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园有效集聚的推进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0:34
【摘要】:上世纪90年代,硅谷作为一个成功的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兴建科技园区成为新的时代浪潮。科技园区发展迅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各国经济园区的发展表明产业集聚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面对这场世界革命,我国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兴建科技园区,融入这场世界浪潮。产业集聚是科技园区形成的条件,专业化程度高、相互关联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知识、技术和信息在区域内快速流动,推动园区的整体发展。但是在我国除少数较大的产业聚集区外,多数园区产业定位不清晰,只是单纯的企业扎堆,没有实现真正的有效集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压力空前。所以如何才是有效集聚以及如何推动有效集聚的产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之所以选择生物医药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医药行业中发展最快、关注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全球化的生物医药发展浪潮已基本形成,生物医药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必将引起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而生物医药产业是石家庄的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大量企业集聚并互相结网的发展趋势,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是石家庄生物医药发展的有效模式。本文就是在调研石家庄生物医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物医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石家庄面临的机遇,对石家庄生物医药园的发展进行定位,提出促进园区有效集聚的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首先对文中所涉及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且对产业的有效集聚进行分析,阐述了有效集聚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成本效应、外部经济效应等。其次,对生物医药产业集聚进行了概念的界定,论述了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的确定标准,然后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成功医药产业园区模式,对当下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现状进行梳理,最后提出促进园区产业集聚对策。虽然目前对科技园区的研究有很多,学术界已经有许多关于科技园区和产业集聚的成果,但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科技园区集聚的有效性,以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进行具体剖析,这类研究还比较少。通过本文的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对策,对于新时期我国尤其是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6.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菊芳,罗英姿,陈主初;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内的风险投资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J];技术与市场;2000年08期

3 尹忠;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些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10期

4 肖雨;生物医药的春天还有多远[J];医药世界;2001年05期

5 顾海明,曹俊;生物医药孵化器之成功因素探索[J];杭州科技;2002年03期

6 周金宝;生物医药孵化器的现状与问题[J];杭州科技;2002年03期

7 言西;颇具增长潜力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J];前线;2002年10期

8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来临[J];企业技术开发;2002年04期

9 ;北京生物医药服务链[J];科技潮;2002年04期

10 翁海涛,张玉臣;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余华;;对加快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发展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饶子和;;科技创新引领的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0年

3 张建国;;合力推助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黄菊芳;罗英姿;陈主初;;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内的风险投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倪芝青;;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述评[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祖东;刘沐荣;;浅谈生物医药项目管理[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顾方舟;;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年论坛上致辞[A];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孙隆椿;;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论坛上讲话[A];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于在林;;生物医药产业研究进展[A];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0海峡两岸重大生物技术产业化论坛会刊[C];2010年

10 李卫东;;安徽省生物医药的发展与展望[A];“安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届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加坡加大生物医药资助力度[N];国际商报;2005年

2 张梁;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产生“磁吸效应”[N];经济日报;2002年

3 温宇;新加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飞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汪志;兰州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记者 张磊邋实习生 许军;“国际生物医药高峰论坛”在汉举行[N];湖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徐飞鹏 王皓;把生物医药发展成首都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N];北京日报;2009年

7 潘珏 王艺;助推生物医药成果转化[N];常州日报;2009年

8 海沧记者站 阮美玲 记者 杨继祥;海沧正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园[N];厦门日报;2009年

9 ;南京浦口打造生物医药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曹朝霞;生物医药产业走进“融合时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勇;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预见及其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王飞;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健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曙霞;提升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预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马彦;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立东;中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行业问题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汪世碧;基于生物医药孵化器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玲玉;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祖福;我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宏叶;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6 高海霞;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陈冲;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黄雅玲;宝塔医药产业园初创期建设与合作计划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刘刚;张江生物医药基地试点药品上市许可人(MAH)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李薪;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评价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0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10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