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京津冀协同视角下的天津工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22:15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协同视角下的天津工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梯度系数 相似系数


【摘要】:天津市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我国工业基础雄厚的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自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全市经济支撑的核心产业,天津工业不断加大发展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城市仅仅依靠自身力量,不注重与周边城市或者地区的协同合作,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实现天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已经提出并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将对京津冀的产业结构情况进行大力研究。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要实现交通、产业及生态协同发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完全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发展机会,加快转型,调整结构,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使京津冀地区能成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列的三大经济支柱,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天津工业势必面临改变,对于优势产业应该提升为支柱产业,发挥集聚效应,对于不具有优势的产业应该果断淘汰。但是如何甄别哪些行业属于优势产业,哪些行业不属于优势产业,是本文首先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差异情况进行分析,对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和协作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天津市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中利用相似系数及梯度系数分析方法比较京津冀三地的相对优势产业,利用该方法分析出三地应该如何将产业相互转移,大力发展各自的相对优势产业,放弃相对优势较低的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进而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定性研究主要利用规范分析法找出天津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天津市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促进产业升级与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梯度系数 相似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7
【目录】:
  •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1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9-10
  • 1.1.1 选题目的9-10
  • 1.1.2 选题意义10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0-12
  • 1.2.1 研究思路10-12
  • 1.2.2 研究方法12
  • 1.3 论文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2-19
  • 1.3.1 都市圈及都市圈一体化12-13
  • 1.3.2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13-17
  • 1.3.3 中国新型工业化研究17-18
  • 1.3.4 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18
  • 1.3.5 产业梯度的基本理论18-19
  • 1.4 小结19-21
  • 第二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21-41
  • 2.1 京津冀协同发展概况21-23
  • 2.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与现状21-22
  • 2.1.2 国家层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2
  • 2.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进入实施阶段22-23
  • 2.2 京津冀经济圈现状23-25
  • 2.3 京津冀产业发展分析25-41
  • 2.3.1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总体分析25-26
  • 2.3.2 京津冀产业梯度分析26-37
  • 2.3.3 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挑战37-41
  • 第三章 天津工业现状41-47
  • 3.1 天津工业发展概况41
  • 3.2 天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1-44
  • 3.2.1 优势支柱产业不够突出42-43
  • 3.2.2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43-44
  • 3.2.3 科技研发水平有待提高44
  • 3.2.4 区域合作需要进一步推进44
  • 3.3 天津市工业发展定位44-47
  • 第四章 天津工业发展对策研究47-53
  • 4.1 提升区域内产业合作水平47-48
  • 4.1.1 加强协调与产业对接47-48
  • 4.1.2 引导竞争良性发展48
  • 4.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48-50
  • 4.2.1 完善体制机制49
  • 4.2.2 推动优势产业升级49-50
  • 4.2.3 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与努力延伸产业链条50
  • 4.2.4 注重集聚效应与利用好对外开放契机50
  • 4.3 打造适合天津工业发展优质环境50-53
  • 4.3.1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51
  • 4.3.2 调整产业结构51
  • 4.3.3 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带与高端产业聚集区51
  • 4.3.4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51-52
  • 4.3.5 创造良好人才环境52
  • 4.3.6 提升服务能力52-53
  • 结束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国平;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J];发展;2005年11期

2 饶华;;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江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3 王新宁;;南昌市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应防范的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5期

4 谢作诗;;产业梯度转移:良辰仍未到[J];西部论丛;2009年11期

5 刘现准;;河南省承接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探析[J];当代经济;2014年01期

6 淳悦峻;;聊城市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0期

7 蒋伟;浅析节约型社会的产业梯度转移[J];特区经济;2005年09期

8 王桂芝;;产业梯度转移的粘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07期

9 郑小娟;;论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与结构优化——以江西省龙南县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作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3期

10 戴宏伟;;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J];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春晖;干迪;吴磊;;人口区域流动视角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以安徽省北部地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2 和朝东;;北京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产业评估与规划建议[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3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叶建华;;高安市承接陶瓷产业梯度转移现象引发的思考[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沈强;;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杨春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贺州工业发展[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张刚铭;;河池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几点思考[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7 肖金成;;加强东西合作 促进产业转移[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杨皓然;;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虞锡君;钱方明;;浙商投资中部地区的特征和动因[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冠百;;广西如何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小彤;经济结构性减速下的产业梯度转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刘小荣;南昌,如何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N];江西日报;2005年

3 于轩;中部六省推动产业梯度转移[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范利祥;争夺上海产业梯度转移“黄金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本报编辑;汶川地震不会阻碍纺织产业梯度转移[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6 记者 余万芳;实行产业梯度转移 积极发展服务外包[N];绍兴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冰;纺织产业转移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N];中国纺织报;2009年

8 记者 杨洁 通讯员 申海良 叶军;我市有序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大幕开启[N];嘉兴日报;2011年

9 李寒芳;福建将着力发展四大产业[N];中国纺织报;2007年

10 记者 马文宽邋李虹;河南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步伐[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蕊;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林;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用地布局及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欢;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周秋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王奕捚;综合成本变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陈鑫;京津冀协同视角下的天津工业发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6 王业雯;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姜宁;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刘琳;全球化条件下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翟相如;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王蜜;广州制鞋业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0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080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