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多样化外部性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师范大学》 2013年
专业化、多样化外部性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王梦卜
【摘要】:自2000年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正在逐渐完善,投资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其经济的增长趋势也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区性及空间性集聚的特点。如,兰州的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产业集聚;西宁的纺织产业集聚;重庆摩托车产业集聚以及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等。然而相对产业集聚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总体水平较低,其经济增长速度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究其原因,除了以往研究中经常关注的地区间资源禀赋、资本投入要素等方面的差异外,也可能是地区间的产业结构问题。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全国省级数据对外部性来源及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而很多时候集聚经济效应可能作用于更细的地理单元,如果能以城市而非省份为基本的空间单元进行分析将会使研究更深入一步。 本文从集聚外部性视角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西部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0年的行业数据,对西部地区城市专业化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的现状做了详细描述,并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状况。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对专业化、多样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开发政策的制定提出政策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专业化、多样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方向及主要观点,综合分析之后找到本文的切入点。第二章对专业化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介绍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古典经济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为后续分析打下理论基石。第三章主要描述西部地区城市专业化、多样化水平现状,并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情况。第四章是在上述几个章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西部地区城市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角度分析专业化、多样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五章是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开发政策的制定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3 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4 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5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6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7 李扬;;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8 潘文卿;刘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梁琦;钱学锋;;外部性与集聚:一个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7年02期
10 刘修岩;;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锋;梅琳;;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焦玮;张翔;;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陶来利;周恺;朱杰;;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4 陈跃刚;吴艳;;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5 王宏顺;贾少萌;;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6 徐英;;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7 王学勇;;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空间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8 冯利萍;千庆兰;;东莞市镇区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9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胡建国;;制度创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3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5 王叶军;;后危机时代京津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李南;;基于集体行动机制的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构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8 陈永国;;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理论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10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苏建兰;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及特色空间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瑞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晓丽;提升浙江块状经济竞争力战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岚;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2 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3 徐康宁,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5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6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7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8 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9 刘长全;;基于外部性的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国外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10 陈良文;杨开忠;;地区专业化、产业集中与经济集聚——对我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6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华建;西部地区经济集聚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再文;刘新权;;西部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经济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杨充,谢丽娟;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赵晓兵;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J];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4 谭慧慧,施少华;外部性、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对科斯定理的的深入探讨[J];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05期
5 康锋莉,王苏喜;公共产品提供的逻辑[J];生产力研究;2005年06期
6 李丹;;社会责任会计的外部性思考[J];辽宁经济;2006年06期
7 刘跃军;;从外部规模经济视角解读义乌模式[J];商业时代;2006年33期
8 邓英杰;;政府行为外部性与制度创新[J];求索;2006年10期
9 程书燕;;中小企业空间集聚发展的负外部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10 童毛弟;赵永乐;;农户信贷困境与金融机构缺位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新锋;;基于供求框架的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从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属性谈起[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唐礼智;狄旸;;基于外部性的FDI区位选择:来自中国的经验[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竹泉;;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4 胡志兵;;网络效应判定准则及相关概念辨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杜瑜;王传胜;樊杰;;外部性作用下广东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一涛;;教育与公共产品——对一种错误观点的澄清[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刘先一;;课征水污染税的构思[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8 李茂萱;乔召旗;林郁;;西部山区农村能源的外部性分析[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9 毛亮;;由外部性引起的交易费用:一个初步的考察[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巩国权;王军;强爽;;双寡头垄断市场的信息安全投资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志伟;[N];证券日报;2011年
2 曹林;[N];南方周末;2003年
3 记者 刘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记者 李韶辉;[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记者 骆展胜;[N];广西日报;2008年
6 周明;[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刘昕;[N];国际商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范春海;[N];塔城报;2009年
9 黄继汇;[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记者孙伟;[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倩;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西北大学;2006年
2 石声萍;经济外部性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王致兵;劳动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张文爱;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与收敛性研究:动态与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张斌;新经济下的网络兼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志勇;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晓东;企业社会关联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9 惠凯;临港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增雄;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卜;专业化、多样化外部性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奇;产权视角下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3 张蓉;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益分摊与产业政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4 崔伟萍;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D];山东大学;2006年
5 吴磊;社会责任会计及其披露相关问题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黄庆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许沂书;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形象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艳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谭辉;抽水蓄能电站的动态效益及其外部性经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10 狄旸;集聚、外部性与FDI区位选择[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8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