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结构调整视角下的能源效率变动与回弹效应考察——基于三次产业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15

  本文关键词:结构调整视角下的能源效率变动与回弹效应考察——基于三次产业的实证分析 出处:《软科学》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效率 回弹效应 三次产业


【摘要】:基于因素分解法对我国1986~2013年节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能源效率变化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回弹效应模型对国家层面及三次产业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了能源强度的下降,对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能源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能源效率提升,但是效果比较微弱;我国宏观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表现为逆反回弹效应,且呈现阶段性特征,1986~2001年为部分回弹效应,2002~2013年为逆反回弹效应,技术进步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近年来发挥的作用不断弱化;能源回弹效应在三次产业间的表现形式差异较大,第一产业表现为超级节能现象,第二产业表现为强逆反回弹现象,第三产业表现为部分回弹现象。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ergy - saving factors in China from 1986 to 2013 based on the factor decomposition method , the effects of energy efficiency on energy efficiency have been quantified .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097、15BGL128) 2014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2016年度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2016年度江苏普通高校学术单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分类号】:F426.2
【正文快照】: 1引言大量的理论及实践证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共同影响能源强度的变化[1],且技术进步是能源强度下降的决定性因素[2],因此普遍被认为是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手段。然而,纵观我国近30年的发展历程,能源消耗并没有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降低。事实上,技术进步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能源效率及其政策和技术(上)[J];节能与环保;2001年06期

2 张平;英国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取向[J];中国能源;2001年02期

3 滕玉华;;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效率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2009年27期

4 冯明;吴开;;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0年01期

5 李峻;张晟;邓仕杰;;能源效率研究综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邓强;谭忠富;韩金山;;中国能源效率的国际对比分析[J];电力学报;2010年02期

7 潘国刚;贾江涛;;基于系统论的我国能源效率提升战略研究[J];节能技术;2011年03期

8 胡俊;;2001~2008年间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6期

9 刘战伟;;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及其收敛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程玉鸿;张玮琪;;我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差异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中国物理能源效率[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罗伯特·艾尔斯 本杰明·瓦尔;提升能源效率就是为经济引擎加油[N];中国商报;2009年

2 彭源长;市场将刻画能源效率和结构崭新面貌[N];中国电力报;2013年

3 中国WTO/TBT-SPS中心供稿;美国拟制定消费品能源效率计划和修订能源效率执行法规[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4 中国WTO-TBT/SPS中心供稿;美国拟制定消费品能源效率执行法规[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5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首席研究员 教授 陈柳钦;不应忽视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N];中国石油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慧;2011年能效产业或将大放光彩[N];中国能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芯仪;环境约束下的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高秀革;河北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3 谢秀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比较[D];暨南大学;2015年

4 刘昌林;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5 杨越;金融发展对我国能源效率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梦蕴;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吴鹏;经济转型背景下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赵亚楠;碳排放约束下山东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吕斌斌;经济开放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鲁德帝;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分布探析[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8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08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