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及战略性转型研究
本文选题:湖北 +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 ; 参考:《燕山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因此,它面临着制造业都有的困境,急需转型。鉴于此,政府政策倾斜明显。湖北省是我国制造业基础较好的省份,其光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特色明显。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现该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现有文献资料,认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该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轨迹的描述性分析,剖析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用SWOT分析法系统的分析了其发展的环境。针对现有问题结合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针对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面临利润空间有限、复合型人才供应不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项目贡献不高等问题,文章认为湖北省应该基于该省较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强大的科教实力、便利的交通条件等优势,通过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服务化、集群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战略,来克服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效果不佳等劣势,抓住利好政策云集、光电子需求旺盛、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的的机遇,克服光电子信息产业国内外竞争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的威胁,从而实现湖北经济的腾飞。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generally faces the predicament of weak market demand,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core technology being controlled by other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 the leading, strategic and basic position in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As a result, it is faced with the pligh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urgent need for transformation. In view of this, the government policy tilt is obvious. Hubei Province is a province with good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its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certain influence in the worl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obvious. Under the new normal state of econom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judge the situation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policy advantages to realize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is province.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kes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rough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track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and analyzes its develop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sults of SWOT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Hubei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ch as limited profit space, insufficient supply of compound talents, poor financing channel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low project contribution, etc.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vince's bette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undation, strong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strength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this paper holds that Hubei Province should adopt the strategy of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the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o service, cluster and green.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irrational inter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R & D, poor results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gathering favorable policies, exuberant demand for optoelectronics, and obvious tre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o overcome the threat of fierce compet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evere trade friction situation in the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Hubei's economy has taken off.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国电子信息产业新动向[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18期
2 赵红梅,王新鹏;“入世”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信息技术;2001年06期
3 刘桦林;;发展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几点建议[J];宁波经济;2001年02期
4 施茅云;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成功举办[J];电子技术;2002年11期
5 ;电子信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2年01期
6 ;电子信息产业1~7月增速达29%[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01期
7 赵鹤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10期
8 ;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1~10月完成情况[J];印制电路信息;2005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J];今日电子;2005年02期
10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呈现四个新特点[J];中国信息界;200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辉;游劲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晓辉;游劲松;;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秉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张庆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和出路研讨[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晓辉;孙玉法;朱军;;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有好;电子信息产业新增长点[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记者 林俊禹;增强信心 创新发展 扶持壮大电子信息产业[N];湄洲日报;2008年
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检查中心技术负责人 杨檬;应重视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张自然;电子信息产业新统计结果发布[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IT经济研究所 童有好;民营经济为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活力[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今年1~5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各项指标平稳增长[N];中国电子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吴风华;电子信息馆为农村现代化添翼[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1—7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概览[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记者 王宝同 通讯员 刘宗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N];蚌埠日报;2010年
10 市政协常委、市审计局综合科科长 毛鹏程;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N];黄石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忱忱;FDI对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利凡;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刘梦;产业集聚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艳;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周e,
本文编号:1810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81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