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本文关键词:低碳背景下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南大学》 2013年
低碳背景下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吴晓芳
【摘要】:低碳经济是后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的必经途径。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架构,必需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在满足低碳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该区域产业结构的模式,,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对于低碳背景下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背景下的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产业结构从传统模式向技术型、创新型及低碳型的高级模式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也应综合考虑产业经济水平、技术创新及低碳发展等因素。因此论文将主导产业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法,探讨产业结构碳排放对区域整体产业碳排放总量中的影响;构建低碳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在评价产业的经济效益、市场规模的同时,重点考察产业的低碳发展潜力。 论文在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和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分析传统条件和低碳条件下的主导产业选择原则,重点将低碳指标融入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体系中,构建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主导产业选择评价体系,从经济规模、技术水平、产业关联度和低碳发展潜力这四方面综合评价各产业部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论文以产业规模、产业发展、产业关联度和低碳发展为准则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并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三方面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发展及规划的政策建议,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式化发展、传统产业低碳化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论文以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为例,探讨低碳背景下的主导产业选择。首先,探讨产业结构的低碳潜力,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法分析工业产业结构碳排放对全省产业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其次,结合主导产业选择原则构建传统条件的产业选择评价体系,并从产业低碳发展的角度,在传统评价体系中增加低碳生产力和低碳竞争力两个指标,构建低碳背景下的主导产业选择评价体系,以此评价低碳经济下产业综合发展潜力;其三,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产业发展路径的角度提出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规划建议。论文研究结论如下:一、江苏省工业产业结构碳排放增长态势明显,产业结构减排潜力巨大;二、部分技术密集型、高加工度的产业,如化学工业、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等,具有较高的综合发展潜力;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发展路径应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式化发展、传统产业低碳化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这三个角度展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燕慎;“雁行模式”式微 多元分工格局初现[J];当代亚太;2002年07期
2 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3 董淑芬,李惠芬;南京市现有的工业化进程及其特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S2期
4 王秋红;陈幼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06年30期
5 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2 张莲;邱道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北泉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3 娄昭;徐忠;张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顺试验区主导产业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4 范艳丽;张爱国;张贤付;;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定量测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许跃辉;石丽娟;;“十二五”时期安徽新型工业化目标测度及实现途径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杨忠直;以生态化标准推进我国产业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崔松虎;金福子;;R&D投资对企业效益的实证分析——以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蔡立雄;何炼成;冯斌星;;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实现的十个转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李诗娴;王雪青;喻刚;;建筑产品异质条件下的投标商报价策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方峻;;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剑勇;;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范剑勇;;中国产业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估计[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潘家华;伞锋;;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转型[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郑克强;彭迪云;胡春林;卢有红;;江西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预测及其政策涵义[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涂国平;贾仁安;;江西农业生产系统主导产业的定量选择研究[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人口变动及就业状况[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7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就业能力提升与未来竞争力[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8 ;浙江民生报告——就业问题研究 目标、对策与建议[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就业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越;庞光辉;;园区规划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以本溪市工业加工区总体规划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韩强忠;;借势区位优势优化廊坊市产业结构[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7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逸;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效应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瑞红;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刘佳旭;朝阳市服务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凤辉;我国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结构的效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2 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存连,康乐平;对德清工业化程度的判断与未来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考[J];浙江统计;1995年12期
2 刘运;余东华;;科学发展观下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基准与约束条件[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刘长庚;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4 蒋同初;;《投资导向研究》之一——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基准[J];基建管理优化;1997年01期
5 李彦;;浅谈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J];时代金融;2006年12期
6 李玉莲;张复明;郭丕斌;;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01期
7 王浩;;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比较优势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王玉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年01期
9 于凯生;;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张臻;黄成亮;;关于西部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探讨——以广西自治区为例[J];中国物价;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勤;黄依南;;低碳经济及其国内外的新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穆岩;耿炜;;如何发展低碳经济[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郑志洋;武桂桃;;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王红宇;陈璐;白文娟;张丽娜;刘冠飞;;低碳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设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金宗哲;;低碳节水健康衣[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梁耀;;“低碳北碚,绿色北碚”建设方式浅谈[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7 ;规划低碳新城启动区 推动低碳城区建设[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8 瞿肖怡;张志军;李莉;;科技引领低碳生活 全力打造低碳社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9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陈旭峰;孙智群;;低碳何以可能及何以可行?[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河 高龙 王海军;[N];张家口日报;2010年
2 马婧婧;[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邱登科;[N];民营经济报;2008年
4 黄胜利;[N];市场报;2009年
5 记者 邱登科 实习生 邬鹏;[N];民营经济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金堂 韩雁 刘澜 赵志敏 企业主管 聂铭新 教师 冯娜 公务员 李璐;[N];保定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莉;[N];经济参考报;2009年
8 记者 张朝辉;[N];保定日报;2009年
9 记者 庞东梅;[N];金融时报;2009年
10 王晶;[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骆旭添;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赵晓娜;中国低碳社会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袁小量;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刘华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卢婧;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济学探索[D];吉林大学;2013年
8 冯霞;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芳;低碳背景下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2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徐楚锟;政府引导下的低碳经济融资方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安红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谭筱川;英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其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永胜;低碳经济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东华;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王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视角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低碳背景下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