家生态功能区主要分布的地区,作为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突出虽然近年来西部地区通过开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对全国的生态安全也产生了一定威胁整体上,西部地区需以维护生态安全为主,只能在少数资源生态条件适宜的区域进行点状集中开发但是,对于西部巨大的空间范围,点状集中开发很难改变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因此,西部地区实现均衡发展的路径应主要通过人口流出来缩小分母实现具体而言,一方面,继续引导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另一方面,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移民可考虑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以达到缩小区域差距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
东北地区处于高度匹配区间中,但其内部的省际异质性较高,吉林的匹配程度较高,而辽宁和黑龙江差异较大,前者R值稳定在1.3左右,后者R值下降幅度较大,两者折中效果出现区域匹配程度较高的结果黑龙江生态安全功能地位突出,不适宜大规模聚集产业,实现地区均衡发展需要向外输出人口辽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当前发展阶段的需求与辽宁产业优势比较契合,故而辽宁的经济聚集功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利用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提高吸纳人口的能力从区域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均衡发展的路径是促进人口由北向南部流动,实现区域内部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均衡。
六、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这样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揭示了区域差距变动的动态机制,并探讨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通过构造不匹配指数,并对1978~2010年省际区域数据的计算,我们发现区域不匹配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0年先小幅下降,1990~2003年大幅提高,2003~2010年开始稳步下降种种迹象显示,2003年是中国区域格局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拐点,这和使用传统度量地区差距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认为中国区域差距已经出现收敛迹象。
鉴于区域差距是由于人口和经济集聚过程不协同所致,我们将不匹配度变动分解为经济集聚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后发现,中国的区域差距主要由经济聚集度变化所决定,人口聚集度变化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但随着人口流动壁垒的降低,其在缩小区域差距上的作用在不断加大。
基于本文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中国应继续实施人口向东聚集和产业向西转移的双向转移策略由于要素流动本身已经显示出促进区域均衡的倾向,区域政策的设计应采取顺向调节,破除要素流动壁垒的方式来协助区域的均衡发展具体到四大区域的均衡发展路径而言,东部地区均衡发展的路径要以聚集人口为主,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岗位创造能力,继续吸纳外来劳动力,同时要稳定现有外来人口,实现流动人口的本地化;中部地区在承接和扩张产业的同时,仍应继续转移出剩余人口,特别是在东部就业劳动力的家属;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功能突出,应采取面状保护点状开发的策略,对本区域不能消化的人口,应通过鼓励劳动力向东部转移以及跨区域生态移民等方式解决;东北地区内部差异性较大,互补性较强,可通过促进区域内部人口由北向南的流动来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
来源:《人口研究》,2013年第6期
文章推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3855号-1
本文关键词: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7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