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10-29 21:54

  本文关键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方法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论文发表 >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综述

发布日期: 2013-02-21 发布:  

  2013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5篇

  摘要:产业结构是现代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产业结构优化则是现代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以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为脉络,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该研究为构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做好基础准备,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指出研究重点与方向,为相应优化约束条件的建立与模型对策应用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优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F127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产业结构变动是现代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产业结构优化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过程长远来看一定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两者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传统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一般将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当作是经济增长的根源,而现代的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据分析认为,由于各种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流动形成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在社会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即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很大。因此,将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动朝着效率最优与产出最大等理想化方向转变便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而言,各省市地区性产业结构优化,特别是在更大的区域内(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京津冀地区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中国各大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讨论的问题。对于产业结构理论的系统的梳理,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现有研究成果,特别把握有关优化模型构建的最新研究动态,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准备。本文从产业结构理论综述开始,沿着产业结构评价、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间投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构建方法为主线,系统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研究作理论准备。
  一、产业结构的论述
  产业结构引起西方学者的研究兴趣重点在于它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由于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形式大都以自发为主,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较少,主要侧重于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归纳总结,即在对大量的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炼出该国的产业结构一般演进模型与各国的共同趋势以及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统计描述。
  对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开创性成果是“霍夫曼定理”,即霍夫曼(1931)在分析工业结构与发展阶段的演变趋势时,发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的持续下降的这样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们将这种特征命名为“霍夫曼定理”,他的研究开启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的探索性研究之门。随后,英国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 (clark,colin,1940)则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角度,发现并提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的内在关联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同期,库兹涅茨则从产业结构对人均国民收入的影响的角度做了分析,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以后研究者均借助于统计分析工具,试图从产业结构变动与国民核算中的某个参数之间寻求某种潜在或显现的关系,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均因不能具有系统性而有所偏差。列昂惕夫所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把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置放在一个封闭型框架内,并通过数学关系将这种产业间的投入与产业的量化关系做了精确地描述,使得产业结构的研究有了真正系统化的量化工具,因此,可以说,它是将产业结构描述与线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最完美数量研究方法,并被应用到大量的研究应用中去。霍利斯·钱纳里等提出的揭示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的“标准结构”,将产业结构的研究进一步推向量化判断。
  到近代,英国学者肯(Can,2001)借助经典的投入产出方法,深入探索英国不同地区间的产业关联水平,而美国学者Yenede(2002)借助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计算OECD国家的工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以上的这些研究均在单个国家的封闭范围内展开,没有考虑外界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对一个开放的国家而言,国内产业结构受到外界影响的分析最早可追溯到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说,绝对成本之间的差距是形成国家间贸易的成因;李嘉图则进一步提出相对成本说;俄林提出了著名的要素察赋论;库兹涅茨则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角度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了分析;罗斯托意识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国际分工的影响,特别是贸易关联较为紧密的地区之间的影响更大,因此,需要将产业结构的变动研究放在世界整体范围内加以考察;波特教授则从国际竞争力角度,认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向在国际上具有优势的产业,并提出著名的产业结构分析的“钻石理论”。近代学者中,真正从区域角度来考察产业结构的是学者是美国学者Batty(2001),但他只是从区域产业均衡度和产业集中度来展开分析的。
  自20世纪50年代起,,处于东亚的日本也面临着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诉求。日本学者从本国的发展实践出发,分别提出日本如何在世界经济中实现产业发展的赶超战略,如筱原三代平从赶超型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他的核心思想在于,由于后起国家的产品的成本是可以转化的,通过制定恰当的产业扶植计划,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该理论一度成为制定各项产业发展扶植政策的有力佐证。赤松后在筱原三代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产业雁行发展理论,该理论对赶超战略做了细致的描述,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李悦,2004)。相比西方国家的研究理论,在工业化赶超的产业发展历史与东亚的地缘政治关系上,日本学者的研究理论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制定具有更加明确的借鉴意义,它为中国学者研究本国的产业结构问题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并吸引大量的中国学者引用并用来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后发国家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随中国的改革开放而由西方引入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治于1985年4月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导论》为最初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特点,国民经济管理成为产业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产业结构的研究体系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不但包括了由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而且也包括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时常见的主导产业的选择等诸多问题,期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孙尚清、马建堂主编的《中国产业结构研究》以及刘伟主笔的《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等著作。其后有大量的学者分别就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行对应的分析,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更加明显。
