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粮化背景下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主粮化背景下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初在北京召开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战略,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对农业结构进行改革,同时还能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作为我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对促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马铃薯主粮化,对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会对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在主粮化背景下,本文结合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吉林省马铃薯产业中的优势和弱势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要求,对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首先对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生产、加工、销售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了吉林省马铃薯的发展现状:在种植上具有单产高的特点;在加工业上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巨大;在品种上,一些高产、优质、抗病强的新品种在很多地区种植推广。近几年,吉林省在马铃薯生产上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在分析了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发现吉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雄厚的科研力量及较完备的基础设施等。劣势有:种植分散、技术条件落后、专用型品种缺乏及深加工能力薄弱等。通过对吉林省马铃薯产业优劣势的分析,发现了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主粮化背景下发展马铃薯产业,主粮化的特殊性决定了马铃薯在消费需求、产品研发、加工贮藏等方面的发展必须要有不同以往的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吉林省在克服自身发展瓶颈的同时,也应借鉴其他马铃薯主产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经验,首先对马铃薯主食化进行宣传,营造马铃薯主食化的氛围;其次要积极争取国家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建立马铃薯品种生产基地,研发马铃薯主食产品;最重要的是要打造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品牌,促进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 主粮化战略 吉林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1.1 选题依据7-8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8-12
- 1.3 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12
- 1.4 研究内容12-13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3-15
- 第二章 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15-20
- 2.1 种植现状15-17
- 2.2 加工现状17-19
- 2.3 销售现状19-20
- 第三章 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20-27
- 3.1 优势分析20-25
- 3.2 劣势分析25-27
- 第四章 主粮化背景下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27-30
- 4.1 主粮化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27-28
- 4.2 主粮化背景下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28-30
- 第五章 主粮化背景下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30-35
- 5.1 各马铃薯主产地促进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对策及启示30-32
- 5.2 主粮化背景下促进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32-35
- 第六章 结论35-37
- 参考文献37-39
- 作者简介39-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铃薯深加工前景广阔[J];农村新技术;2008年04期
2 王殿修;;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07期
3 赖光新;彭义;翁熔庸;丁文奇;;马铃薯加工的新途径——马铃薯全粉糕点制作研究[J];耕作与栽培;1987年03期
4 赵国磐;佟屏亚;;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三)[J];种子世界;1988年11期
5 冯祖卿;;芒市冬早马铃薯经济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02期
6 刘洋;高明杰;罗其友;张晴;何威明;;世界马铃薯消费基本态势及特点[J];世界农业;2014年05期
7 刷日林莫;美姑县脱毒马铃薯良繁推广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04期
8 王建青,肖万军;发展马铃薯生产大有可为[J];新农业;2000年01期
9 ;美国马铃薯及美国马铃薯协会[J];中外食品;2002年12期
10 刘宏;马铃薯休闲食品——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雅玲;李继承;刘明月;;湖南省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探析[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2 邱北玲;毛国伟;;关于加快发展呼伦贝尔马铃薯生产优势的新型模式的探讨[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樊民夫;李久昌;王淑仔;;论山西省马铃薯资源的开发利用[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4 朱锡义;杨文光;;开发21世纪健康食品—马铃薯[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5 张勇飞;王兴原;谢庆华;龙维彪;;制约滇西北马铃薯生产主要因素的调查[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远学;田恒林;沈艳芬;高剑华;肖春芳;陈家吉;;恩施州新型通风储藏库储藏的种薯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C];2013年
7 郭志乾;吴林科;;微集流集雨灌溉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8 刘宏胜;;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增产栽培措施[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9 程群;田恒林;沈艳芬;朱云芬;张远学;高剑华;;不同叶面肥用量对马铃薯影响效果研究[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10 杨国苍;董学敏;廖召发;杨买全;刘成林;;施用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明;西藏马铃薯前景看好[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崇宁;把马铃薯做成一个大产业[N];凉山日报(汉);2005年
3 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供稿;重新认识马铃薯[N];云南日报;2001年
4 通讯员 谌海军 刘健 记者 郭云飞;冷市镇马铃薯漂洋过海[N];湖南日报;2006年
5 陈颐;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大[N];经济日报;2008年
6 傅云威;马铃薯种植受到全球重视[N];农民日报;2008年
7 石元清;峨边成为我市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县[N];乐山日报;2008年
8 傅世忠邋李若鹏;呼和浩特局为马铃薯运输开辟绿色通道[N];人民铁道;2008年
9 本报记者 石元清;马铃薯鼓了峨边农民“钱袋子”[N];乐山日报;2008年
10 徐波 邹宁;我国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潜力巨大[N];国际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明;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2 孙小花;复种与施氮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文婷;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及水氮对其的调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4 石建斌;马铃薯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GA2ox1、GA20ox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青海大学;2016年
5 王春玲;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张自强;马铃薯杂交种优质高产抗黑痣病株系选育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7 聂利珍;应用拟南芥CDPK1基因提高马铃薯抗旱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8 焦峰;马铃薯氮素吸收分配特性及高效利用生理机制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2年
9 李勤志;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李倩;马铃薯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调控措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杏春;豫马铃薯二号选育和推广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海超;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动力学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朝友;利川市马铃薯生产的技术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4 葛茜;汉中丘陵山区马铃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徐玉伟;马铃薯StNCED和StPYL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徐雪雪;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马铃薯沟垄覆膜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7 杜嘉;绿洲灌区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及灌溉制度优化[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张瑞;垄沟马铃薯膜际除草培土机的研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同辉;马铃薯直插式膜上播种机设计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10 赵锋;基于SOLANUM模型对天水和定西马铃薯潜在产量的研究和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主粮化背景下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5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