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要素贡献度的测算
本文关键词: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要素贡献度的测算
【摘要】:文章从基础因素、需求因素、企业战略和相关产业等四个方面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指标设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对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活力贡献度进行经验研究。研究显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由创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经济总量比重、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及创意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等多维因素决定,且每种因素的贡献度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性,需要运用政策杠杆加以矫正。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
【基金】: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12WE60)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0引言文化产业竞争力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每个地区都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文化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提高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绚;;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与问题揭示[J];经济学家;2013年04期
2 杜鹏程,韦伟;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刘可夫,文智勇;论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培植和发展[J];福建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4 韩华;关于文化产业创新问题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谢忠;;2011年电子游戏产业的思考[J];文化月刊(下旬刊);2012年Z1期
6 林纾;;生态视角下的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期
7 鲲辽;;文化产业:是金矿更需挖掘[J];卓越理财;2011年12期
8 孟东方;;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企业文明;2012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汽车产业新政策[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3 吴青;;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国内微型汽车发动机的发展[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4 陈林;;倡导品牌经营 建立汽配流通新秩序[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三)[C];2005年
5 曹朴芳;;落实《造纸产业发展政策》 促进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A];’2008(第十五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事勇;;农用车会重新定位吗?[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一集)[C];2004年
7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A];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A];2011中国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杨重光;;产业升级和优化的国际因素[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熊琼;龙静;;国产化政策对汽车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大众汽车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书福;我对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理解[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汪华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实施[N];证券日报;2004年
3 记者 尹涛;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近期将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记者谢远东;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征集意见[N];法制日报;2003年
5 朱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变中求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6 记者 黄涛;《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今日出炉[N];广州日报;2005年
7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 苑德军博士;制订金融产业发展政策迫在眉睫[N];金融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保护与促进并重 规模共服务齐抓[N];金融时报;2004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发改委制定水泥产业发展政策[N];证券时报;2006年
10 朱剑红;《造纸产业发展政策》颁布[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志虹;都市连绵区县域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因应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碧宏;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D];西南大学;2012年
5 郑重;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李景海;产业集聚生成机理及经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李江涛;产业深化理论——一个新产业理论框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禹新荣;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吴远立;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赵子铭;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焰林;自贡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肖萍;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与协同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妍;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现状、问题与对策[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李波;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赵颖涛;产业调整政策有效制定机制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池海;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洪怡;安徽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孙海燕;泸州政府白酒产业发展政策效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丹;中国高耗能产业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10 涂婧;小蓝经济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9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13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