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FDI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半参数最小二乘法

发布时间:2017-12-30 20:00

  本文关键词:FDI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半参数最小二乘法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FDI 战略性新兴产业 STLS-Malmquist


【摘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不同来源国的外资企业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选出的四位细分代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测度,运用投入主导的Malmquist指数及半参数最小二乘法(STLS)分析了FDI与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DI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提升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在技术效率的提升方面效果显著,包含FDI投入约束的DEA效率平均值要比不包含FDI投入约束效率平均值有所提升,并且包含FDI投入约束的有效DMU数目更加明显。所以继续鼓励外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可取的,并且,研发、资本密集度、人均资本、出口额越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越明显。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of origin from 1998 to 2007, this paper matches the database of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 key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re measured by four bits of subdivision codes corresponding to th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lmquist index and semi-parametric least square method (STLS), which is used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FDI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especially in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DEA with FDI input constraint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FDI input constraint. Therefore, it is desirable to continue to encourage foreign investment into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R & D, capital intensity, per capita capital, exports mor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s more obviou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外资对河南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2015BJJ033),项目负责人:田珍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2015-ZD-083),项目负责人:田珍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协同创新联盟研究”(152400410182),项目负责人:范建民
【分类号】:F832.6;F276.4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商投资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据商务部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97.1亿美元,2004-2014年实际使用外资总计1.02万亿美元,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从国家政策来看,政府正在逐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发展鲜花茶前景看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2期

2 高天;铝轮廈正成为中国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J];铝加工;2004年05期

3 周良洛;;以新兴产业来激发地区创造活力[J];前线;2006年12期

4 ;新兴产业发展也要严防“过剩”[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8期

5 ;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之魂[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9年09期

6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7 ;领导、专家“把脉”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05期

8 潘利;;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选准突破口[J];广东经济;2010年06期

9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新湘评论;2010年11期

10 ;连云港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J];江苏建材;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浙;;加快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韩影;贝绍军;赵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3 赵瑾璐;李梓伊;;北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刃刚;;河北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意义、条件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春东;张露露;;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与评价[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海涛;田东山;陈龙;;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延年;;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小波;;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思考[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学仁;范益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娟;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N];大庆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N];科技日报;2009年

3 童海华;期待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花新年绽放[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宋时飞;新兴产业撬动新增长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世玲 王晓明;刘峰:新兴产业是否过剩,资本会自行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郑英;市政协举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政情交流会[N];江阴日报;2010年

7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郭铁成;从新兴产业的规律出发制定有效政策[N];科技日报;2010年

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蔡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国际视野[N];南方日报;2010年

9 中山大学教授 王s,

本文编号:1356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356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