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贵州财经大学》 2013年
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研究
黄文芹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的推进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西部资源型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对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开发,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过分依赖对资源的开发,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西部已经承受不起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西部地区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西部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所面临严峻的生态负外部性,这是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成为了现在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课题。 论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资源诅咒理论出发,分析了西部资源型产业在西部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并详细阐述了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表现情况,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西部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与其生态负外部性的关系,西部资源型产业经济的增长对生态环境破坏有重要影响。必须矫正其负外部性,才能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双赢。 根据文章的研究重点和内容,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将本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是针对提出的问题阐述写作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作为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阐述以下内容:资源型产业相关概念,生态负外部性相关概念。同时阐述了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的相关理论和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研究综述。 第三章首先通过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开发利用现状,西部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了西部资源型产业在西部发展中的的地位和作用。接着分别介绍了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造成的生态负外部性表现情况。 第四章对西部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与其生态负外部性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因果分析,得出西部资源型产业是引起生态负外部性的原因,也就是经济增长加速了环境破坏程度。 第五章是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的一些应对措施,并提出了一系列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是文章的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F2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潇;张政民;姚桂蓉;陈年来;;生态补偿概念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8期
2 李绍锋;;浅谈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J];才智;2012年14期
3 廖卫东;生态外部性求解的产权制度优化[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4 李善同,林家彬,马骏;发展观的演进与发展的测度[J];管理世界;1997年04期
5 郭水珍;严丹屏;;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6 张璐;;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技术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2年05期
7 张卉,张玲;西部地区工业化中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J];河池师专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8 张军驰;樊志民;王倩;;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基于环境政策视角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9 金贤锋;董锁成;刘薇;李雪;;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型城市演化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3期
10 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以云南省兰坪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2 卢君生;万良杰;;IPO融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3 姜洋;;林木生物质能源清洁发展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4 王宁西;张文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内涵[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陈海雪;;加快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科学发展[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6 刘北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7 蔡绍洪;陈胜男;;低碳经济约束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8 吴春玲;;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潘晓莉;;关于“资源诅咒”效应的文献综述[J];才智;2009年22期
10 尹华;;论政府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鹰;郑德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把前哨农场打造成为对俄农产品出口前沿阵地[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袁超;金贤锋;林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集群生态化互动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苏芸芳;;中外矿产资源若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罗月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阜新市为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徐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管理创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智瑞芝;董雪旺;;山西省区域形象塑造探讨:一个新的理论视角[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殷俐娟;;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现状及改革思路[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8 邓锋;;略论资源型城市的救援机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杨勤;刘永红;柯国华;何文铸;高强;;坡耕地麦玉薯三熟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分册[C];2005年
10 赵辉;;资源型经济运行研究综述[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承武;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利刚;我国煤矿、金属矿损毁土地复垦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徐凯;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陶春;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项泾渭;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晓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云文;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白宏博;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水丽;基于国际经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黄海龙;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汪斌锋;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困境及出路[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金传梁;中国石油资源税费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向洪波;怀化市经济转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立贤;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9 代博慧;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10 张育浩;资源诅咒在中国省级层面的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琴;;绿色开采创新理念与矿区可持续发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
2 李玲;张振文;;阜新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3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4 胡彬;创造城市工业再发展新空间的机制与途径──就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5期
5 毛蒋兴;何邕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6 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职能分类与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7 张发旺;赵红梅;宋亚新;陈立;;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对水环境影响效应研究[J];地球学报;2007年06期
8 贾敬德;淡水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淡水渔业;2004年05期
9 孙文学;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王圣云,张瑞芳;《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居仁;;神东矿区创新科技建设生态改善环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镭;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年
2 肖建红;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及其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姚玉舟;资源型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丽;陕西蓝田县森林生态环境补偿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计承富;矿区塌陷塘水质特征综合研究及模糊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劲松;淮南潘集矿区地表水质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10期
2 张嘉昕;陈一夫;;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3 郭曦东;张伟;;信息化时代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管理;2003年23期
4 王锋正;郭晓川;;资源型产业集群与内蒙古经济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5 王锋正;张永军;陈文成;;内蒙古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6 周密;柳晓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张伟;朱启贵;吴文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与资源型产业创新[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莹;;内蒙古发展资源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研究[J];河北金融;2009年04期
9 张伟;高辉;吴文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与资源型产业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10 张宇薇;;金融危机下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艳华;曹西强;滕苗;;晋城市资源型产业空间转型的原则与模式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国刚;;循环型农业与黑龙江省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析[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广凤;张军;刘家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业宏;;发展民营橡胶生产的建议[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天然橡胶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俊杰;;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分析[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7 许顺才;林纪;许景权;吕红亮;;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杜宏茹;张小雷;曹建标;李雪梅;;资源型产业集聚与绿洲城市化空间作用机制与模式——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庆海;;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10 郭颖;胡山鹰;陈定江;;资源型产业系统演化分析——以黄磷产业系统演化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鸽 记者 孙殿清 郎耀琨;[N];吉林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N];山西日报;2011年
3 记者 张杰 通讯员 邱德昌 俞丽珍 江勇;[N];福建日报;2006年
4 省政协副主席 曹策问;[N];焦作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柯士雨;[N];贵阳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劲光;[N];咸阳日报;2008年
7 记者韩冬;[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岳富荣 辛阳;[N];人民日报;2009年
9 苏浩源;[N];通辽日报;2011年
10 建华;[N];青海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苑;西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陈厚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陷阱”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雨潼;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于凯生;中国矿产资源型城市(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李树人;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张冬冬;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肖英;新型工业化战略与新疆工业可持续发展[D];新疆大学;2004年
10 任佩瑜;企业再造论与西部地区工业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芹;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2 王丽娜;青海省资源型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3 王帅;国外资源型社区治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3年
4 范海滢;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5 任晓娟;神木县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景观生态响应及规划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晓玲;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青海省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评价与选择[D];青海大学;2011年
7 陈虹光;实现贵州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8 齐倩怡;矿产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庞娜;平顶山市资源型产业接续与替代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胜男;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贵州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