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
本文关键词: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1年
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
陈丽琼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下文也称“双三角”)经济发展迅速,这与两地发达的城市集聚经济密切相关。那么,影响双三角城市集聚经济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分别有多大?未来如何促进两地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对它们的解答也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本文利用1998-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和珠三角9个城市的数据,从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化角度分析了这些城市的集聚经济特征,并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专业化、多样化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地方性因素对双三角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1998-2007年,相比于双三角所有城市平均水平,省会城市的产业专业化水平较低,‘而多样化水平较高。(2)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之间不存在相互促进或排斥的关系;专业化更有利于珠三角城市集聚经济,多样化促进长三角但阻碍珠三角的城市集聚经济发展。(3)对于双三角城市集聚经济,市场潜力、产业联系强度和对外开放具有积极贡献,且它们对珠三角地区的城市集聚经济相对贡献更大;地方政府干预对珠三角城市集聚经济产生更加明显的不利影响。(4)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集聚经济的最大差异在于: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外部性水平促进长三角但阻碍了珠三角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基于研究结论,文末对未来促进双三角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9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希果;陈刚;潘杨;;中国省际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集聚比较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11期
2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3 刘彬;陈圻;王志华;;江苏省IT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3期
4 陈恩;谭小平;;珠三角制造业集聚、城市专业化与工业增长[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7期
5 舒元;杨扬;;城市间产业集聚与产业分工演化——基于1998~2007年广东省城市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02期
6 孔善右;唐德才;程俊杰;;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城市化与要素集聚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7 魏后凯;中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差异[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8 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9 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10 高峰;刘志彪;;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叙祎;上海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肖和;多样化、专业化与长三角都市集聚经济[D];浙江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本田;;产业集群: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钊;;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董晓霞;李干琼;刘自杰;;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方法的选择及应用——以鲜奶零售价格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4 陶来利;周恺;朱杰;;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5 孙钰霞;;基于“农家乐”的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6 石成华;赵记涛;;农村信贷与农户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7 陈跃刚;吴艳;;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8 王宏顺;贾少萌;;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9 李丽;管卫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产业一体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周德军;;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下的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曾道智;;空间失调与城市转型(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5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凤荣;任萌;张富森;;政府干预、治理环境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证据[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南;;基于集体行动机制的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构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8 肖雁飞;;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创新特征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恒;;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熊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信息服务比较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3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4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征;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祝鹤;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产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建喜;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书华 ,邓丽姝;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经济概况比较[J];北京观察;2004年12期
2 卢卫强,汪青松;聚集效应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3 陈林生;聚集效应、中心地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4 王益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比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5 吉昱华,马松;集聚效应条件下的均衡城市规模及政策工具比较研究——一个总量生产函数框架及其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6 张海星;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J];财贸经济;2004年11期
7 苗丽静;王雅莉;;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8 王世营;蔡军;;产业集群对中小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9 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J];城市问题;2001年03期
10 石忆邵,章仁彪;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滟;宋德勇;;新经济地理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8年11期
2 刘妙龙,黄坤赤;武汉—九江城市集聚带发展与长江经济带中段开发[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3期
3 E.H.彼尔齐克;马清裕;;城市集聚地区的区域规划[J];地理科学进展;1982年01期
4 刘贵利,张圣海;“三淮一体化”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规划师;2004年10期
5 吉林省计委农村处课题组;城市集聚对农民进城拉动力的调查[J];经济视角;2002年09期
6 杨荣;;珠三角制造业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7 王旭东;现代建材业将向中心城市集聚[J];城市;2004年03期
8 孙晶;许崇正;;城市集聚的空间经济学分析——以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为例[J];产经评论;2011年04期
9 张炳申;梅其洁;;外资新触角——珠三角IT业[J];大经贸;2003年03期
10 罗睿;;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楠;陈健;;后金融危机时代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抓住世界生物技术革命及产业升级机遇[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2 韦琦;黄利锋;;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珠三角物流联盟的探讨[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3 何坚明;李艳;;珠三角PCB产业转移趋势[A];第十一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邱杰华;李洪斌;韦梦鹍;叶创基;;低碳背景下的绿色变革之路——以珠三角工业城镇中的新塘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谢鹏;刘晓云;刘兆荣;李湉湉;钟流举;向运荣;;珠三角地区实行PM_(10)浓度控制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6 陈广汉;;港澳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回顾与展望[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7 杨延勇;王立涛;;珠三角地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挑战与机遇[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林石狮;余意;罗连;沈如江;徐华林;廖文波;;低温对珠三角地区红树林影响初探——以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9 吴芃;郑少斌;谭万龙;朱秀群;;泛珠三角地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流行病学调查[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祖云;;泛珠三角地区合作发展的意义与条件探讨[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祥修 李成贵 周晓平;[N];湖北日报;2010年
2 胡双梅;[N];中国人口报;2005年
3 记者 林馥盛 实习生 张晓玲;[N];汕头日报;2010年
4 中共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 宋毓文 李传顺 严磊 孙建华 秦辉 执笔;[N];西安日报;2011年
5 记者瞿剑;[N];科技日报;2003年
6 喻佳;[N];自贡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鹏鹏;[N];临汾日报;2007年
8 记者 芶思;[N];自贡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殷斌;[N];银川晚报;2011年
10 记者 钱兰 实习生 焦响;[N];泰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章凤;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喻国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金滟;城市集聚:理论与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浩然;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外溢: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5 赵红梅;人力资本演变的关联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姚影;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与扩展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周文良;制造业的集聚、扩散及其政策选择[D];暨南大学;2006年
8 毛新雅;中国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裔;新形势下天津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焦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熊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琳;基于面板数据对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张福磊;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逻辑—城市政治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1年
7 何卫华;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源问题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8 王瑜;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唐娜;促进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10 汤静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8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