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野县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发展进入瓶颈期,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昂贵的地价、不便捷的交通、自然资源的短缺使得发达城市的工业制造业开始向内陆中部地区转移,因此城市发展呈现产业化的趋势,而产业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带动作用。我国许多地区相继建立了产业集聚区,这不仅是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实现产城互动、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集聚是我国城镇化的必经阶段,而产业集聚区能否健康发展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将产业集聚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国内外绿地规划的理论与国内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发现产业集聚区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原因并探索解决的途径,力求营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绿色空间。我国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其环境、生态、绿地的研究还很欠缺,本研究以新野县产业集聚区为例,将提出的策略应用于新野县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以期为今后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指导平原地区这一类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本研究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绿地规划历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界定出本文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理论部分从两方面入手,介绍了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和影响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以淮安工业园区和唐河县产业集聚区为例,探索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可借鉴之处与现存的问题;第三章是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的构建,从产业集聚区及其绿地的特性分析入手,分别研究其特点;对产业集聚区绿地的功能进行讨论,进而确定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定位、提出规划原则;分析影响产业集聚区绿地规划布局结构的因素,绿地空间形态要素对应的用地载体以及规划要点、不同功能的绿地布局,基于以上提出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策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有层次、有体系的构建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第四章是新野县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将前一章提出的规划方法应用于新野县,为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产业集聚区绿地具有自身特性,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考虑绿地功能的发挥,绿地布局保障绿地功能有效性;绿地系统规划力求塑造特色鲜明、具有良好景观风貌的产业集聚区;提出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策略,是基于优化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营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塑造特色景观风貌三方面考虑而提出的可行性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5.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仁凤;吴淑琴;;绿色奥运与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J];北京园林;2002年04期
2 周本贤;浅谈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J];湖南林业;2003年08期
3 王炜 ,杨晓东 ,纪江海 ,赵荣山 ,李国庆;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石家庄市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04年04期
4 胡运骅;;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制订、实施和修编[J];风景园林;2005年04期
5 范冬英;王玉华;李保明;;基于自然生态的海南省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7年10期
6 林世平;梁伊任;;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是我国未来运用的必然趋势[J];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06期
7 林世平;梁伊任;;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初探(上)[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林世平;梁伊任;;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初探(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吴耀兴;康文星;;小城镇生态绿地系统规划[J];城乡建设;2008年06期
10 杜钦;巩晋楠;王开运;张超;;核 合 和——崇明岛绿地系统规划[J];城市规划;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秀源;姜艳霞;;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初探[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花兰;;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南昌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郭竹梅;徐波;周波;李悦;张承明;;北京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4 徐秀源;姜艳霞;;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初探[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5 高仁凤;吴淑琴;;绿色奥运与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6 高仁凤;吴淑琴;;绿色奥运与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炜;马承伟;杨晓东;纪江海;;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石家庄市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刘秀晨;;绿色奥运和绿地系统规划[A];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08·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9 李鑫;李伟强;;城镇化背景下的“分层次”绿地系统规划初探——以苍南县绿地系统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10 张其成;;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思考[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超 通讯员 洪杰 李宁;全市绿地系统规划评审会召开[N];德州日报;2009年
2 董玉明 王启志;湖北利川绿地系统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马桂芬;自治区专家对我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评审[N];吴忠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赵英明;济南绿地系统规划通过专家评审[N];济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志鸿;我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出炉[N];三明日报;2013年
6 实习记者 李凌翌;我市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出炉[N];成都日报;2006年
7 记者 陈滢;《宁德市绿地系统规划》已完成初稿[N];闽东日报;2007年
8 米鹏民;我市制定绿地系统规划[N];深圳商报;2004年
9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构筑滨海风景旅游城[N];厦门日报;2006年
10 张金国 覃兴杰;追逐梦想家园[N];团结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刘纯青;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张晓佳;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赵兵;花桥新城生态单元制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新农村建设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2 郭琪;华容县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地域特色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夏熠琳;中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层控制模式初探[D];东南大学;2015年
4 丁文梅;生态涵养发展背景下的万州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5 刘灿;生态服务功能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沈广哲;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调适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蔡丽鹃;宁都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8 雷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9 郝旭一;新野县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10 郑堡元;统筹城乡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4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23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