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长汀县循环农业产业联盟模式能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5 11:41

  本文选题:水土流失 切入点:循环农业 出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年05期


【摘要】:实施种养结合,将农牧生产废弃物利用并回流坡耕地和开展地力恢复是长汀县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应用能值分析法分析2014年长汀县循环农业产业联盟和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对照)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循环农业模式能量流动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循环农业产业联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7.12、49.35、0.44和16.26。同期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1.20、3.29、0.23和5.17。循环农业产业联盟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高于当地农业生态系统5.92和11.09个单位,对当地农业发展具明显带动作用。提出了有关优化循环农业产业联盟的建议:1)控制牧业生产规模;2)扩大有机肥厂生产规模;3)引进更多的种植企业,参与循环产业联盟,利用沼液;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沼气和沼液利用率。通过项目引导构建循环农业产业联盟模式,分析循环农业模式能量流动特征,不仅有助于说明循环农业模式实施效果,也可为循环农业模式自身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Implement the combination of planting and raising,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r Changting County to utiliz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production waste and reflux sloping farmland and carry out soil fertility restoration. The 2014 Changting County cyclic Agriculture Industry Alliance and Changting County Agroecosyste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emergy analysis method (EMA). The net emergy output rate of the control, Emergy investment rate, environmental load rat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and energy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emergy output rate and emergy investment rate of the industry alliance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in 2014, The environmental load rat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were 7.12 ~ 49.35 ~ 0.44 and 16.26 respectively. In the same period, the net emergy output rate and the emergy investment rat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Changting County, The environmental load rat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were 1.20 / 3.29 0.23 and 5.17 respectively. The net emergy output ratio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of circular agricultural industry alliance were higher than 5.92 and 11.09 units of local agro-ecosystem,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optimizing the industry alliance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1) to control the scale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2) to expand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plants (3) to introduce more planting enterprises a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alliance of circular industries. Using biogas liquid 4)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biogas and biogas, to construct the industrial alliance model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through the project guidance, an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flow in the mode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which is not only helpful to explain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t can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l itself.
【作者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杭州第十四中学;
【基金】:中央引导地方发展项目“福建省宁德生态循环农业与精准扶贫技术集成应用”(2016L30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生态循环与产业提升技术研发与示范”(2012NZ0002)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伯琦;罗旭辉;张伟利;王义祥;应朝阳;钟珍梅;;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耦合开发策略及提升建议——以福建省长汀县等3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年02期

2 翁伯琦;徐晓俞;罗旭辉;钟珍梅;郑开斌;应朝阳;;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山地学报;2014年02期

3 毕安平;朱鹤健;;基于PSR模型的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以朱溪河流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08期

4 翁伯琦;罗旭辉;郑开斌;应朝阳;王义祥;;发展循环农业与防控水土流失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03期

5 钟珍梅;黄勤楼;翁伯琦;黄秀声;冯德庆;陈钟佃;;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能值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4期

6 林惠花;武国胜;朱鹤健;;福建长汀土壤侵蚀的动态经济度量[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高旺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之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02期

8 任继周;林慧龙;;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J];草业学报;2009年05期

9 张玉芳;王明田;董孝斌;;新疆玛纳斯县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J];生态经济;2009年08期

10 姚成胜;朱鹤健;;基于能值理论的福建省农业系统动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攀;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文俊;黎舒;王哲;陈世品;苏小青;曹光球;王玉哲;;杨梅林下不同植物配置对林分水土保持效果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2 翁伯琦;王义祥;王煌平;罗涛;廖剑华;林代炎;;福建省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模式优化与集成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年12期

3 谷雨;刘琼峰;吴海勇;李明德;吴金水;肖和艾;崔新卫;;“水稻/牧草-肉牛-有机肥-蔬菜/茶叶”循环农业模式能值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32期

4 江帆;赵伟;;基于SWOT模型的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战略[J];草业科学;2017年11期

5 汪雨琴;余敦;刘庆芳;;基于TOPSIS方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神农架林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9期

6 宋振江;杨俊;李争;;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20期

7 罗旭辉;黄颖;方芸芸;陈恩;杨有泉;翁伯琦;;长汀县循环农业产业联盟模式能值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年05期

