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
【摘要】:通过对于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进行了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期望对于新经济形势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报关 国际货运 人才培养
【分类号】:F250-4;G712
【正文快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职教育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黎明;;“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08期
2 王佐;;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J];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02期
3 刘刚;;基于产业互动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琳琳;;绿色物流大潮下的国际贸易:国外经验及国内应对[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11期
2 吴琳娜;;仓储运输类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年09期
3 刘丹;张晟义;;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实证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刘妤;顾正刚;;新常态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西藏1995-2014年面板数据[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刘亚楠;程书强;许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6 段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03期
7 曹允春;王曼曼;;基于产业链视角的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17年02期
8 杨静;周荣荣;;新常态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方式创新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年11期
9 沈通;;电商企业自建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及物流供应链配送对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19期
10 刘海猛;方创琳;任宇飞;;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物流业发展与跨境电商平台建设[J];干旱区地理;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秉镰;林坦;;制造业物流外包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2 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3 孔德洋;徐希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4 黄华峰;;试探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的方向[J];物流科技;2007年06期
5 刘秉镰;;基于价值量的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05期
6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2期
2 龚志伟;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3 刘峗,杨秀军,黄远友;论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安松叶,宁耀斌;大学要不断校正人才培养的方向[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6期
5 徐天申;小议《关于人才与人才培养的断想》[J];思维与智慧;2000年05期
6 杨晓明,孟繁有;论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7 施春华;论创新人才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王元丰;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9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郑雅萍;;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欣;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戴敏;GE公司零售高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宗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仪表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金永存;基于“163模式”的机械加工类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58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95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