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重庆高排放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3:47
【摘要】: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危害,对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经济生产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普遍认为,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加是导致当前严峻气候形势的原因。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高排放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面临着能源需求增大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压力,这必然要求我国选择低碳转型发展的道路。由于抗战“陪都”、国家“三线建设”等历史原因,重庆一直是国家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之一,以钢铁、化工等为主的高能耗产业在重庆工业结构中有着很高的比重。要完成重庆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国家赋予重庆低碳试点探索的重任,必须解决好重庆高排放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重庆市工业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再从经济规模和能耗水平方面对重庆和全国水平进行对比;然后通过重庆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中的排放因子对重庆工业和6大高排放产业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关分析;最后采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对6大高排放产业进行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重庆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嵌入式”特征,抗战时期,建国初期,“三线建设”时期,使得重庆集聚了大批的钢铁、化工等企业,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城市之一。直辖以来,重庆能源消耗增加,6大高排放产业虽然产值占比减少,但能源消费水平占重庆能耗总量高达60%以上。能源消费结构当中,重庆工业煤类占比在75%左右,6大高排放产业煤类占比在80%左右。第二,对比分析来看,重庆工业对全国工业贡献由2000年的1.12%上升到1.72%,而近年来6大高排放产业维持在0.40%左右。全国6产业能耗占全国工业70%左右,重庆6大高排放产业占重庆工业90%左右,重庆6大高排放产业能耗水平高于全国水平。能耗水平方面,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受能源价格影响,有所反弹。重庆工业万元产值标煤消耗量略低于全国工业水平,而重庆6大高排放产业万元产值标煤消耗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到各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3个产业低于全国水平。2015年各产业碳排放特征对比,重庆6大高排放产业的能耗强度、碳强度明显高于重庆工业平均水平,更大大高于重庆当前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6大高排放产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技术水平是碳排放主要抑制因素,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有限。说明高排放产业低碳发展需要着力限制其产业规模,比如当前重庆施行的关闭“五小”、限制引进高排放项目等措施。此外,需要不断改进高排放产业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加大开发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力度,降低低效能源煤的比重。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法规和政策标准完善;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三是能源结构优化;四是配套措施保障。
【图文】:

碳排放,百分比


图 4-1 各产业碳排放百分比4.3.3 高排放产业碳排放强度高目前重庆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汽车工业、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优质铝材和优质钢材为代表的材料工业,以笔记本电脑制造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交通设备零配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家具为主的消费品制造业的“6+1”支柱产业的产业发展体系。为更好地展现高排放产业的碳排放特征,故选 2015 年度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特征进行对比(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代表消费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代表化学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代表汽车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指的是电子信息产业)。由表 4-4,重庆工业能耗强度为 0.26 吨标煤/万元,碳强度为 0.53 吨 CO2/万元;6 大高排放产业能耗强度为 1.06 吨标煤/万元,,碳强度为 2.24 吨 CO2/万

碳排放强度,年度,重庆,碳排放


015年度各产业碳排放强度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2;F4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朋飞;朱先奇;李玮;;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时空特征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年05期

2 郑爽;;碳排放权性质评析[J];中国能源;2018年06期

3 韩中;陈耀辉;时云;;国际最终需求视角下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年07期

4 闫华红;石佳;巩晓薇;;对构建与完善碳排放权会计体系的思考[J];财会月刊;2018年13期

5 李前喜;;基于日本家庭碳排放状况研究[J];低碳世界;2018年07期

6 黄涛;;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趋势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年05期

7 丁仕伟;;中国“一带一路”区域碳排放效率研究[J];时代金融;2018年09期

8 柴麒敏;傅莎;郑晓奇;赵旭晨;徐华清;;中国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政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12期

9 辛玲;付志刚;刘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空间统计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19期

10 余晓泓;詹夏颜;;基于收益原则的碳排放转移及中国碳排放责任研究[J];资源科学;201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林;李金雷;;基于个体为本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A];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暨《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A];《地球学报》“矿产资源需求理论、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专辑[C];2010年

3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泓波;李家启;谢宏佐;;试论应对气候壁垒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596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596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