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优化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免费国民经济论文
本文关键词:流通产业优化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流通产业优化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内容摘要: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商贸流通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文章分析流通产业的优化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问题,揭示出流通产业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的增长是相互影响与联系的关系,得出结论: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流通产业通过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接着,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有关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为例,找出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溢出效应的差距,最后提出进一步发挥流通产业对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的有效对策,以期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带动经济的全面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流通产业 第三产业经济 溢出效应 协调发展
流通产业优化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当前流通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流通各环节效率得到提高,流通资源与优势得到合理配置,进而对第三产业产生外部性作用。对于外部性,可将其分成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两种,本文所指的外部性为正外部性—促进与带动作用。由于流通产业集物流、信息流、商流以及资金流于一体,对于流通过程而言具有知识与信息的传播特征,因此其具备外部性—外溢效应。一方面流通产业自身的不断优化与发展,会对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贡献,即对消费、社会就业以及提高经济等方面均会产生积极的带动与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流通产业的优化发展还会对上游产业的控制力、第三产业的宏观经济贡献力、消费的服务力以及区域的经济辐射力等方面产生综合作用,更好更快地促进第三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的直接影响
1.国内生产总值的推动作用。按照历年我国统计年鉴资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商贸流通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接近9.5%,年平均增长近3.8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总产值约29726亿元,增长率为10.63%,远高过GDP增长率,而商贸流通产业的产值份额占GDP的比例接近10%,可见商贸流通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起到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2.对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的影响。商贸流通产业的劳动力就业贡献指数指的是流通业从业者数量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社会就业贡献率越高,表明该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就能吸纳更多劳动力,进而就能解决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前国内商贸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就业贡献率从1980年的3.23%提高到2014年的13.86%,其中2013年商贸流通产业就业者超过7685万人,增幅远高于其他行业。2011年我国批发以及零售业就业者数量比例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约25%,其中零售业、批发在个体中、私营企业当中的从业者比例接近41%,连带仓储、交通运输、餐饮业、邮电通信业以及住宿行业从业者,整个商贸流通业从业者数量占社会从业总人数的50%左右,这表明商贸流通业对提高社会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对第三次产业自身发展的作用。流通产业作为商品销售主要环节,在整个社会资源的调配过程与结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流通产业的不断优化可以较好的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为商贸流通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商贸流通的扩大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同时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从而加速经济发展。
(二)流通产业优化对第三产业经济的间接影响
1.从终端消费者视角而言。就消费者的地位角度而言,流通产业已经由社会经济的补充角色向社会经济的主要角色方向转换,进一步真正发挥出流通产业的聚与散功能,全面引导消费。商贸流通业不仅扩展了经济市场,同时还有效地引导生产、活跃消费并且促进了社会的充分就业,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全面促进城市经济稳定发展。
2.从经济效应视角而言。流通产业的不断优化与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与明细,各流通企业通过相互合作与联系,有效加强了各区域流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率。从流通企业下游客户或者是从消费者立场而言,小流通企业由于集群,具有互补性以及配套性,最终进一步提高集群内各个流通产品线的深度与广度,较好满足不同消费者与客户的实际需求,由此激发客户的采购意向。
3.从社会效应视角而言。流通产业从社会效应角度而言,本质上就是一项全民性与社会性的经济活动,此外还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生产劳动要素。流通产业的优化可快速将区域的经济资源与优势进行整合,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各流通资源,全面推动区域的建筑、交通运输、金融以及房地产等产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流通产业优化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一)东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GDP的影响
商贸流通产业对东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起到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但两者之间的数值存在很大差异。从GDP的总量而言,东部地区的GDP值比例占全国比重接近48.81%,而西部地区仅占全国比例的18.10%,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7倍。其中1984年东部地区的GDP比重占全国比重的50.01%,而西部地区仅占全国比重的17.9%,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79倍。表1中,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从1985年至2006年,数值由42.4%提高至61.2%,平均年增长率超过0.9%;而西部地区的GDP占全国比重从17.5%提高至24.6%。由此可见,东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GDP的贡献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从图1可知,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占比差距从1985到1991年平均比值是2.43,并维持在较稳定状态,东部地区占比仅在1990年出现了小幅下降趋势,东西部地区的GDP之比接近2.33。1992-2001年,东西部地区的GDP年平均比值为2.944;而2002-2006年,年平均比值提高到3.48,使得东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差距出现扩大趋势。
(二)东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外商直接投资差异的影响
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缘与政策优势,因此使得流通产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在商贸流通产业差额变动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明显差距,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差额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1997年,我国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差额维持在3107.8元左右,而中部地区流通产业差额为 4002.78元、东部地区达到6382.5元,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差额是西部与中部地区的2.05与1.59倍。此时东中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差额仍较小,但到了2011年,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差额与中西部差额由1997年的1.59倍、2.05倍分别扩大到5.36倍与9.02倍;中部地区流通产业差额是西部流通产业差额的1.69倍。可见东中西部流通产业的差额变动过程中,三个地区存在明显的扩大趋势。
其次由于东西部之间的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差异,使得这三个地区当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也各不相同。1985年东部地区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接近11.51亿美元,而在2006年更是达到569.26亿美元,涨幅超48倍;同期西部地区由1.0094亿美元提高至21.77亿美元,提高了21倍,但与东部相比,东西部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距不断扩大。近年来东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2003-2011年东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由2003年的459.51亿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1516.20亿美元,每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都在稳步提升;而2003-2011年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由58.31亿美元、17.23亿美元增至340.27亿美元与216.99亿美元,可见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2011年之前虽逐年递增,但是增幅十分缓慢。
