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口岸地区进口木材落地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
本文选题:内蒙古口岸地区 切入点:进口木材落地加工 出处:《林产工业》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进口木材落地加工产业集群是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当地的外贸升级、支柱产业培育及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木材落地加工业相对成熟的满洲里,从地缘、中俄关系、产业园区、原料供给及政府支持等方面阐述了内蒙古口岸地区发展进口木材落地加工产业集群的优势,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充分把握和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将有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Abstract]:The industrial cluster of imported timber landing processing is a new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Por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pgrading of local foreign trade, the cultivation of pillar industries and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Based on the relatively mature wood landing processing industry, Manzhouli, from the geographical point of view, In terms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industrial parks, raw materials supply and government support,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industrial clusters of imported timber in the port area of Inner Mongolia are expounded.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make joint efforts to grasp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s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基金】: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016)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C14411)
【分类号】:F426.88;F7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似虎;;产业集群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年01期
2 张晓峰;;政府在西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发挥作用时应遵循的原则[J];商场现代化;2008年16期
3 朱大伟;姜含春;;安徽茶业产业集群探析[J];中国茶叶加工;2009年01期
4 高龙;汪霄;;我国建筑产业集群演化及成长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12期
5 赵曙明,程德俊;产业集群与南京软件业的发展[J];科技与经济;2002年S1期
6 吴复民,徐寿松;八大产业集群跃申城[J];上海工业;2003年12期
7 季丹;关于营造中国产业集群的一些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8 陈耀;国际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J];中国纺织;2003年11期
9 郭萌;进口木材市场高热降温[J];建材工业信息;2004年09期
10 胡秋华;意大利瓷砖产业集群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官锡强;;发展产业集群与实施工业兴桂战略[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3 阮建青;张晓波;卫龙宝;;资本壁垒与产业集群——基于浙江濮院羊毛衫产业的案例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4 吴楠;陈健;;中国绿色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支撑——基于生物产业集群及竞争力的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5 鲍丽洁;;基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研究[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6 赵挺;顾为东;高杰;佘海峰;;发展光伏产业 做强产业集群——关于江苏省壮大光伏产业的思考[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7 刘容志;胡蓓;;农村产业集群发展及民营企业家创业力提升机制研究——基于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康世瀛;周红;;产业集群与重庆软件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华友;戴小芳;;集群创新与升级:温州合成革产业集群的实证[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正河;;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抓手:食品产业集群[A];粮食生产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婷;长沙拟打造优势产业集群[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邹建锋;产业集群:政府不要帮倒忙[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课题组;产业转移带动产业集群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杨凌;388个产业集群:引领中原工业起舞[N];河南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仝亚娜;产业集群,不可盲目崇拜[N];机电商报;2006年
6 刘宝芝;产业集群冲击“百亿梦想”[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黄松光;温州十大制造产业集群入选[N];温州日报;2007年
8 记者 徐华;产业集群成为浙江工业化品牌[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
9 记者 熊心权 代晓明;共同壮大机械产业集群[N];自贡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潘荣进;两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佳”[N];泰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会敏;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蒋亮智;我国珠宝评估及珠宝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蔡颖;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升级和效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孙长青;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弘;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魏双盈;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颜克益;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刘彬;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彭志群;基于杨格定理的产业集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苗苗;陕西省油气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晓霞;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城璋;基于混沌理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演化及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靳永明;产业集群外部性对集群内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光宇;X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万洪浩;我国县级工业园区的发展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卢倩雯;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贯忠;中卫模式产业集群生产协同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杨蒋伟;“互联网+”产业集群外部性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10 尹馨;建筑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监控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30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3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