  二、产业结构优化问题
  随着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的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对于产业结构优化逐渐引起学者的兴趣。国外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也不少,从宏观的角度,Carree,M.(1999)以历史的视角分析了英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而Joshua Drucker(2012)则从产业集聚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的过程,将产业结构优化从宏观的行业层面引入到微观的企业层面,说明一个新的研究趋势。在优化模型研究上,最早是由Isard (1951)提出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即Isard模型,以及Chenery(1953)和Moses(1955)在此基础上先后提出的数据量要求较少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即MRIO模型,该模型奠定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础,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如麻省理工的Polenske(1980)领导下的研究小组研制的美国51个地区79个部门的模型 1965年,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IDE)研制了包括美国、欧洲、亚洲、拉美、大洋洲以及日本在内的6个区域的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并应用它展开多项的分析。
  对于在经济活动动起相对更加重要作用的中国而言,产业结构优化优化研究相比对较多,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优化内涵的界定,包括对合理化与高度化的讨论;二是对优化标准的讨论;三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界定
  周振华(1992)在其专著《产业结构优化论》中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涵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结合”,这是我国学术较早探究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成果。其后,苏东水在其《产业经济学》一书中则从过程的角度来进一步强调产业结构的优化本身应该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动态过程。黄继忠在《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中一个新命题的论证》一文提出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认识基础上增加了产业结构高效化,但是,所谓的高效化与全理化及高度化具有较大的重合处。
  其后,还有更多的学者分别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给予过讨论,本文在总结各方的研究基础上,给出相应的综合定义。就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言,可总结为,强调供需平衡,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关联度高,各部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益,其核心就是协调。就高度化而言,主要是强调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即由一产占优向二产占优并过度到三产占优的基本趋势。从关系上来说,两者应该是相互依存,产业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础,只有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也即合理化是动态的,并不断地向高度化演进。简而言之,产业结构优化基本的内涵就是合理化与高度化的统一。
  (二)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判断标准
  同样,对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判断基准并不是单一的。现有的研究中,存在国际基准、需求结构基准、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等多种基准,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国际基准,即在一国或地区大量的历史产业结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回归所得到的标准结构,该基准常被学者来判断某国的产业结构的状态是否合理(周振华, 1982)。考虑到国家之间的发展实际情况的差别,并不存在真正的国际标准,所谓的国际标准均只能作参照而被应用,所以,合理化的判断标准应是多样的。
  产业结构高度的衡量同样是没有真正理想的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个,即 “标准结构法”和“相似性系数法”。所谓标准结构法,即存在着具有比较价值的标准,一般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而来,然后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该标准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容易被指责。而相似性系数法为克服标准结构法的简单对比而导致的适应性问题,借用了相似性系数算法,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我国学者就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进行过讨论,其中有宋泓明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过阐述。其后也有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将其毕业论文以产业结构的高级与合理化作为题进行过分析与讨论。最近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分别从量化的角度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合理性与高度性进行过实证分析讨论。如潘文卿(2002),焦继文、李冻菊(2004)等分别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合理性。王涛等(2009)根据马克思的各产业资本收益率具有平均化趋势的理论,建立了自己的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行探索。王涛与曹永旭(2009)、付凌晖(2010)等均从经济总量增长的角度分析它同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关系。以上的研究说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与高级化的研究必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他们的研究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当有益。
  (三)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在探寻经济增长的原因时,发现了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作用,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产业结构的变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高速成长的新兴产业(杨治 1985)。另一个具较大影响的分析是江小娟(1993),她从收入的角度分析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影响,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联性。王述英(1996)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比较大的三个因素:收入需求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相对变化、国际贸易。还有一些学者从就业结构、创新能力、外商投资,特定某行业等不同角度展开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如最近的王春丽与宋连方(2011)分析金融行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这些研究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是受多方面的影响,既有同国际上其它国家产业结构内在的一致,也有中国特色式的历史与制度性的特征,这些研究丰富了世界产业结构的理论,也为本文的研究确立了理论基础。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的兴起,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多。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区域内各产业的之间相互联系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比例关系,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则强调在一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全国总体目标下,发展地区经济,立足于本区域自身的经济现状、区位和资源等特点,优化区域产业间的重大比例关系和调整各产业的相对地位(熊义杰、郝思羽,2007)。
