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多主体参与下中国光伏产业低端技术锁定突破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20:19

  本文选题:光伏产业 切入点:演化博弈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中国光伏产业低端技术锁定现状,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技术突破模式,分析参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光伏企业和学研机构突破低端技术锁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典型情形分析演化稳定策略的走向和收敛趋势。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上级政府奖励、外部性收益和科研经费无助于推动三方合作;第二,光伏企业扶持性补贴对三方合作的的影响呈现"倒U形",存在"补贴拐点";第三,增加对学研机构的扶持性投入无助于提升学研机构的合作意愿,而增加企业关联收益和学研机构的创新投入能够显著提高学研机构的合作意愿。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建立光伏产业递阶式补贴机制、培育行业典型及技术标杆企业、优化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政策建议。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w-end technology locking in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mode of multi-agent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and on this basis, constructs the local government. On the basis of solving the model, the trend and convergence trend of evolutionary stabilization strategy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ical c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higher level government rewards, the externality income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do not help to promote the tripartite cooperation; second, the photovoltaic enterprise support subsidy influence to the tripartite cooperation presents "inverted U-shaped", has "the subsidy inflection point"; third, Increasing the supportive input to the institutions does not help to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the institutions to cooperate, but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innovative input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the institutions to cooperat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establishing the hierarchical subsidy mechanism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cultivating typical industry and technical benchmark enterprises, and optimizing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超冲突均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递阶式技术突破及其驱动机制研究”(716731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光伏产业创新政策多向非均匀性叠加作用测度及其优化研究”(71573120) 江苏大学工业中心2016大学生创新实践基金资助项目“多主体参与下中国光伏产业低端技术锁定突破路径研究”(ZXJG201683)
【分类号】:F426.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星;杨宏;苏乘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J];半导体技术;2010年02期

2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即将成立 将组织行业有序发展[J];硅谷;2013年18期

3 李梓森;;中国光伏产业全攻略[J];阳光能源;2008年05期

4 陆晓楠;黄立培;杨仲庆;;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2期

5 孟童;;“中国光伏第一标”流产始末[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年20期

6 孙波;;实现人类从利用“昨日阳光”到运用“今日阳光”的转变——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J];有色冶金节能;2010年06期

7 熊云川;;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走出“欧美依赖症”[J];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04期

8 ;成长与展望——记2013中国光伏领袖峰会[J];国家电网;2013年12期

9 亢舒;;中国光伏产品惠及美上下游产业[J];现代企业;2014年02期

10 ;常州宣言——为中国光伏发电的腾飞而奋斗[J];太阳能;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雪莲;;中国光伏发电的发展及前景[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京成立[N];中国工业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程亚丽;美“紧咬”中国光伏为哪般?[N];国际商报;2014年

3 英利集团董事长 赵坤;中国光伏业将突破欧美合围[N];中国能源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于南;中国光伏二季度出货量“井喷” 占全球出货总量71%[N];证券日报;2014年

5 刘洪;中国光伏不应成为“软柿子”[N];经济参考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胡亮;全球领先技术抢占中国光伏政策“高地”[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7 红炜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中国光伏发展之惑[N];中国能源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何晓亮;中国光伏正向产业高端迈进[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沈娟;中国光伏制造业抱团求发展[N];国际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倪铭娅 郭力方;中欧光伏争端达成价格承诺[N];中国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斯琴;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洪思Pr;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光伏产业升级路径的探讨[D];南京大学;2015年

2 戴磊;中国光伏产业的变革[D];南京大学;2016年

3 伊默然;中国光伏产业的产业政策反思[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胡美华;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5 胡玉娣;中国光伏产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6 王录芬;创新驱动中国光伏产业整合发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7 徐勇;中国光伏发电企业的经营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纪树东;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D];西北大学;2014年

9 张爽莹;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竞争力及其成长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45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45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