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产业转型水平测度及其结构效应分析
本文选题:产业转型升级 + 结构效应 ; 参考:《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08期
【摘要】:以西安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转型升级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定量测度,然后采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期间,西安市产业结构非均衡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越来越高,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2008年以来,西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内部再分配的速度较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发展滞后,第三产业超前发展,建筑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结构素质较好,其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明显的超前发展趋势.工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结构素质较差,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技术进步效应是西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Abstract]:Tak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Xi'a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paper measures quantitatively the structural 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three aspects: the height, speed and dir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n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eviation from one shar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5 to 2015, the non-equal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Xi'an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obvious,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thre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obviously optimized. Since 2008,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Xi'an city has been obvious. The speed of labor 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three industries is fas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dustries lags behi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s ahea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ve better structural quality, and the growth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whole province, showing an obvious trend of advanced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dustries have poor structural quality and relatively weak competitiveness. The technical progress effect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that Xi'an labor productivity increases.
【作者单位】: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
【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基于VAR模型的西安市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2016KRM043)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招标项目“西咸区域产业发展与我校人才培养研究”(SMXY201602)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李静;;政府投资的结构效应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3 古明加;劳动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以广东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4年03期
4 王静;余宇新;;考虑价格结构效应的经济增长理论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年02期
5 战明华;;经济二元、结构效应与转轨时期的货币长期非中性[J];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6 童惠泉;;产业结构效应的探索[J];当代财经;1990年08期
7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8 郝大明;;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结构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06期
9 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世界经济;2001年05期
10 温洪珍;;外商直接投资引起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市场;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磊;;体育产业的结构效应[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2 伊文婧;;中国与发达国家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士云;刘琛君;;跨国公司垄断性并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市场结构效应视角[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吴舜泽;逯元堂;朱建华;贾杰林;赵喜亮;;工业COD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系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少华;开放条件下如何实现军工结构效应[N];中国国防报;2011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刘中显;4万亿投资结构效应前瞻[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3 东吴证券 罗标强;“物价上行 经济下行”预期强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宁;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结构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2 姜涛;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孙笑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王海文;服务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民兰;黄土丘三区典型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结构效应及土地利用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琼华;甘肃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冯明法;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4 陈雯;酒泉—嘉峪关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效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新影;基于隐含碳视角的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6 白东北;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结构效应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
7 井成程;中国与澳大利亚羊毛贸易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8 徐光明;服务业FDI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夏天;中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45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04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