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产业园区域供冷适应性分析
本文选题:区域供冷 切入点:数据机房 出处:《制冷与空调(四川)》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重庆市某云计算产业园区域供冷项目为例,分析区域供冷在云计算工业园区的适应性。应用模拟和理论计算,分析云计算产业园的全年动态负荷特性及二次管网冷量损失,结果表明:空调负荷全年处于高负荷状态,负荷率稳定,有利于区域供冷的能效提升;二次管网冷量损失主要由水泵引起;在满负荷二次管网冷量损失仅占输送总冷量的2.04%。
[Abstract]:Taking the regional cooling project of a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park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he adaptability of regional cooling in cloud computing industrial park is analyzed. By using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 dynamic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park and the loss of secondary pipeline cooling volum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 conditioning load is in a high load state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the load rate is stabl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regional cooling system, and the secondary pipe network cooling loss is mainly caused by water pumps, and at the full load secondary network cooling loss only accounts for 2.0444% of the total transportation cooling capacit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福多;;区域供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筑节能;2009年08期
2 ;海口某办公区区域供冷方案[J];供热制冷;2010年08期
3 马宏权;贺孟春;龙惟定;;区域供冷技术的经济适用性分析[J];暖通空调;2011年08期
4 弗莱明·汉默,邢梦祥;北欧区域供冷发展动态[J];暖通空调;2000年05期
5 寿青云,陈汝东;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区域供冷供热[J];流体机械;2003年11期
6 王刚;瑞典区域供冷技术对中国的启示[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年03期
7 马达;韩波;;低温区域供冷技术在商务建筑群中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2期
8 赵建成;牛利敏;张志毅;;低温区域供冷技术的实例与研究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9 谭雪荧;杨建坤;;大型区域供冷自控系统的应用和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年12期
10 杨延萍;康素杰;郑志敏;;广州大学新校区区域供冷现状调查[J];建筑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区域供冷在世界的发展状况[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2 戴通涌;刘安田;张素云;杨嘉;刘兆勇;;重庆市应用区域供冷的可行性分析[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刚;;瑞典区域供冷技术对中国的启示[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4 徐奇;李德英;许文发;;我国区域供冷的现状及发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5 高原;解国珍;;区域供冷的可行性探讨[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蔡龙俊;范际礼;李忠;张蓓红;;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在高层住宅区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7 蔡龙俊;范际礼;李忠;季常春;;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在高层住宅区的应用[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宋孝春;;中关村西区区域供冷设计技术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9 何桢;温迎庆;赵冰;马达;;低温区域供冷技术在中关村商务中心区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10 林宣军;林汉柱;陈晓;张绪军;;湖南湘潭城市中心区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A];2007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马琳 清华大学建筑科学系教授 朱颖心;区域供冷之殇[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2 马琳;区域供冷遭遇高价困境[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3 林焕;优化建筑外环境和热环境[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4 记者 张彤薇;我最大冰蓄冷区域供冷项目开工[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荣光;区域供冷多级泵系统能效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冯小平;上海世博园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东f;江水源热泵用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节能运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吴筠;上海世博园区域供冷冷源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心刚;城市街区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刘文娟;区域供冷在小区建筑中使用的优越性条件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欧阳生春;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马艺然;重庆地区基于负荷特性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适用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7 韩传忠;一种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能耗模拟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霄;区域供冷中多级泵输配系统的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9 张朝辉;区域供冷供热方案的LCC评价及关键参数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杨伟;区域供冷水系统节能运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9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7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