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4

  本文关键词: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出处:《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技术产业 产业竞争力 技术创新 主成分分析法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但与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却略显逊色,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并且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竞争。高技术产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基础上的产业,它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技术产业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因此,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力量,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思路是: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并提出问题,根据理论基础构建实证模型,进而得出结论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下的17个子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3年~2012年的1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指标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三个主成分:技术开发因子、技术转化因子和技术支撑因子,并进一步得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在不同子行业中的变化趋势。其次,选取了高技术产业的总利润、劳动生产率、出口交货值和每个子行业下的高技术产业市场占有率四个维度作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代表,进行面板实证检验,并对17个子行业的竞争力分别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下不同子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不同。总体上来说,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同。其中的一个共同点是在各行业中技术开发因子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强,技术转化因子和技术支撑因子因不同的行业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排名有所不同。最后,本文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上述研究的实证结果,分别从高技术企业角度和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角度,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Abstract]:After nearly 40 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has achieved a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from small to large, and the industrial scale has leapt to the second largest in the world, bu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However,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is slightly inferior, large but not strong, lack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current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increasingly fierce, and the essence of the competition is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s based on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determines whether a country can obtain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It determines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 and region. 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esearch idea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mpirical model, and then draw conclusions and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Firs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Taking 17 sub-industries under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exes of 17 sub-industries from 2003 to 2012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Put forward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actor,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factor and technology support factor, and further obtained the change tren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different sub-industries. Secondly.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otal profit, labor productivity, export delivery value and market share of high-tech industry under each sub-industry are selec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The panel empirical test, and 17 sub-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tech industries in different sub-industries hav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One of the common points is that the factor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ve the strongest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factor and technology support factor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ranking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Finall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ults of the abov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industrial policies,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44;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90年代中国高技术产业状况[J];科技经济市场;2000年03期

2 马德秀;加快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J];中国投资;2001年12期

3 ;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三大特点(英文)[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4年04期

4 赵兰香;吴灼亮;;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年02期

5 王昌林;;中国高技术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战略思路[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6年03期

6 易李弟;;聚焦中国高技术产业[J];经济论坛;2008年01期

7 许江萍;;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共成长——写在中国科技投资诞生10周年之际[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12期

8 怀国模;;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J];中外科技信息;1993年05期

9 方军;中国高技术产业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4年01期

10 刘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J];港澳经济;199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春燕;刘军;;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动态研究——基于价值分析法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淑娟;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世界第二[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李虎军;中国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3 江可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效率:中国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记者刘东凯、何广怀;中国高技术产业群体迅速崛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赵永新;中国高技术出口跻身世界前两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俊鸣;蓄势扬帆待远航[N];科技日报;2003年

7 江国成邋储国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特约评论员 陈凯;中国的信息社会指数及信息化水平仍靠后[N];通信信息报;2007年

9 彭燮;勾勒产业“数字地图”[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记者 赵承;高新技术产值年均增长20%[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彬;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吴灼亮;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魏洁云;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创新路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千慧雄;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敬;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顾晓燕;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国际经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仲盼;中国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动趋势及效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吴林兵;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效益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敏;中国高技术产业标准化驱动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王幸之;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D];南京大学;2012年

7 刘雯;开放条件下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格局与创新效率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8 杨莉;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神霞伟;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10 李璐;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高技术产业适用性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05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05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