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有效竞争、创新能力与产业链协作: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26 18:49

  本文选题:汽车产业 + 有效竞争 ; 参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有效竞争、创新能力与产业链协作,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研究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三维视角模型,用以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指导性。根据这个模型,应当进一步放松管制,鼓励有效竞争,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坚决破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地方保护”;鼓励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多元创新;强化产业链协作。政府要从三个维度互动的角度,注重协调,发挥合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Abstract]:Effective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dustrial chain cooper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three factors combine to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model to stud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which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t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regulation should be further deregulated, effective competi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barriers to "entry" should be lowered, "local protection"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should be resolutely eliminated, innovative capacity-building and technology encouraged, Multi-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model; strengthen collabo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from the angle of interaction of three dimensions, pay attention to coordination and exert joint forces.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407.47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福汽集团下属主要整车企业股比情况[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2 梅骜;;整车企业动力电池技术战略分析[A];“广汽部件杯”广东省汽车行业第六期学术论文集[C];2011年

3 ;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4 ;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走势分析[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5 ;江铃集团下属主要整车企业股比情况[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6 成泉;周健;樊伟伟;;浅谈整车企业BOM系统架构[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刚;;我国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对策[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评审稿)[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9 郝志梅;;改善供应关系 提升市场竞争力[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8期(总第329期)[C];2013年

10 霍晓琳;;汽车热与重庆汽车发展对策[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福泰;国内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的关系亟待调整[N];中国汽车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姚福泰;整车降价:汽车零部件企业感受到空前的压力[N];中国汽车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文昭;国内零部件企业企盼有“国标”[N];中国汽车报;2003年

4 乔婵婵;整车企业品牌二手车号召力日显[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姚福泰;整车企业在新规面前刹不住车[N];中国汽车报;2005年

6 特约记者 周庆文;为“零”降压整车企业责无旁贷[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战静静;整车企业施压 柴油机价格战一触即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8 YMG记者 李少鹏;三大整车企业占据96%[N];烟台日报;2009年

9 记者 苏兰生;我市7家整车企业获出口资质[N];保定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曾才豪;过半整车企业三季度利润再降[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磊;基于MVCR的汽车售后配件多级库存调拨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宋江;整车企业物料拉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徐飞云;中国汽车整车企业研发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万振;整车企业生产组织模式选择及整零战略合作关系治理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琨;产业链视角的汽车产业“整零”互动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郭逢爽;中国汽车整车企业纵向整合的决定因素与绩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作奎;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林乐康;MC环境下汽车整车企业采购关键策略及其模型[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9 余可;汽车零部件企业联盟合作伙伴开发与建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辉;基于SOA集成环境下整车企业产品协同开发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07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807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