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优化的协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9 14:21

  本文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环境质量优化 协动连续性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质量优化的整体协动程度指标对全国样本的整体协动性及该协动关系的连续性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以14个典型省级区域2005—2016年数据为对象,对影响协动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研究发现:全国样本数据区间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优化的整体协动关系为正,各省协动性存在一定差异,贸易开放度、环境规制、人均收入和研发投入的提升均对协动程度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我国需要在引导市场力量参与产业绿色化转型、提高贸易开放的绿色化水平及防范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optimization of the overall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ndex to the national samples of the overall synergy and the continuity of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is measured on this basis. Data for 2005-2016 were taken from 14 typical provincial regions. The paper estimates and test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gree of co-movement.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overall co-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optimization is positive in the sample data range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ovinces. The promotion of trade opennes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er capita income and R & D investment a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China needs to guide market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reen trade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industries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o make more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开放经济中工业绿色化的动力机制及演进路径研究”(FJ2016B058) 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机制及政策路径研究”(2016R0003)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异质性视角下贸易开放与环境规制的互动关系研究”(JAS160624)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闽教科[2017]52号)
【分类号】:F127;X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参考文献在以粗放型增长模式获得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三期叠加”时期我国进入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二是环境成本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已经无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安鑫;论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年03期

2 牛仁亮;;履行政府职能 促进结构调整——兼论产业结构调整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J];求是;2007年17期

3 赵芳;苏立杰;;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环境管理;1990年02期

4 逯元堂;吴舜泽;马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成效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2期

5 苗晓红;内增素质外树形象[J];福建环境;2000年05期

6 李姝;;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7 周秉正,吕左;黔东南主要干流水质污染与产业结构调整[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8 毕永君;;简论本溪市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意义[J];科技资讯;2008年34期

9 郭兆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J];环境保护;2007年09期

10 艾敏;徐圃青;;强化环保准入调控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绿色科技;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冲;;正本清源——环境执法与产业结构调整[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2 赵海霞;董雅文;;产业结构调整与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协调研究——以钦州市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白振军;宋建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建专;实现节能减排总体目标 我省力推产业结构调整[N];江苏科技报;2007年

2 市环保局局长 袁绍东;发挥环保职能作用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N];东莞日报;2008年

3 张小青;聚焦产业结构调整 披露环境违法现象[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蔡新华 实习生 刘静;上海调整钢铁产业结构促减排[N];中国环境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轶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N];经济日报;2013年

6 记者 姜蕴真邋实习生 尹小利;省委督察组督导我市环保工作[N];安阳日报;2007年

7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沈蓓莉;“环保杠杆”助推产业结构调整[N];嘉兴日报;2010年

8 胡军华;太湖治污 江苏酝酿取消外企优待[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冯功文;湖北丹江口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N];经理日报;2005年

10 梅亚存邋马浩剑;治理太湖的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N];常州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兵;盘锦市八万公顷芦苇湿地生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刘建猛;基于碳排放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3 谢霜;产业结构调整对污染减排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鲁文艳;面向水环境保护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5 孙珍珍;大气环境约束条件下石家庄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周欢;环境保护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丽霞;节能减排背景下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崔凤花;环境、资源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9 谢荣辉;污染减排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44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44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