  中国现有的研究中,主要参考国外对于产业结构的判断理论,比如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区域产业的优化模型的构建、特定区域的产业优化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应的分析建议。
  (一)区域内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评测
  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首先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主导部门”的概念,其后,诸多的经济学家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发展及其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等展开过研究。国外比较有影响力基准有赫希曼基准、罗斯托基准 、筱原基准等(周振华, 1992)。国内学者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与国内的实际,也提出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如比较优势基准、产业协调状态最佳基准、周振华的增长后劲最大化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等(关爱萍,2002)。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优化评测,即学者们利用构造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或模型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测度。如宋锦剑(2000)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指标群,包括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指标体系、产业地区结构状况指标体系、产业组织结构监测指标体系以及行业寿命周期状态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给出具体的测度方法。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深入,在产业结构优的目标中,更多的考虑到经济增长、就业增长、污染控制等诸多因素,潘文卿(2002)提出一个综合诸多因素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模型,并对21世纪前20年的中长期发展作了模拟与展望。最近的研究有张程与张贤(2010)与马冀勋(2010)分别以长三角地区与天津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作了相应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祝尔娟(2009)讨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而林春艳(2011)等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这些研究成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得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区域产业体系发展优化上将会更加科学而且系统化。
  (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常需要一定的理论模型作为支撑,学者们综合了各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并将之应用于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中来,比如,有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计量模型、多目标规划的优化模型以及将博弈论应用到地区间产业结构选择的博弈论模型等多种,在实际应用中,更能描述产业之间数量关系的投入产出模型与突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到更多的关注。
  国外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结构优化计量模型是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为实现某特定优化目标而进行线性规划求解的综合性计量模型,可以说是投入产出模型与一般计量模型的结合的联合模型,这种模型综合了宏观模型的系统性与计量模型的精确性的优点,分析能力更强。但在实际应用中,可发现的研究并不多,仅有廖明球(2007)将投入产出模型与计量模型结合起来研究北京奥运经济成为一个尝试,他分别构建了C-D生产函数模型、居民消费需求函数模型、政府消费函数模型、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函数模型等多个计量模型,并用这些模型来启动投入产出模型,实现模型之间的联合。其实,这种模型的结合仍会存在着多种问题,并限制其应用与推广。向蓉美与孟彦菊(2009)认为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计量模型的数据时长不够,另一个问题是两个模型中的变量可能会存着要么相互加强或者相互抵消的相关性问题。
  多目标优化模型是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中的另一个类型。由于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单一目优化常会显得过于简单,常常会需要在经济、就业与资源环境等多目标同时实现最优政策分析需求,这就需要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所谓多目标规划方法,即在单目标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优化目标转化为单一目标进行统一求解,基于这种方法的计量模型称为多目标规划模型。比如甘健胜(1994)提出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协调与科技贡献多目标规划模型;康凯(1997)把优化系数的时变特征与灰色约束关系结合起来构建了灰色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潘文卿(2002)以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污染控制为目标函数,建立包含投入产出平衡约束、生产能力约束、消费需求约束、资本形成约束、净出口约束、劳动力供给约束、自然资源约束和非负约束在内的多目标产业结构优化模型;薛声家(2003)以在保证三次产业的合适比例以及极大化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建立了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曹明霞(2008)进一步综合了劳动力、资金、能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构建了能反映它们对产业结构内在影响的优化模型;陈树良等(2008)则以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为目标构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崔凤花(2009)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损失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区域多目标优化模型。
  不管是投入产出法还是多目标优化法,均存着各自的问题。投入产出法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社会各产业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能通过数学关系表达出来,有利用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但是投入产出表一般由于五年编一次具有时间滞后性,而且因为价值数据的抽象,使得优化出来的结果需要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将多个发展目标集约一起求解,能更好的体现社会的均衡发展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时,一般会因为约束条件而造成难以求得最优解的情况。
  四、结束语   以上众多学者在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应用上进了各种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丰富的成果,它们都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重要理论来源与研究基础。但以上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突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特定发展背景与远景时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化研究,比如,如何准确反映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目标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使得北京在更大区域内实现产业结构优,将时北京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在模型中表现这种需求,也为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提出许多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方向。一是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研究方面,需要更加细致的数据,以便能构建出更加符合北京发展实际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使得优化模型的优化约束条件将更加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接近或超过当今年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比例目标约束、更现实的能源利用方案、更强的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更完善产业链构建以及同区域内另一个相对独立的超大型城市天津的产业结构战略协同等诸多现实问题的存在,都将是我们优化模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孙尚清,马建堂主编.中国产业结构研究[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3]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郭克莎.论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高度化[J].江淮论坛,1990,(4):4.
