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半参数模型
本文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细分行业 产业集聚 半参数模型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以及城市运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和开放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城市运输的推动最显著,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五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未十分突出。
[Abstract]: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of panel data,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ive subdivision industr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results of the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size, human capital, market demand, openness,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high-tech industry agglomeration. The medical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ost affected by 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and human capital, and the computer and offi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ost obviously promoted by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degree of openness. The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s most significantly driven by urban transport, while the aerospace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five indicators.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网络模块化设计及价值创造模型研究”(71373040),项目负责人:高长春 上海高校2011协同创新服务项目“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中心”(13S10702),项目负责人:高长春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维新,王茂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问题和主要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2 樊五勇;国外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0年04期
3 彭新育,宋雷;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4 樊五勇;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国外经验与启示[J];软科学;2000年01期
5 刘安蓉,林玲;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的动力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3期
6 路甬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建设创新体系做出新贡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05期
7 陈谦;;面对“入世”南京高技术产业何去何从[J];改革与开放;2001年04期
8 童书兴;入世对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2期
9 察志敏,肖云,骞金昌;何谓高技术产业[J];中国统计;2001年09期
10 ;2000年中国十大高技术产业新闻[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庆国;;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陈敬燮;;校办高技术产业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蔡莉;马淑文;;高技术产业初始规模形成机理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张诚;朱东华;赖院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监测分析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洪转;赵强强;;基于加权灰关联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评价[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刘敏;;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张红梅;匡暑炎;闫慧杰;;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地区动态评价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庆;刘云;蒋海军;侯媛媛;;北京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姚梓璇;王铮;;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杨蕙馨;王军;;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路径[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世钊;明年高技术产业确定八大重点[N];法治快报;2006年
2 记者 郑红 通讯员 张伟深;高技术产业:上海经济“火车头”[N];解放日报;2006年
3 记者 张超柱 实习生 胡馨婷;高技术产业产值首破百亿大关[N];嘉兴日报;2006年
4 杨洁;我国高技术产业取得新成就[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王映;河南首批省级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挂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秦艳贞 余宽平;我市发布第二批60个创新型高技术产业项目[N];镇江日报;2010年
7 路向军(作者单位:天津市委党校);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依存关系[N];科技日报;2000年
8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曾志远 陈志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N];经济日报;2010年
9 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高新才;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长期战略[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10 记者 郭晓静;我市高技术产业 迈入发展快车道[N];重庆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箫迪;高技术产业生态位测度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丁绪辉;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闫超;基于耦合理论的高技术产业金融供给侧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汪芳;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魏芳;基于产业组织的高技术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董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评价及其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苏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匡致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因素和产业聚群[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翠红;高技术产业成长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菁;高技术产业区域技术生态位测度与实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邓小艳;高技术产业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学特性及产业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7年
5 朱亚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孙超;基于因子分析和三阶段DEA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新新;辽宁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韩娇艳;陕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杨萌;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薛智键;基于窗口DEA及Malmquist指数的贵州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29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2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