再者,东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也存在鲜明的“东高西低”特点:1985年东部地区占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利用规模的接近87.314%,而西部地区仅有6.662%。发展至2006年,东西部地区的占比数值分别变成90.32%与4.45%,西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下降。1985-2006年,,东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占比约85.741%,其中1990-2000年,东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占比是83.692%;在2001-2006年该数值比例提高至87.14%。而西部地区1985-2006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例平均占比均维持在5.15%左右;1990-2000年,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比仅有5.04%;2001-2006年该数值下降至3.42%。由此可知,东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存在很大差距并有扩大趋势。
(三)东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的影响
受到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中东西部地区分布不同的影响,使东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距。为了了解流通产业对东西部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可通过计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东西部地区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就业增长拉动的百分点来分析。总体而言,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对第三经济就业贡献率即就业年均增长率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如表3所示。
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的就业增长拉动百分比中,东部地区也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的就业贡献率比西部地区突出,2008-2012年东部地区的就业贡献率不断提高,年均就业贡献率为13.93%,而西部地区的就业贡献率偏低,2008年仅为3.82%,2012年为7.04%,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差了近一倍。由此可见,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由表4可知,东部地区2008年的城镇就业人员为338.6万人,而流通业的从业者人员达到38万人,占城镇就业人数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2%与19%;而西部地区2012年的城镇就业人数为286.7万人,其中流通业人数与城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分别约169.2万与32.1万人,城镇流通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比重与占城镇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5%与18.9%。到了2012年,东西部地区的城镇流通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比重、占城镇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表4中最后一项指标中可知,2008-2012年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城镇就业人数占城镇第三产业比重与东部地区相差不大,差值维持在0.1%-0.5%之间,但总体而言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此外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从而全面较快地带动社会就业岗位的增长,进一步发挥出商贸流通业对该地区经济运行的促进作用。
发挥流通产业对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途径
为较快地进一步发挥流通产业对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应大力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外资进入该地区。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营造良好、公平的流通环境,促进流通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与政策优惠。同时积极鼓励欠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大力促进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实现社会就业率与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重视流通产业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
按照《我国中西部地区商贸流产业的发展规划》,欠发达地区各地方政府部门积极转变观念与解放思想,坚持做到“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发展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加快欠发达地区的流通体制改革。
(二)重视流通产业对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流通产业的顺利发展可以全面推进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经济稳定发展,为此应加以重视,发挥流通产业的引导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快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欠发达地区第三经济的带动作用。
(三)完善流通业法规政策助推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政府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支持城乡商贸统筹协调发展的法规、政策或制度,扎实推进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各城市的流通与消费环境,完善该地区商品流通市场,建立统一、有序、开放的城乡商品流通新格局。
(四)加快流通产业中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重点规划并积极建设集“仓储-包装-加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中心基地,提高该地区流通产业的流通效率。确保欠发达地区物流网络及信息的畅通,提高流通业物流建设服务水平;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通过推动流通产业的技术装备、资本运营或组织形态等创新,积极培育大型商贸集团,以便较快提高流通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五)重视培养流通人才以提高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素质
欠发达地区应积极利用各高等院校的人才,采取校企合作形式,不断培养商贸流通人才,以提高现代流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商贸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此外积极鼓励流通从业人员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提高流通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与水平,促进流通产业的进一步优化,最终发挥流通产业对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经济的促进与助推作用。
总而言之,流通产业优化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注重流通产业在欠发达地区对第三产业经济发挥的带动与促进作用。一方面不断完善欠发达地区各项商贸流通的法规体系,积极营造公平与良好的流通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流通各环节效率。另一方面积极培养综合型流通人才,逐步优化流通产业,发挥其溢出效应,提高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最终快速地推动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的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1.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技术经济,2011(11)
2.雷萍.我国流通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8)
3.荆林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服务业发展[J].财贸经济,2010(11)
4.唐红诗.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基于面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J].天府新论,2009(2)
5.胡永仕,王健.福建省流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1(9)
6.刘宏,李述晟.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3(4)
7.孙良涛,李继云,田友春.物流业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云南物流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3)
8.林茜.福建省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1(4)
论文发表 | 免费论文 | 0 | 2016/5/9 14:20:34 | 胡金露
网友评论:(审核后显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团结、稳定等内容的评论。
3、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4、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5、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本文关键词:流通产业优化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1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