8 赵光;冀丽爽;郭星;张鹏;马放;陈忠林;;基于能值分析的北方典型生态农场循环模式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7年09期

9 何亚男;丁亨;周正霄;张晓红;;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5期

10 曾琳琳;李晓云;;生猪养殖粮改饲效果探析——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生猪养殖的思考[J];农业展望;201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黎明;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王红彦;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能值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黄春;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农田系统运行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丁雄;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伯琦;王义祥;张伟利;叶菁;;强化防控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思路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2 周碧青;张黎明;齐义;位佳;邢世和;;基于GIS技术的长汀县烤烟用地优化布局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3 詹柳琪;易江婷;蔡海洋;熊德中;;不同有效磷植烟土壤施用磷肥对烤烟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4 钟珍梅;翁伯琦;应朝阳;罗旭辉;李振武;;不同果园管理模式下系统能值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5 翁伯琦;黄秀声;林代炎;蓝江林;王义祥;王煌平;;现代循环农业园区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公司与渔溪农场为例[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6 蓝江林;宋泽琼;刘波;史怀;黄素芳;林娟;;微生物发酵床不同腐熟程度垫料主要理化特性[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7 林旗华;钟秋珍;张泽煌;;18份杨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3年09期

8 张欢欢;梁晓红;熊德中;;不同供氮水平对烤烟叶片碳代谢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08期

9 朱志明;杨武;辛清武;缪中纬;周晓勇;邱其华;郑嫩珠;;河田鸡生长发育模型的比较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08期

10 傅伯杰;吕一河;高光耀;;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进展[J];自然杂志;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维良;城市生态位评价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商华;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石建平;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循环农业[J];中国供销商情;2005年06期

2 ;如何发展循环农业[J];中国供销商情;2005年07期

3 沈立新;走循环农业之路 促进可持续发展[J];上海农村经济;2005年11期

4 王昀;循环农业初论[J];江南论坛;2005年02期

5 王昀;循环农业初论[J];上海农村经济;2005年03期

6 田于;发展“循环农业”能增收[J];农家顾问;2005年04期

7 姚天冲;佘恋;赵维众;张静;苏静;闫亚芹;;依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J];辽宁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8 谷曼;;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因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6年04期

9 李阳;;关于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6年05期

10 邱丹;白延飞;;江苏发展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文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推动我省循环农业发展[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2 郭铁民;;发展循环农业刍议[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茜;;循环农业发展与环境经济分析[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奕;;循环经济理念及我国循环农业的战略思考和体系构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文科;杨其长;张成波;;论设施农业在循环农业中的运作模式[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炳福;张锡金;;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发展循环农业[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7 黄莉莉;朱奇彪;应霞;胡豹;;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模式及启示[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郭铁民;;发展循环农业刍议[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上册)[C];2004年

9 黄国勤;;1949年至今中国循环农业的发展[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10 李志纯;谢可军;;湖南循环农业发展战略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于;发展“循环农业”能增收[N];中国特产报;2004年

2 王昀;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步伐[N];新华日报;2005年

3 市政协委员 张爱民;发展我市循环农业[N];保定日报;2007年

4 喻民昆;民建省委会提出的发展循环农业提案引起重视[N];光华时报;2006年

5 王瑜;增加投入,开拓循环农业发展空间[N];农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平阳;4议题研讨循环农业[N];西安日报;2008年

7 中化化肥 供稿;循环农业要加强关键技术引进与集成[N];农民日报;2009年

8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循环农业需要政策和科技支持(下)[N];农资导报;2009年

9 记者 任琳娟;市府召开循环农业建设现场观摩会[N];邯郸日报;2009年

10 省农业科学院 翁伯琦;发展循环农业大有可为[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魏百刚;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诗波;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白金明;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徐卫涛;循环农业中的农户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志刚;农户参与循环农业行为及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立超;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倩;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孙赵华;循环农业LCA技术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影;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陈冬梅;村域循环农业结构分析、评价与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狄海英;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循环农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4 徐志枞;鸡西市循环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燕星宇;干旱区小流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孙晶洁;江西规模养种循环农业系统发展反馈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7 曹烁;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许彦章;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河北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9 尹航;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赵sブ,

本文编号:1662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62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