  [5](美)霍利斯·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6]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43-23.5.
  [7]甘健胜.产业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J].管理与效益,1994,(3): 10-13.
  [8]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9]王述英.论产业结构优化和政府政策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 1996,(2):10-16.
  [10]江小娟.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M]. 上海: 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11]康凯.动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设计模型研究[J]. 技术经济,1997,(2): 31-32,39.
  [12]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13-264.
  [13]宋锦剑.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0 ,(3):92-97.
  [1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3-187.
  [15]关爱萍,王渝.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J]. 统计研究,2002,(12): 37- 40
  [16]潘文卿.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7).
  [17]薛声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3,(1).
  [18]焦继文,李冻菊.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标准[J].经济经纬,2004,(4):88- 91.
  [19]张立柱,王新华,郭中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方法研究综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62-65.
  [20]熊义杰,郝思羽.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J] .财经论坛,2007,(3).
  [21]陈树良,杨金霞,袁国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设计[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8).
  [22]王涛,曹永旭.论产业结构合理化[J]. 生产力研究,2009,(14): 19-21,203.
  [23]崔凤花.环境、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分析[S].兰州大学,2009.
  [24]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J]. 经济地理,2009,(6): 881-886.
  [25]张程,张贤. 基于制造业转移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10,(5):144-149.
  [26]马云泽,刘春辉.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0,(5):9-13.
  [27]王春丽,宋连方.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6):51-56.
  [28]林春艳,李富强.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11,(8):92-95.
  [29]曹明霞.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模型与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3): 117-119.
  [30]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8): 79-81.
  [31]廖明球.中国北京奥运经济投入产出与计量模型研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49-56.
  [32]向蓉美,孟彦菊. 投入产出与计量经济联合模型浅谈[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1): 3-8.
  [33]李茂.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的区域比较问题[J].中国市场,2012,(16):83-90.
  [34]Chenery,H, Regional analysis.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the Italian Economy.Rome: U.S. Mutual Security Agency. 1953.   [35]Moses,Leon N.(1955),The Stability of interregional Trading Patterns and Input-Output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5,no.5:803~32.
  [36]Clark,Colin.TheConditionsofEeonomieProgress,Maemillan,London:3rd,1957,121-196.
  [37]Isard et al.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 New York: the Technology press of MIT and John Wiley and Sons, inc.1960
  [38]Polenske, K.R..US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accounts and model. D.C. Heath and Company,Lexington, MA ,1980.
  [39]Carree, M., Thurik, R.,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pp. 1999: 86–110.
  [40]B.regional Morris.Can differences in industry structure explain divergences in economic growth [J]. Bank of England Quarterly Bulletin,2001,41(2):195-203.
  [41]M.Yeneder. Industry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eture Change & Eeonomic Dynamics,2003(14):427-449.
  [41]Batty. Less is more,more is different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7:167-168.
  [42]Joshua Drucker a, Edward Feser.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 analysis of productivity in thre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42,2012:1-14.
  (编辑:韦京)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方法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8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